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不仅一生不受重用,而且地位不如后来居上的魏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魏延皆封列候,赵云东征西讨一辈子还是个偏将军。
襄樊之战,关羽兵败身亡,失了荆州。刘备大怒,兴兵讨伐东吴,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和赵云苦谏不从,刘备一意孤行,在猇亭这个地方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杀得丢盔弃甲,铩羽而归。
刘备都六十三岁的人了,还要亲自领兵出征,夷陵之战的惨败,几乎耗光了蜀汉的全部家底,刘备忧愤成疾,染病不起,败退白帝城,连成都都没脸回去了。诸葛亮领着一班文武大臣并皇子前往白帝城,命不久矣的刘备开始交代后事。
刘备先对诸葛亮说:丞相的才德十倍于曹丕,安邦定国就仰赖丞相了。可惜我那几个儿子不成气候,如果阿斗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实在是扶不起来,丞相可以废了他自立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听了这话,手足无措,汗流浃背,赶紧哭拜于地表忠心,叩头流血。
其实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因为接下来刘备就对赵云说:我与卿是患难之交,卿投奔我到如今三十多年,不想今天就要分别了,卿一定要念着这份故旧之情,早晚看觑我的儿子,不要辜负我的重托。赵云泣拜于地,愿效犬马之劳。刘备临死对赵云说的这句话,可以一语道破了赵云为什么一生忠勇,力敌万人却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三国战将之中,要论单枪匹马冲锋陷阵,赵云应该排在关、张和吕布的前面,其他如曹魏的张辽、许褚,东吴的太史慈、甘宁等人,临阵表现都逊色于常山赵子龙。赵云勇冠三军,当阳长坂坡单骑救主,赵云一个人一条枪,在曹操大军的包围之下如入无人之境,怀抱阿斗,直透重围,血染征袍,前后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这个神一般存在的战绩,就像科比单场比赛拿了81分一样,无人能及。
赵云救了阿斗,寻到刘备。刘备无以抚慰赵云,只能把自己的亲儿子摔到地上然后说:为这孺子,几乎损失了我一员大将!
赵云不仅救了阿斗一次,而是救了两次。后来孙吴联姻,孙权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为了荆州的归属问题,两家闹得很不愉快,郎舅之亲破裂,孙权要对刘备用兵,,谎称吴太夫人病危,用计赚回了自己的妹妹。孙夫人带了阿斗就要乘船过江,赵云闻讯赶到,软硬兼施,截江夺阿斗。保住了刘备的血脉,避免了孙权以阿斗要挟刘备讨要荆州。
为什么要两次提到“赵云救主”的事情呢?别的战将上阵杀敌,为的是攻城略地,建功立业,为什么单单只有赵云,数次三番去保护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这不是保镖干得活吗?没错,赵云之所以得不到重用,就是因为刘备把他当成了贴身保镖。所以赵云尽管忠勇兼备,力敌万人,但是一直被刘备拴在身边,难有机会参与指挥大规模作战。于是就导致了在攻城略地的战绩上,赵云远远不如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四人,甚至比不上魏延。
赵云一开始跟着公孙瓒,刘备第一次见到赵云,一见如故,赵云也有心要转投到刘备的麾下,奈何公孙瓒和刘备是同窗,面子上抹不开。后来公孙瓒被袁绍击败,自焚而死,赵云才算是将遇良主,跟了刘备。刘备当时可能是过得最惨的一位诸侯,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到荆州投刘表,险些被刘表的小舅子安排刀斧手干掉,还好赵云及时赶到,保护刘备平安回到新野。
就这样,赵云成了刘备的贴身保镖。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却干了保镖,是否大材小用了?
其实在当时勇将当保镖不足为奇,要知道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混战,作为一方诸侯,个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孙权他爹孙坚和他哥孙策就是很好的例子,因为自负勇力,不用保镖,年纪轻轻就被无名之辈刺杀身亡。孙权吸取教训,用勇将周泰为保镖,多次在危急时刻保住了性命。在维护个人安全方面,曹操堪称典范,曹操的保镖一开始是勇将典韦,宛城之战若不是典韦死命相救,曹操恐怕就死在了张绣的手下;典韦死后,虎侯将军许褚成了曹操的保镖,一直到曹操病死。
攻城略地,周泰不如韩当、黄盖等人,许褚也不如张辽、徐晃等人,但是孙权出行则让周泰同车,曹操临寝只有许褚可以近前,足见其恩宠和信任。赵云之于刘备,就是孙权之周泰,曹操之许褚。
为什么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战将之中只有赵云得到嘱托,而且在诸葛亮之后。因为刘备信任赵云,甚至超过了信任诸葛亮。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去世之后,赵云不受诸葛亮重用的原因。
如果你是诸葛亮,作为一国之丞相,大权在握,为了国家大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发现刘备留了一手防着你,你能重用刘备用来防着你的那个人吗?尽管赵云是出了名的人品好,刚正不阿,忠勇兼备,与丞相诸葛亮也没有任何过节,甚至两人私交甚好。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诸葛亮的权力不能被赵云所牵制,要知道一个蜀臣李严就为北伐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在诸葛亮后来的数次南征北伐中,赵云作为元老级战将,也就能够与魏延平起平坐当个先锋。
正史中并没有“五虎上将”一说,蜀国真正的上将只有四位:前将军关羽,后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魏延后期也晋升为上将,赐爵南郑侯,镇守汉中。只有赵云,一生驰骋沙场,斩将杀敌无数,始终没有机会晋升上将,死后才被追谥为顺平侯。
END.
温酒读三国,煮茶看水浒。我是博书君,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