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喝茶吗?”这句火爆全网的土味情话是铜仁市石阡县坪山乡凤凰屯村驻村第一书记卓仕军拍视频常用的口号。分享起自己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推广石阡苔茶等特色农产品和旅游文化的经验,卓仕军笑着说,“这句口号吸引了许多网友的关注,让我们老百姓的农产品卖得更好了。”
坪山乡佛顶山村尧上古寨航拍图
7月12日,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新媒体产业研究院调研团深入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尧上组,实地调研乡村直播带货,在与卓仕军及“黔乡姊妹”主播谭丽等人的深入交流中,挖掘乡村直播带货背后的生动故事。
调研团成员与谭丽及卓仕军交流
时逢桃子、玉米成熟季节,卓仕军化身“带货主播”,用幽默的语言帮助村民们销售农产品,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卓仕军说,尽管新媒体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特别是夏季的桃子等水果,因为包装、运输等问题出现退货和差评,这对村民的信誉和农产品的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
驻村书记卓仕军接受采访
卓仕军和村民们直面问题,在直播中向消费者解释农产品的特性并诚恳道歉,表示愿意赔偿相应损失,承诺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正是他这份真诚与执着打动了网友,绝大多数消费者表示理解与包容。
石阡县村播基地——黔乡姊妹直播实训中心
“黔乡姊妹”主播谭丽深感直播带货的艰辛,“团队刚起步时,流量增长举步维艰,粉丝数量停滞不前。”团队成员个个憋着一股劲,满心热忱地扑在工作上,可现实却是关注度始终上不去,成绩也没什么起色,这种落差让每个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黔乡姊妹”谭丽接受采访
“黔乡姊妹”团队没有气馁,尝试了多种风格吸引受众。视频创作从最初的农村美食主题,到后来不断变换内容方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尝试后,大家发现,展现乡村赶集真实场景、尊老爱幼与互帮互助等表现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视频内容,更能获得较高的关注度。
找准了方向和风格,凭借真实的场景和情感共鸣,吸引了大量观众,直播带货的成效逐渐显现。当地的黄水粑、石阡苔茶等农产品通过直播间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帮助农户增加了收入,看到村民们的生活因为直播带货得到改善,团队成员们心里满是甜蜜。
对于未来,无论是“黔乡姊妹”团队还是驻村书记卓仕军,都有着明确的规划和期望。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将优质的农特产品卖出去,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也希望获得更多的支持,以便更好地推广当地农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调研团成员与谭丽及卓仕军合影
此次调研是贵州校媒融合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调研团由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伍顺比带队,由4名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组成调研团队,将深入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松桃自治县冷水溪镇红星村等地进行调研,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指导老师 伍顺比 成嘉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海若
实习生 陆丽娜 周承桃
吴文军 朱飞翔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李劼
三审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