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梁靖帝萧琮: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治国方式,活出中国帝王的真正本色
创始人
2025-07-16 03:32:22
0

(隋朝)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这一年,隋朝迁都长安,战火纷乱的南北朝时期即将落下帷幕。

隋朝搬家这一年,中原北方已经基本统一,只剩下南方的西梁和南陈还在苟延残喘。

明面上的政权是三个,但对隋朝来说,真正的敌对政权,只有一个,那就是南陈。

西梁政权,源于南梁。

在南北朝时期,天下分南北,江南,荆湘之地,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

而北方草原之上,先有北魏,然后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东魏和西魏对峙,西魏灭了南朝的南梁,演变成了北周,而东魏日渐衰败,最后演变成了北齐,但却没能支撑太久,很快又被北周灭亡。

北周在基本平定北方的前后,同时在南方扶持起了西梁政权,用以对抗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南陈。

但北周前脚刚扶持完西梁,后脚家里就出事了。

(隋文帝 杨坚)

北周朝廷里,出了一个叫做杨坚的狠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顿操作,各种架空皇室,最后篡周自立,在北周的基础上又建立了隋朝。

您看的可能有点乱,但并非作者想故意写这么乱,而是南北朝的历史本来就是如此。

反正不管怎么说,我们只需要明确一个知识点,那就是:西梁看起来是个独立王朝,但自从建立之初,它就是一个被西魏,北周,和隋朝接连控制的傀儡政权。

西梁的皇帝,一共有三位。

梁宣帝萧詧,当皇帝当得不怎么样,搞文学倒是很有两把刷子。

宣帝一驾崩,皇帝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萧岿。(梁明帝)

梁明帝萧岿也绝非是一个文治武功,有雄才大略的主儿,但他却是一个十分懂得审时度势的人。

西魏扶持西梁的时候,他跟西魏打得火热,北周扶持西梁的时候,他又和北周走得亲近,现在西魏和北周都凉了,隋朝又成了自己的老大哥,皇帝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儿子萧琮支到了长安去祝贺隋文帝杨坚乔迁之喜。

当年西魏扶持西梁的时候,那可绝非是发了善心,不忍心南梁亡国灭种,而是因为想要通过扶持傀儡政权的方式,扩大自己在南方的控制权。

之后的北周和隋朝对西梁的扶持,同样是这个道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梁之存在,只不过是因为它是北朝大隋和南朝南陈之间用以博弈的一颗棋子罢了。

而棋子的命运,是从来都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

(梁靖帝 萧琮)

作为西梁的太子,萧琮当然也十分清楚这个道理。

他不仅能想明白这个道理,而且还能举一反三,拓展出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那就是:

北方已经平定,而南方只剩下南陈,西梁不过百里之地,地狭民寡,还能帮上隋朝什么忙?

区区西梁,在隋朝眼里已经没有任何值得利用的价值了。

既然没有可以再利用的价值,那么西梁对隋朝来说,就成了一种障碍。

自己明着是去长安祝贺人家乔迁欣喜,实则,是替自己的父亲去隋朝谈谈实情,看看人家对西梁是个什么态度。

现在你们隋朝也有实力了,也不需要我们西梁在南方当小弟了,那你什么态度啊?是要兼并西梁啊,还是要覆灭西梁啊,你总得给我们个准话,也省的我们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啊,对不对?

萧琮对这件事儿不太乐观,那隋文帝杨坚是什么人?不说他是千古一帝,但最起码是个绝代帝王啊,人家的志向是一统天下,既然如此,那么西梁不和南陈一样,都成了障碍物了吗?

但萧琮到了长安,就发现自己想得太多了。

隋文帝杨坚对他十分热情友好,不仅没有说什么要把西梁兼并的话,反而展示出了大隋西梁一家亲的态度,表示咱们两家打从西魏的时候就渊源颇深,那都是过命的交情了,有困难你只管提,我杨坚一定帮忙。

回去的路上,萧琮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他原本以为时代是残酷无情的,国与国之间只有杀伐征战,但他却没想到,隋朝的皇帝却是这乱世之中一抹温暖的底色。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开皇五年,即公元585年。

(梁明帝 萧岿)

这一年,一生都在为了西梁王朝殚精竭虑的梁明帝萧岿大行而去,龙驭上宾,脑袋一歪,领了便当。

老皇帝一死,萧琮作为太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西梁的新领导。(梁靖帝)

西梁是分公司,而总公司是北边的大隋,既然自己当上了总经理,当然要去隋朝找老总杨坚去做个述职报告。

于是,梁靖帝萧琮马不停蹄,又去了一趟长安。

当年是太子,但此时已经是一代帝王,萧琮的心情十分忐忑,但隋文帝杨坚却一如往常,对萧琮十分热情。

为国为民,深宜抑割,恒加饘粥,以礼自存。——《隋书》

隋文帝杨坚就像一个多日不见的老大哥一样,亲切地拉着萧琮的手,说了这么一段话:

兄弟,当年你爹来找我的时候,我就跟他说,让他踏踏实实地在南方当皇帝,不要多想,现在你当了皇帝,我同样也要跟你说这些话,因为西梁虽小,但是老百姓也不少啊,正因如此,你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对百姓多施以恩典,并且要懂得以礼治国,文治为先。

朋友们,这可是南北朝时代,今日尔虞我诈,明日刀光剑影,这里是人性的修罗场,更是一个无间地狱,大家都忙着争权夺利,谁有时间跟你说这种掏心窝子的话?

杨坚一席话这么说下来,差点没把萧琮给感动哭了。

萧琮一寻思,人家杨坚老哥对我这么好,我也不能闲着啊,我得报答人家啊,于是,萧琮离开长安,回了西梁,立刻开始整顿兵马,打算替隋朝开疆拓土。

(陈武帝 陈霸先)

西梁和隋朝所面临的共同敌人,是陈武帝陈霸先建立的南陈。

于隋朝来说,南陈一日不除,一统天下就是一场空谈。

而对西梁来说,南陈的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本是南梁的臣子,他所建之南陈,实则是篡南梁而立的,所以南陈在萧琮的眼里,是一个忤逆君上的乱臣贼子。

杨坚对自己这么厚道,而自己如果想要在杨坚面前露脸,最好的办法就是替杨坚去打天下。

于情于理,萧琮都应该出兵讨伐南陈。

但萧琮虽然有心替杨坚办点事儿,露回脸儿,奈何西梁势小,自己手底下这点军队,讨伐南陈纯属自讨没趣。

既然不能明着打,那就只好搞偷袭。

萧琮的主意打得挺好,但是西梁军队的实力实在太弱,到了人家南陈,愣是一点便宜没占到,反被南陈军队打了个灰头土脸,铩羽而归。

(南陈)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萧琮在南陈吃了败仗,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也开始对萧琮动了疑心。

上次来咱俩谈得好好的,我让你休养生息,以文治国,你怎么不听话呢?

不仅不听,你还组织军队,征讨南陈,你这也太不懂事儿了?

你以为你征讨南陈是在帮我忙,实际上你是在帮倒忙。

军事局势瞬息万变,本来我都已经做好了全盘计划,打算攻打南陈了,结果你一声招呼都不打,自己先出兵了,你这不是把我的安排全都打乱了么?

完了,这回算是完了。

萧琮同志好心办坏事儿,这回算是把杨坚给惹恼了。

既然你不愿意老实儿消停的在属地当你的小皇帝,非要给我添乱,那好,那你就来隋朝过日子吧。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一纸令下,通知西梁的文武百官,以及皇帝本人,连夜搬家,迁往长安。

(长安城)

皇帝的意图十分明显,走到今天这一步,你们西梁实在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还不如就地解散,来我长安过日子。

我在中央CBD的商务区给你们买了学区房,你们就赶紧收拾收拾行李过来吧。

萧琮走了。

带着一干文武大臣,失魂落魄地放弃了西梁最后的家园,走上了去往长安的道路,南朝梁,到这一天,正式宣告灭亡。

老实说,萧琮这个皇帝,别说在中国历史上,哪怕就是在南北朝历史上,都不是太出名的。

他没有雄心壮志,没有雄才大略,更没有创造出什么举世的功勋。

当史学家们提起萧琮时,往往会说,这是一个无能的帝王。

不能保家卫国,也不能开疆拓土,实在是没有什么亮点。

这些评价十分中肯,但作者却不能完全承认。

我认为萧琮总归还是有亮点的。

什么亮点呢?

勇敢。

这又从何说起呢?

皇帝阿谀奉承,曲意逢迎,除了谄媚隋朝,就是给隋文帝杨坚溜须拍马,他有什么勇敢的?

他当然很勇敢,因为他的阿谀奉承是为了西梁国祚,他的曲意逢迎是为了西梁子民,他的谄媚是为了让西梁能在这乱世中活下去,他对杨坚溜须拍马,只不过是在顺应时代。

(西梁灭亡)

区区西梁,只有顺应时代,才能活得更久。

勇敢并非匹夫之勇,并非只有外在表现,有时候隐忍,才是一种更大的勇敢。

只可惜,红尘倥偬,萧琮也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栎... 栎阳城考古发现|秦人给后世的最大启示:富且益坚,不忘祖国统一 #热点创作# #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发现...
原创 开... 开封府八大勇士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娄青。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想必大家...
原创 三... 如果按武将的巅峰时期看,能在20回合击败徐晃的只有四人。 第一,颜良 颜良是河北名将,袁绍手下的“四...
原创 李... 从鄂豫皖的一个平凡士兵到任陆军第12军军长,再到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一路来,李德生同志经历了各种艰难...
原创 盘... 盘点解放战争中,四位起义失败的国军高级将领。 他们都曾响应我党号召,愿意起义投诚。 但因各种各样的原...
原创 极... 文| 探古论今人 编辑| 探古论今人 前言 圣殿骑士团是大约1119年成立的中世纪基督教修道院组织,...
原创 北... 光绪 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对十一国宣战,其中八国组成侵略联军,从 天津租界 出发进犯 北京...
塞下曲王昌龄:边疆英雄之魂的诗...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犹如璀璨的繁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其中,唐代诗人王昌龄的《...
淇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 日前,在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
原创 她... 大家都知道,李大钊同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后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