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于殷商族群的起源:五大学界的五大观点
创始人
2025-07-17 09:32:11
0

关于殷商族群的起源,众说纷纭。历史学界、甲骨学界、考古学界、人骨学界和遗传学界,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1

目前学界关于殷商族群来源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西方说

认为商族发祥于陕西商洛(商洛说)或关中地区(杜亳说)。

这是传统的说法,源自司马迁。他在《史记·六国年表》中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许慎《说文》称:“亳,京兆杜陵亭也。”《集解》引徐广曰:“京兆杜县有亳亭。”

《史记·殷本纪》说商族始祖契“封于商”。《集解》引郑玄曰:“商国在太华之阳。”皇甫谧曰:“今上洛商是也。”

另外,北魏《水经注》曰: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唐《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古之商国。

(二)东方说

认为商族发祥于河南商丘、或发祥于山东。

首倡者为王国维。他在《殷周制度论》等文中认为:“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

经考证,他认为“商”即今河南商丘,“亳”在山东曹县。

徐中舒三十年代撰文《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认为商民族起于环渤海地区并由东而西渐之势。七十年代末,他又撰写《殷商史中的几个问题》一文,明确指出山东半岛齐鲁一带是商民族早期活动的地方。

王玉哲在《商族的来源地望试探》中认为:“商族最先的祖居可能是山东,后来才向西北转移,达到河北省的中部,即游牧于北至易水南至漳水等流域,到夏的末叶才把主力定居于河北省西部,和山东省的西部,卒能西向灭夏,建立商王朝。”

龚维英在《商的由来浅说》中认为,商族属东夷鸟图腾族团,今之商丘即古之商地。

(三)晋南说

认为商族发祥于山西永济、或垣曲一带。

李民在《关于商族的起源》、《豫北是商族早期活动的历史舞台》等文中认为,商族最早起源于山西南部(包括邻近的陕西东部的一些地段),后来沿黄河以北的山地、河谷东徙。昭明时已迁至滳水(今沁水)附近,至相土时才有了商的名称,而且商族在相土时有了重大发展。

陈昌远在《商族起源地望发微》中认为,商的始祖“契居蕃”,就是“契居薄"、“契居蒲”,也就是“契居亳”。而“汤始居亳”,就是“始居薄”,其地在八十年代发现的垣曲商城。陈昌远称,昭明时商族迁到石家庄至邢台一带,汤时又迁回到了晋南。

姚政认为,商族原是黄帝部族的一支,从帝喾开始他们从黄帝部族中分离出来,并随着黄帝部族从陕北迁到晋南,契所居之番即毫,其地在垣曲亳清河至古城镇一带,昭明迁至沁水,相土东迁河南商丘。

(四)北方说

可分为渤海湾说、冀东北说、易水流域说、北京说、冀中南说、豫北说等。

丁山在《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中认为,契所居住的“蕃”可能是亳的音讹,博、薄、蒲、番、蕃五字汉初写法无定形,可以相通。蕃地“可于汉常山郡薄吾县求之。薄吾,战国时期之番吾……是汉以来蒲吾,战国时皆曰番吾。番、蕃古今字,则谓番吾即殷契所居之蕃可无疑也。”

邹衡赞成丁山的说法,认为:“河北平山县北临滹沱河,正是先商文化漳河型分布区域内,仅就契居蕃的地望来看,丁氏之说基本上是可信的。”

《世本》记载:“昭明居砥石。”郭沫若认为,昭明所居砥石,在河北省元氏、高邑一带泜水、石跻水流域。商民族的祖先契居住在黄壁庄水库一带的蒲吾,他的儿子居住在元氏、临城一带。说明,商民族的祖先,从滹沱河一带,向南迁徙,到了泜水河畔。

杨锡璋、韩建业等人认为,早期先商文化可能在古黄河下游地区或冀东北、京津唐地区。

严文明认为,豫北冀南的后冈二期文化可能是商族祖先的文化。

刘绪认为,商族发源地在河北中南部及其周围地区。

朱彦民推测,商族起源于河北东北部的京津地区、燕山以南的渤海湾一带。

李亚农认为,殷人的发祥地“是在易水流域和渤海湾”,“到相土时代就已发展到济水黄河之间了”。

曹定云认为商族起源于北京。

(五)东北说

认为商族发祥于辽宁西部。

傅斯年认为,“商之兴也,自东北来,商之亡也,向东北去”。“商之起源在今河北东北塈济水入海处”,“商之先祖已据东北为大国矣”。傅斯年还认为商亳就在河北省东北境。

干志耿等人认为,找商先文化源头,只有红山文化遗存中,才能看到商先传说的踪影和殷商文化的本源。

张博泉认为:东胡之先为山戎,传说殷人先世与戎人关系至密,因周人称殷人为“戎殷”、“殷戎”、“戎商”,殷人祖先曾居于戎人之地,结为婚姻部落。从而得出结论殷人先世活动在东北。

蔺新建认为,商人起源于东北,更确切地说,商人的祖先最早活动于东北的西南部,内蒙古昭盟和辽宁的西部地区及河北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

金景芳依据商初砥石考证出,商起源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和辽河上游地区。

金毓黻、童书业皆认为,商亳即东北薄州,曰隐土。

2

下面简单总结下各界对殷商来源的看法。

(一)历史学界

历史学界对于殷商来源的看法最不统一,各种情况都有。

如上所言,司马迁、郑玄等人认为商人来自西方;王国维等人认为来自东方;陈昌远等人认为来自晋南;丁山等人认为来自河北;傅斯年等人认为来自东北。

历史学者的研究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于商族的图腾进行研究。

二是围绕亳、商、砥石等地名来探究商人来源。例如根据音讹,认定博、薄、蒲、番、蕃五字汉初写法无定形,可以相通。

三是基于《诗经·商颂》、《史记·殷本纪》、《左传》等文献进行研究。

(二)甲骨学界

甲骨文中频繁出现“商”、“丘商”、“大商”、“中商”、“大邑商”和“天邑商”。如:

(1)辛酉卜,尹贞,王步自商,无灾。(《甲骨文合集》24228)

(2)癸卯王卜,贞,旬无灾,在十月又一,王征人方,在商。(《英国所藏甲骨集》2524)

(3)贞,余于商疾。(《甲骨文合集》21375)

(4)癸亥卜,王其入商,惟乙丑王弗悔,引吉。(《甲骨文合集》27767)

(5)戊寅卜,争贞,王于生七月,入于商。(《甲骨文合集》1666)

董作宾在《殷历谱·闰谱》中认为:“大邑商亦即今之商丘,盖其地为殷之古都,先王之宗庙在焉。故于征人方之始,先至于商而行告庙之礼也。旧说皆以为大邑商为今之殷墟(安阳),误。”

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述》中认为:“商——今商丘附近;大邑商——今沁阳附近;天邑商——朝歌之商邑;中商——可能在今安阳。”

钟柏生在《殷商卜辞地理论丛》中认为丘商、大邑商、天邑商在今商丘,而中商指今安阳之殷墟。

日本岛邦男博士所著《殷墟卜辞研究》认为,在甲骨文中“安阳被称为‘兹邑’,商丘被称为‘商’、‘丘商’、‘大商’、‘中商’、‘大邑商’。‘南亳’被称为‘亳’”。

(三)考古学界

通过考古研究商族起源是学界的主流。代表人物为邹衡、张光直等人。

邹衡将郑州商城认定为成汤所居的毫都,早于郑州商城且文化特征与郑州商城相关联的考古遗迹便属于先商文化。

邹衡将先商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种为漳河型,一种为辉卫型,一种为郑州南关外型。漳河型大体分布在河北省的唐河以南,河南省的淇河以北、卫河以西,山西省沿太行山的西麓一线,是先商文化中最早的文化类型。辉卫型包含了两部分因素:其中一部分同于漳河型,另一部分同于南关外型和夏文化。南关外型则是从辉卫型、漳河型发展来的,又受到了夏文化的很大影响。

但有学者认为,先商文化漳河型缺少统治阶层所专享的器物(如铜器、玉器),或宫殿等考古遗存,从而认为豫北冀南说缺少关键性证据。

张光直认为,“假如先商文化是在殷商文明二里冈以前、龙山文化以后的一段文化,它应该是东与岳石文化、西与二里头文化同时的一支平行的文化。岳石文化一般相信就是历史上的东夷文化,而商出于夷是中国上古史的常识,所以先商文化也许就是岳石文化的一支。”

栾丰实则认为,郑州地区早期商文化应当继承自岳石文化。因为他发现,“郑州地区早商遗址中,时代越早,岳石文化的成分越多,东方色彩越浓厚。随着时间的推移,典型岳石文化的因素越来越少,并不断发生变化,以至到晚商时期全部消失。”因此,“以南关外下层为代表的早期商文化的直接来源,既不是龙山文化青垌堆类型,也不是所谓先商文化‘漳河型’和‘辉卫型’,而应是岳石文化中的一支。”

(四)人骨学界

吉林大学原海兵在博士论文《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综合研究》中称,将殷墟中小墓分为两组,其中B组多为小型墓葬,可能为平民,人种为古中原类型;③组为中型墓葬,可能为有一定地位的贵族,人种接近古东北类型。

王明辉在《商族起源的人骨考古学探索》中,通过人骨考古学的初步分析,认为商族人群是一个复杂的和多元化的人群集合体。殷墟出土人骨显示,殷商平民继承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人群的体质特征,同时受到了来自北方人群体质特征的影响。殷商的上层、甚或本身可能与王族成员有关的人群,他们的体质形态更多的呈现出北亚蒙古人种为主、混有东亚蒙古人种因素的特征,这与西辽河流域和东北的西部地区的古代人群有关,这可能暗示了商族的早期起源可能与该地域的古代人群和文化有关。

(五)遗传学界

曾雯等人在《2004年殷墟大司空遗址出土人骨线粒体DNA研究报告》中称,对6例2004年殷墟大司空遗址出土人骨进行线粒体DNA研究,共得到6个单倍型:D4、Z、N9a、D、D5、B5b。

获得的单倍型归属于4个类群,分别为D、N9a、Z和B。这些单倍型类群都普遍存在于现代欧亚大陆东部,在现代汉族中,无论南方汉族还是北方汉族都不同频率地包含有这些单倍型类群。

其中单倍型类群D广泛地分布在东亚和北亚人群中,在东南亚人群中频率较低,在中亚地区有一定频率的分布,在东亚的分布频率由南向北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单倍型类群Z是M型下的亚型,在满-通古斯语族的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最高,在蒙古人、汉族、中亚人群中也有发现。

单倍型类群B在现代人群中更多地发现于东亚地区,其频率有从南向北递减的趋势。

单倍型类群N9a是属于N分支下的发现较晚的亚洲特异的单倍型,主要分布于各东亚人群中,同时在阿尔泰人群中也有分布,在中国主要为汉族和南方苗瑶语族的少数民族。

据此,作者推测殷墟商代晚期居民人群构成多元。

3

人类有个毛病,爱争源头。于是河南人喜欢说说商族起源于商丘,陕西人喜欢说商族起源于关中,山西人喜欢说商族起源于晋南,河北人喜欢说商族起源于冀中南。

当大家都争抢那个源头时,往往就会对“流”不屑一顾。

实际上,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源头只有一个,“流”则有很多。

基于各学界的研究,我们取其交集,则殷商王族来自东北是最有可能的。

也许龙山时期,他们南下到易水流域。

大概在商契时,到达了石家庄西北平山县一带。之后继续南下,昭明时生活于元氏县。

商汤时,生活于殷墟,之后击败夏人建立商朝。然后建立郑亳和偃师商城。

再之后,进入关中和晋南,建立杜亳和晋南之“薄”。

至于河南之商丘、谷熟之南亳,则是微子封宋之后的事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说起秦将武安君白起我们并不陌生,秦昭襄王在位时期能为秦国奠定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武安君可谓是功不可没...
原创 秦... 我们谈及历史上的秦始皇,总会说及他统一的中国的功绩,不仅是政治上的统一,还有文化上和经济上的。比如我...
原创 蒋... #暑期创作大赛# 蒋介石常引以自豪的是,他培养出的黄埔军校的弟子大多忠诚于他,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不过...
原创 如... 流亡“政府”,如昨日黄花,历史早已遗忘,只有一些遗老遗少们还在挣扎,历史的滚滚车轮不会停下,更不会覆...
原创 浅... 19世纪中后期,中日朝三国受到“西力东侵”的冲击,渐次从锁国走向开放。与中国清朝被英国打败从而走向开...
金吾卫和大理寺的区别?解读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灿烂、制度完备的一个时期,其中,军事和司法体系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体系中...
原创 三... 三国武将众多,因此人们一直热衷于对其进行排名,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
原创 我... 文|AA 编辑|AA 在分分合合的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 发生了太多的‘巧合’ ,而这些巧合又在...
原创 诸...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
彭雪枫:共产党人好榜样——纪念... 今年9月11日,是彭雪枫将军牺牲80周年纪念日。 彭雪枫将军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