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万国来朝,东方文化闻名遐迩,礼仪之邦耀眼璀璨。
世界史上,只有延绵不绝的华夏文明和外国文化,而我们高度发达的文明就像磁铁一样,让异邦人士神驰向往。
在浩瀚的历史长海中,尤其在盛唐时期,外国人?就?来了?2万?多人?。在?庞大?的?外国来华?人?士?中?,我们?一个?朝代?选取?一两位?看看?他们?的?履历?。
1、唐朝阿倍仲麻吕(698年—770年):日本人,汉名晁衡,日本奈良时代最有名的遣唐留学生之一。
出生于日本奈良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公元716年,作为第八批遣唐留学生,入唐朝太学读书,在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
和唐朝当时的著名诗人王维、李白、储光羲等交往密切。入唐三十七年后欲思乡归国,唐玄宗任命他为唐朝回聘日本使节,亦随之返回长安。
公元770年,阿倍仲麻吕在长安辞世,并埋葬于长安,时年72岁。
2、宋朝蒲寿庚(1205—1290年):阿拉伯人,“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
祖上是侨居今越南南部的阿拉伯商人,公元1217年,蒲家族从广州举家迁往泉州定居。
宋末时期兼任“主市舶”,垄断了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成为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
降元后,尽屠城内之宋宗室,其后代在元朝也显赫一时。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认为蒲寿庚不忠,将其挖出鞭尸,并将蒲家男子全贬为奴。
3、元朝马可·波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意大利人,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
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1271年17岁的他跟随经商的父亲和叔叔,经过四年于1275年夏到达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在中国游历了17年,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1292年春天,受忽必烈委托,他们三人护送一位名叫阔阔真的蒙古公主从泉州出海到波斯成婚后,于1295年末回到阔别二十四载的故乡。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不幸被俘。在狱中由马可·波罗口述、作家鲁思梯谦记录写成了闻名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
4、明朝利玛窦(1552年—1610年):意大利人,中国天主教开拓者。
在华传教28年,从1582年被派往中国传教,直到1610年在北京逝世。神学不便多说,不过在自然科学领域:
与徐光启等人合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前六卷)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
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等
开启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病卒后万历皇帝破例准许利玛窦葬于北京西郊的藤公栅栏。
5、明清两朝汤若望(1592年—1666年8月15日):德国人,继利玛窦之后最重要的来华耶稣会士之一。
出生于德国科隆一个贵族家庭。1620年来澳门传教,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朝,共四个皇帝。
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祯历书》,让我国的天文学汇入世界天文学发展的潮流;
编著《火攻挈要》一书,率领工匠为崇祯造出了20尊大炮等;
清朝建国后,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后在“历法之争”中,被诬陷入狱死于狱中,康熙帝亲政后为其平反,葬于利玛窦墓旁。
6、清朝南怀仁(1623年—1688年):比利时人,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康熙皇帝的科学老师。
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毕业于鲁汶大学。1658年来澳门传教,对西方科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了汤若望修订历法工作;设计监制了天体仪等天文仪器;奉命监铸大炮至今还有一门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因“历法之争”入狱,次年被康熙平反。1688年去世,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7、清朝郎世宁(1688年7月19日-1766年7月16日):意大利人,三代皇帝的御用画师。
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公元1715年来到中国,主持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历任康、雍、乾三朝从事绘画达50多年,创造出“中西合璧”的院画新体。
1766年,郎世宁病逝于北京,葬于京西阜城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