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流放者大都去了哪里?宁古塔-绝望的代名词!
创始人
2025-07-16 15:02:34
0

宁古塔,这个名字,在清朝流放者的心中是一个令人战栗,令人绝望的句号,生命的句号。

因为,这个地方不尽人烟,没有房子,没有文化,对人来说是一种可怕的精神兼加肉体的摧残。更可怕的是,在被流放宁古塔的路上,就危险重重,能活下来的也就三分之一。曾经一个一百七十多人的队伍,真正到达这里的,也就…五十人。

于是,宁古塔这个名字成了清朝官员们心头中最夺命的符咒。

清朝的流放很平常,有学者统计了一下,单单是流放到东北的人,总数就在一百五十万以上。宁古塔,也就成了犯人流放单上的常客。流放到宁古塔的人渐渐多啦,人们便不只甘心于干活了,一些知识分子,便用他们手中简陋的笔写出了并不简陋的文章。

流放,对百姓来说,尤其是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百姓来说,就是灾难,巨大的灾难。因为他们到了这里,只能干活,别无他法。文化人呢?也要干活,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有可能文化觉醒,超脱世俗了。正所谓“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再贫瘠的土地有了知识,也将注入一种新的活力,一种新的骨血。

较为常见的就是教书,其次便是教耕作和商贾,充分发扬炎黄精神,教流放者与当地著交换物品,培养初步的市场意识,用“破木为屋”来替代原来的“掘地为屋”。最了不起的便是以整个东北为考察对象的“流放天才”了。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在书本方面下的工夫最多,很少能有实践的机会。陆游老先生有句话有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这些“流放天才”把考察结果留诸文字,填补了中国历史学,地理学等诸多实践空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曾经读到过一句话: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时,你也将错过群星了。有时候,坏事也不终究是坏事,这要看人们对挫折的心态。

有的人能从挫折中觉悟事理,向往光明,最终被历史铭记。希望每一个看到我文章的人都是这样,在困难中坚持,在灾难前笑着应对。 这些人终究是平凡的,但在他们的平凡里,我看到了闪耀着的伟大.

且拜目祭,目忆且思,且喜且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关于贵州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 艺术类本科批B段征集志愿投档录取后,部分考生因身体条件不符合院校招生章程要求等原因而被退档,尚有剩余...
长江商学院梅建平:艺术品回报率... 记者 高若瀛 艺术品回报率正处在70年一遇的低迷状态。 7月16日,长江商学院联合意大利博科尼管理学...
原创 明...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经济问题尤其成为决定国朝命运的关键。 若是...
原创 浅... 文|念初 编辑|念初 引言: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建立时间虽有争议,但据传说大约在公元...
原创 元... 关注小哥,了解更多钱币知识,做一个善于学习的钱币玩家 张士诚,出生于泰州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随...
原创 “... 宋神宗 说到宋朝的政治,普遍承认的看法似乎是重文轻武、三冗二积。然而,何以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呢?本文致...
原创 昔... 上个世纪丢掉了锡金,可以说这是我们对印度的斗争中最大的遗憾 别看现在印度还在我们的边境,耀武扬威,...
原创 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经典名言流传了千年,可是近代中国面临危机之时,却有人选择了抛弃自己的祖国,当八...
原创 清... 清代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离我们时间最近,也是我们研究资料最齐全,人们最熟悉的封建王朝,清代经...
原创 朱... 日常生活中,谁都不免有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的时候。好在现代是文明社会,所以,即使错了,也没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