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丢掉了锡金,可以说这是我们对印度的斗争中最大的遗憾
别看现在印度还在我们的边境,耀武扬威,但实际上在上个世纪,我们就已经有了对付印度的办法,那就是收复锡金
从历史上来说,锡金王朝本来就是我们的国土。早在17世纪,锡金作为喜马拉雅山的小国就已经是西藏地方政府的藩国,当然也就是我们的属国。满清入关之后,清政府迅速击败和硕特国,收复了西藏地区,锡金自然也就归属清朝中央政府管辖
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锡金被尼泊尔骑兵入侵,差点就挂了,只能派人去求达赖喇叭。最后这消息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乾隆派福康安带兵赶走了入侵者,要不然那个时候就没有锡金这个国家了
只是在19世纪中叶,清王室腐败无能,国土大片沦陷,当时的清政府连西藏都无法完全保全,更无力顾及锡金,于是在英国人的枪炮逼迫之下,锡金不得已签订不平等条约,成为了英国的保护国
等到1947年印度独立的时候,锡金本来可以回归我们,但是尼赫鲁仗着自己兵强马壮,而且当时的蒋介石政府一心打内战,根本没有心思管万里之外的小国锡金。
于是一直想要回归中华的锡金,又不得已成为了印度的保护国
1950年,印度政府强迫锡金签订和平条约,规定锡金内阁各部都要有印度人作为次长,首相也得印度认可,这也就意味着,锡金事实上的国防,外交和经济大权都属于印度
这时候的我们虽然已经结束了内战,但遥远的东北,美国人又在朝鲜搞事情,我们只能集中军队向朝鲜进军,而西南方向只有第18军向西藏挺进,还是顾不上锡金。锡金事实上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局面
虽然没有外援,但锡金王朝并没有完全认命,为了自由和平等,他们一直在向印度做出反抗。从1968年开始,锡金首都甘托克不定时的就爆发对印度的反对示威,其目的就是要废除所谓的和平条约
但印度对此就很不爽了,为了控制锡金,印度从国内调取了大量的军队进行镇压,并且在1973年,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印度强行接管锡金
1975年,在印度的导演下,锡金通过了所谓的独立公投,锡金亡国,正式成为了印度的第28个邦
但事实上,这个阶段我们本来是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因为在1968年,印度军队进入锡金之后,锡金国王就已经预想到了自己的悲惨下场,他也知道,凭借自己这点国家的微末实力,是根本敌不过印度的
所以他必须找盟友,而他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
1974年,锡金政府为了阻止印度吞并,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向我们发出了149份救急电报。内容十分诚恳,想请我们帮忙。在当年的6月20日,锡金政府甚至在自己的党部大楼挂起了我们的国旗,宣布自愿放弃主权,成立属于我们的锡金行政区
可以说,这是我们介入锡金问题最好的阶段,毕竟人家自愿加入我们,这个时候接纳锡金,国际社会说不出什么话来
当然了,有人说这是锡金想要祸水东流的招数。就像当年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而发生了长平之战,最后,赵国死了40万人,秦国自己也元气大伤,倒是置身事外的韩国捡了大便宜,短暂护住了上党地区
坦白的来说,印度肯定有火气,但话说回来,印度的火气,那本来就不足挂齿,我们和印度在边界上又谈不上友好,还管他的火气干什么呢?
我就不信,就算我们真的去收复锡金?他印度还真的敢打我们
除非他忘记了1962年的痛了
只是可惜,当时的我们局势也并不好。一方面,国内文革闹得凶得很,政治,经济,文化一塌糊涂。当时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战争我们都没有顾上,更何况锡金。
另外一方面,虽然我们在1962年成功的揍了印度一顿,但事实上,我们在靠近锡金所在的亚东留的军队并不多,大概只有几个团
不是我们不想留,只是后勤有问题
但就当时的局势而言,印度出动了四五万大军,这几个团的兵力实在太少,要是真的开到锡金那里去,很有可能会全部牺牲。
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对于锡金的美意,也只能拒绝了
一个月后,没有等到任何实质性帮助的吸金,很快被印度军警血腥镇压,300多名政府高官被处死。
印度用枪杆子“维护”了锡金的稳定
真是可惜,如果锡金在我们手上,印度在喜马拉雅山绝对不敢如此猖狂
西里古里走廊本来就是印度本土联系东北七邦的命脉所在,没有了锡金,印度国土内这条走廊最窄处就只有20公里,从亚东出发,我们很容易就掐了这条命脉
当然,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追回,是如今历史不能再次重演,如果印度再次对不丹和尼泊尔动手,我们就不能再眼睁睁的看着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