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4年曾思玉看电影,结尾看到毛主席,心里不是个滋味
创始人
2025-07-16 16:32:09
0

文|

蒋冉Jiang

编辑|

蒋冉Jiang

?——【·前言·】——?

1974年,曾思玉好几个月没见毛主席,他一听说有毛主席的电影,就赶紧跑去看,不料,

他看到片尾出现毛主席时,心里不是个滋味。

?——【·曾思玉看电影见毛主席·】——?

曾思玉是江西信丰县人,虽然他出生在水乡,但他打起仗来毫不含糊,

是毛主席的爱将。

然而,

自从1973年八大军区对调后,

曾思玉很久都没有见过毛主席,对毛主席甚是想念。

于是,曾思玉一听说当地上映毛主席的电影,激动了好几天,尤其是电影上映的时候,他早早地搬着小板凳跑过去看。

可曾思玉看了半天,都没有看到毛主席,这让他感到有些失落,正当他准备走的时候,身边的人拦住他,他在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最终,曾思玉好不容易看到片尾,在幕布上看到一个身形不太挺拔的老人,觉得这个老人的身影有些熟悉,他仔细一看,

才发现这就是他心心念念的毛主席一角。

曾思玉心里不是个滋味,

他万万没有想到,几十年过去,毛主席已经是个老人了。

一想到这里,曾思玉的心里就不是个滋味,他比谁都清楚,没有毛主席,他一个贫苦人家的老百姓,绝不会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原来,曾思玉14岁的时候,为了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他需要每天扛着几十斤的盐,

赶到上百里之外的地方贩卖。

可卖盐赚来的钱,只够曾思玉和母亲勉强糊口,他不得不离开家,到有地主家帮忙挣钱。

不料,曾思玉刚离开家没多久,

村里的地主恶霸就把他们家的房子烧了,

他的母亲连夜找到他,从此,母子二人无家可归,甚至对生活失去希望。

直到我军打土豪分田地,曾思玉才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于是,他在17便投身革命,

还在长征期间,

与毛主席结下不解之缘。

1934年,时任通信处主任的曾思玉,奉命带一个步兵排、两名挑夫,到总部取地图,他知道这次任务关乎我军能否顺利撤退,一刻也不敢耽误。

没过多久,曾思玉便来到总部收发室,他在门外见到了正在谈话的周恩来和朱德,他们二人中间还站着一个男子,

他看着有些像毛主席。

曾思玉万万没有想到,他能在这里见到毛主席,他一想到毛主席伟岸的身影,

心里就乐开了花。

随着曾思玉和刘伯承交接完工作,他来到打谷场,与工作人员商量我军的吃住问题,曾思玉一边和工作人员讨论,一边想着毛主席的样子。

后来,曾思玉实在是忍不住,便询问身边的参谋,那个站在朱德和周恩来之间的人,到底是不是毛主席,参谋笑着看了看曾思玉,

表示那个人就是毛主席。

听到这里,曾思玉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天晚上越想越开心,一整晚都没有睡着觉。

曾思玉身边的士兵看在眼里有些好奇,就问他在总部见到了什么人,能让他这么高兴,

曾思玉害怕士兵泄露上级行踪,就没有告诉他们。

直到刘亚楼问曾思玉,曾思玉才附在刘亚楼耳边,

悄悄告诉刘亚楼,他见到毛主席了。

这时,刘亚楼腾地一下站起来,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在他看来,只要有毛主席,他们就有了主心骨。

几个月后,由于毛主席生病,总部联系二师,让二师负责找人给毛主席抬担架,最终,

这个任务被放在曾思玉身上。

曾思玉刚接到任务,就找出了二师全体成员名单,一个一个筛选,

先把身体素质不行的筛下来,再把没有耐心的筛下来。

没过多久,

曾思玉就挑选出6个年轻战士,

让他们为毛主席抬担架。

在此期间,战士们听到曾思玉的声音,便喊了几声“曾主任”,听到这里,毛主席有些疑惑,就询问战士们,

他们口中的“曾主任”是谁?

这时,战士们向毛主席解释,曾主任就是挑选他们,给毛主席抬担架的人。

曾思玉追上来后,毛主席见到面前这个小伙子,

觉得他身上有红军的精气神,

欣慰地笑了。

后来,毛主席见到曾思玉,经常劝他多读书,起初,曾思玉没有放在心上,他不理解,书这么脆弱的东西,对他有什么价值。

然而

,曾思玉经常见到毛主席拿着一本书,

便逐渐开始形成读书的习惯,这一习惯一直伴随着他的后半生。

1935年,毛主席突然找曾思玉密谈,还交给他一封信,

让他把信送到徐向前徐总指挥手里。

当时,曾思玉见到毛主席严肃的神情,当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二话不说,带着几个人赶紧出发。

在此期间,

曾思玉见身边的战士总是心神不定,

便安慰他们,毛主席让他们这么做,一定有毛主席的道理。

不久后,曾思玉来到徐向前的必经路线,在这条路附近等待徐向前,他们每隔15分钟换一班岗,轮流查看山下的情况。

最终,曾思玉等来了徐向前,他和徐向前来到一处隐秘的角落,让身边的士兵在50米外放哨,

把手里的信悄悄交给徐向前。

徐向前看完这封信,当场有些恼火,他万万不敢相信,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事情,会发生在我军中间。

原来,一旦徐向前南下,就在无形之中,促成了张国焘分裂中央的阴谋,好在他读完曾思玉送来的信,果断决定北上,

才避免我军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曾思玉奉命到武汉稳定局势·】——?

1967年,武汉时局不稳,正当组织上发愁,选谁来稳定武汉局势的时候,毛主席告诉周总理,

曾思玉能胜任武汉的事情。

紧接着,周总理给正在沈阳工作的曾思玉打电话,通知他上级准备调他到武汉工作,让他到北京领命。

听到这里,曾思玉立刻做收尾工作,准备赶往北京,不料,

他又接到陈锡联的电话,

电话中提到了有关几位常委调动的事情。

此时,几位常委刚好在曾思玉家,曾思玉刚一挂电话,

就和身边的常委交待工作调动的事情。

听完组织上的安排,这几位常委有些吃惊地看着曾思玉,毕竟,他们已经适应了沈阳的工作。

曾思玉见状,当即劝说几位常委,表示他们都是我党的人,

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到哪里工作。

在曾思玉的劝解下,其他几位常委都服从了上级命令,随着曾思玉等人被调到武汉,毛主席指示他,

让他不要急于搬到武汉军区大院办公,

要先到基层了解情况。

不久后,阿尔巴尼亚外宾来到武汉,周总理和曾思玉等人迎接了他们,经过周总理等人的不懈努力,关于武汉的一些谣言不攻自破。

后来,曾思玉又通过两个月的治理,让武汉局势稳定下来,但毛主席知道武汉的重要性,于是,曾思玉在武汉任职的7年里,

毛主席每年要来武汉东湖两三次。

毛主席住在武汉东湖的时候,由于他的住处附近有野猫,吵得毛主席休息不好,曾思玉得知这件事后,正准备命人把猫赶走,毛主席笑着拦住了他。

然而,在曾思玉看来,毛主席一整天到处跑,

到了晚上还因为野猫休息不好,

这让他感到难过。

于是,曾思玉趁毛主席外出考察的时候,

悄悄派人把野猫赶走,这才让毛主席睡了个好觉。

没过多久,毛主席就找到曾思玉,问他是不是把野猫赶走了,曾思玉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毛主席见状,拉着曾思玉坐在他身边,对曾思玉做出了解释,在他看来,野猫也是需要住处的,是他的到来扰了野猫的清净,

他需要和野猫和谐相处。

此时,曾思玉从毛主席的话里听出了言外之意,就是毛主席借野猫,

让曾思玉发扬民主精神,

当地百姓搞好关系。

有一次,曾思玉和毛主席汇报完工作,偶然间提起河南有一个地方已经被检测出石油。

听到这里,毛主席沉思片刻,想到湖北地区的面积也不小,如果这个地区也有油田,

就能在战时为我军提供可靠的物资。

于是,毛主席让曾思玉在湖北地区进行油田勘探,在此期间,曾思玉和工作人员吃住都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终于在湖北江汉平原勘探出石油。

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欣慰,不料,江汉平原突然出现暴雨天气,这给石油开采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好在曾思玉提前知道暴雨的时间,一边让人把东西往回收,一边找人做大棚防水。

暴雨刚一结束,曾思玉就带人去清理现场,这样一来,石油开采工作能尽快恢复正常。

然而,暴雨刚结束没多久,当地就迎来了

洪水、旱灾、冰雹等天气,

不仅影响石油开采,还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在当地的生存。

面对这些问题,曾思玉没有退缩,他认真研究了其它地区的灾害处理方式,再结合当地平原地区的特殊性,最终采取一系列措施。

这样一来,工作人员的石油开采没有受到影响的同时,

还在当地检测出固体盐和卤水,

曾思玉听到这个好消息,兴奋得一整晚都没睡着。

随着八大军区对调,曾思玉坚决服从上级指令,到济南军区工作,他在这里任职期间唯一的遗憾,就是和毛主席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

直到曾思玉看电影,才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看见毛主席,不料,此时的毛主席已经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变成需要人保护的老人,

这让曾思玉十分感慨。

后来,曾思玉一想到,

毛主席是为了人民才劳累一生,

便督促自己多为为百姓做一些实事。

不久后,72岁的曾思玉担任济南军区顾问时,他清醒地意识到,上级给他这个闲职,是想要更好地照顾他的晚年生活。

然而,曾思玉认为,他在工作岗位上一天,年轻人就会失去这个工作的机会,

便毅然退休,给年轻人留一些历练的空间。

退休后,曾思玉听说信丰县修建城南大道,需要把他母亲的坟迁走,他不仅做出迁坟决定,还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用来支持当地的基础建设。

2012年102岁的中将曾思玉病逝于大连,

这个亲眼看着新中国长大的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

笔者观点:

曾思玉小时候经历过无家可归的日子,是毛主席的出现,让他得以脱离苦难,此时,

我们也应该感激毛主席为新中国的付出,

并抽时间瞻仰毛主席。

曾思玉收到毛主席的命令后,积极完成工作,如今,在我们我们接到工作任务,也要尽快完成上级的指令,不辜负组织上对我们的期望。

后来,曾思玉身经百战,还时常调侃自己,敌人的臭子弹,他一颗也没挨过,他经历过最残酷的战争,

依然选择乐观地面对身边的人。

当时,曾思玉经历了长征、抗美援朝、解放战争,甚至和平年代,他依然在为新中国付出,如今,

我们要接过老一辈人手中的工作,

将中国建设成强国。

如今,我们可以关注一些老红军的经历,让我们能像他们一样艰苦奋斗的同时,对生活充满热情,从而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建设祖国上。

毛主席在紧张的战争期间,坚持读书学习,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

也要在空闲时间里加强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时刻为建设祖国做准备。

此外,毛主席时刻考虑群众的需要,如今,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照顾到身边的人,

也要考虑不同时期百姓的需要,

好让百姓都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

毛主席一心为了人民大众,受到了人民的爱戴,如今,我们要多考虑身边人的感受,并及时帮他们解决问题,让我们为他人做出贡献。

老一辈人的付出,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稳的年代,如今,

我们应当了解老一辈人的付出,

并承担起我们对这个时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何力,曾思玉:戎马一生,功勋卓越,黄河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021年.

2.何立波,百岁开国中将曾思玉,党史博采杂志社,2018年.

3.刘永路,百岁开国中将曾思玉,党史博采杂志社,2013年.

4.丁金栋,沙场名将曾思玉的长征往事,文史春秋,2010年.

5.叶青松,曾思玉冒死为毛泽东送信,党史博览,2018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需不需要品牌?所谓的茶农茶,... 有人说的很对, 品牌茶用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有自有茶园、有厂房,花了不少钱和精力砸出来的品牌,基本都...
原创 毛... 原创:老肖(一剑) 在头条上浏览到一个帖子,展示了一个“砖家”无耻的嘴脸。砖家讲了什么?现原文摘录...
原创 吴... 大家好,今天小编带你走进历史课堂,尽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你们对于文章有任何看法的随时欢迎关注留言。...
原创 老...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陈华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中活久见的一位,大半生指哪...
原创 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聊... 作者:青灯 宋太祖赵匡胤在继位后,保留了很多旧时的官员,同时保留了当时的规矩。 那个年代,宰相的职...
原创 在... 俗话说开国之君常有,而中兴之主难求,但在中国5000年历史中仍有许多君王被冠以‘中兴之主’的头衔。其...
原创 正... 陈寿《三国志》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五人一同列传,这是蜀汉五虎上将的由来,历来对赵云在蜀汉的...
原创 1... 1391年,朱元璋的二儿子、秦王朱樉在封地屡次犯法,被召回京城接受调查。为了搞清楚具体情况,朱元璋派...
原创 我... 华夏文明,万国来朝,东方文化闻名遐迩,礼仪之邦耀眼璀璨。 世界史上,只有延绵不绝的华夏文明和外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