清末这个职业吃香,当清官的都纷纷辞职,来从事该职业。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考取功名,这无疑就是古人们对于当官的执着了。这也让人们在印象中认为,清朝的官员一般都是生活的十分好,而且官员的待遇也很好,并且只要这些官员有些别的心思,那么灰色收入更加丰厚。当然这也只是人们印象中,其实并非是所有官员都是生活的非常好,甚至很多都是不愿意做官换别的职业。
刘光第九十一名京官,在光绪末年清朝都是内外交困,京城的物价上涨的非常厉害。而刘光第虽然是一个清朝官员,可是却并没有实权,年薪也才50两左右。这在当时的高物价京城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当时如果想在京城正常收入需要达到600两银子左右,这点刘光第显然是达不到。而且当时刘光第家中人口也有近10人,加上弟弟刘光筑也上京来读书,需要招待弟弟,生活更加不堪。甚至为了去粥厂喝粥,这样才能度日。
在慈禧发动政变之后,刘光第也受到了牵连被捕,不过却看到其家中十分破败,而值钱的东西更是没有,甚至连夫人都是如同下人,这让人们非常惊讶。所以在刘光第死后,不少人都是慕名而来捐钱。其实在刘光第来到京城之前,他所从事的职业是非常吃香的,当时不少清官都是纷纷辞职来干。
这个职业就是书院院长了,当时清朝的书院院长的年收入甚至能高达350两银子,有的书院好的甚至能达到700两,这可比一些没有实权的清朝官员生活要好的多,还没有太多的危险,自然是十分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