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冠军侯霍去病的战功是吹出来的吗?为何那么多人同情李广?
创始人
2025-07-16 08:02:35
0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

霍去病去世时,年仅24岁,可是,这位年轻的将军,无论是在汉朝,还是在历朝历代,皆是与卫青齐名的。

这句诗写“卫青不败由天幸”,难道只是说卫青一个人吗?或许还将霍去病也算在其中了吧。

在很多人眼中,无论是卫青,还是霍去病,他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在了汉武帝时代,并且,和汉武帝是亲戚关系,得到重用,飞黄腾达,统帅大军,拜将封侯。

卫青打仗,十分稳重,是有军事才能的。

可是,霍去病打仗,则十分飘忽,行踪不定,风驰电掣,又是突袭,又是大迂回,又是大穿插,更是直接出关,北击三千里。而且,霍去病每次出征,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更能获得极大的胜利。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霍去病这样的作战风格,进入大漠之后,就是乱转悠,随便跑,就恰巧遇见了匈奴,随后大破之。

在我看来,这些人觉得自己壮志难酬,经常发牢骚,却不审视自己是否真的有才干,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便觉得别人也做不到,别人但凡能够做到,似乎就是“有天幸”。

且不讨论是霍去病总是不败,是否天幸,只说霍去病的战功是否靠吹出来的。

关于霍去病的战功,历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并且,这是司马迁也承认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后面会解释,为何司马迁的承认最为至关重要,并非因为他是《史记》的作者,而是另有他因。

霍去病第一次出征。

霍去病第一次出征时,才年仅17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中生,跟着舅舅卫青,看着卫青指挥,霍去病跃跃欲试,于是,卫青给了他机会,只是让他历练一下,尽此而已。

万万没有想到,霍去病率领自己的800骑兵,斩获敌人2028人,这其中甚至包括了匈奴单于的爷爷,也俘虏了单于的叔叔。所以,年仅17岁的霍去病便被封为“冠军侯”。

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霍去病奉命出征,分两次出击,直接灭敌4万多,还俘虏了几个匈奴王,相国、将军、王子等等120多个人。

在霍去病的强势进击下,匈奴一些部族准备向汉朝投降,可是,就在匈奴投降的关键时刻,其中竟然有人作乱,差点功亏一篑,霍去病直接杀了进去,稳定住局势,使得匈奴4万余人顺利归降。

这一战,使得大汉王朝控制住了河西地区,这个地方十分重要,这个地方如果失去,将与西域断去联系,也不会有后来的陆上丝绸之路。

匈奴人有歌词可以证明:“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霍去病的第三次出征。

霍去病的第三次出征,是与自己的舅舅卫青联合出击,相互配合,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出征,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有名的“封狼居胥”。

那年,霍去病应该才22岁,率军直接北进两千里,杀敌70400人,在狼居胥山进行了祭天仪式,这就是历史上的著名的“封狼居胥”,而且,霍去病兵锋直指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又称北海,苏武曾在此牧羊。

自此,漠南无王庭。

许多人觉得霍去病幸运,其实不然,在汉朝对匈奴用兵的那些年,可是出现了各种迷路现象,李广迷过路,张骞也迷路过,张骞出使西域,经常在大漠和草原之间行走,连他都会迷路,更别说别人了。

霍去病可不仅仅是在汉朝边境作战,曾一度兵锋直指贝加尔湖,距离长城太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霍去病还能找到敌人,并且歼灭,岂能只是用“幸运”二字就可以解释的?

解释一下,为何司马迁承认霍去病的战功很重要。

卫青,汉武帝的姐夫,霍去病,卫青的外甥,当然,也是汉武帝的外甥,但是,这两个人的出身,其实都属于奴隶。后来之所以可以进入汉武帝的眼睛之中,皆是因为汉武帝宠爱自己的皇后卫子夫。

所以,司马迁十分不喜欢卫青和霍去病,这一点,从两个人有那么大功劳,司马迁却没有在《史记》中,为他们两个人单独列传,便可以看出来。司马迁可是为李广,在《史记》中单独列传了,这就是区别。

司马迁不喜欢卫青和霍去病的缘由:1、两个人的出身,都算是奴隶出身,2、都是外戚,士大夫是最不喜欢外戚的,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外戚祸乱朝纲的事情,其实,我倒是觉得,这并不是外戚的错。只不过,卫青和霍去病是外戚,还得到了重用,司马迁就觉得他们两个人错了。

在《史记》中,司马迁毫不吝啬笔墨,用各种溢美之词去赞扬李广。

但是,李广真的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吗?小规模的接触战,李广的确胜了不少,可是,真正的大型战场,李广就没有赢过,而且,还总是喜欢迷路,一次不够,还要两次。

不过,李广被俘,还能一个人逃回来,足以说明李广个人武力值的强悍,这点大约不用质疑。

对于卫青和霍去病,司马迁是很不屑的,甚至是厌恶,但是,就连司马迁都承认霍去病的战功,所以,霍去病的战功绝对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只能说,霍去病是一个罕见的军事天才。

在古代历史上,和匈奴这样的部族开战时,很容易补给跟不上,很容易迷路,很容易走了几个月,找不到敌人。

但是,人家霍去病做到了。

霍去病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没有记载,只能靠猜测了,我个人觉得有这么几点原因:

1、霍去病统帅的骑兵,乃是绝对的精锐,比之匈奴那些生在马背上的部族,速度更快,战力更强。匈奴打不过就跑的策略,在同是骑兵的霍去病面前,失效了。

2.、斥候不错,而且,行军图也不错,当然,这是打到哪里,就将行军图画到哪里。

3、霍去病应该是重用了一些匈奴人,或者经常在匈奴生活过的汉朝人,这些人对匈奴的地形和习性比较熟悉,使得霍去病更容易找到敌军。

当然,以霍去病那样的战功和军事能力,却也绝非是我萌萌可以猜测的。

我只能说,霍去病的战功是绝对真实的,并非吹出来的,许多诗人经常悲叹李广难封侯,不过是因为他们自己壮志难酬,同病相怜罢了。

事实上,很多诗人的能力和李广相比,也是天壤之别,李广毕竟是有能力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春实践派|“宝,喝茶吗?”驻... “宝,喝茶吗?”这句火爆全网的土味情话是铜仁市石阡县坪山乡凤凰屯村驻村第一书记卓仕军拍视频常用的口号...
原创 郑... 引言 郑和下西洋 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海上活动。 从1405—1433年,将...
原创 女... 引言 一代女皇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凭借计谋一步步登基,最终成为千古第一女帝,建国号为周。她为什...
兴文化工程大型融媒报道丨裴李岗... 裴李岗文化可称为中国文明的基石 ——访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副教授蔡金英 人物简介 蔡金英,安...
原创 欧... 俄罗斯联邦驻奥地利和法国大使报告说,他们没有收到正式邀请,参加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仪式。因此,无论是在...
原创 古...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当我们去研究...
英国退休教师立志要复兴一门有千... 据英国《都市报》报道,英国一位退休教师想要通过在学校教约克郡方言的方式来复苏这门有着千年历史的语言。...
原创 此... 提及到成吉思汗,很多人都会把成吉思汗与一代天骄划上等号。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悍将,成吉思汗用自己的铁腕...
原创 春... 齐桓公,姜姓,齐氏,名小白,也被称为姜小白,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
为“音乐之都”再添“艺术殿堂”... 位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的中部非洲文化艺术中心,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