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为何在这里圆梦
创始人
2025-07-16 02:32:20
0

□ 丁学东

鉴真从作出东渡的决定始,历时十一年,为何直至第六次才在位于今张家港市的古黄泗浦成功东渡?这是萦绕在不少人脑海的一大疑问。要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得先从鉴真前五次东渡为何失败说起。

第一次东渡。742年冬,鉴真答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请求,召集20位弟子,外加4位日本留学僧,在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建造船只,准备东渡。不承想,某一天,鉴真弟子道航与师弟如海开玩笑说:“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如海等少学可停却矣。”如海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迁怒于师父,向上级官府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想与海盗勾结,准备攻打扬州。当年,沿海、沿江海盗猖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后大惊,派人拘禁了包括鉴真在内的所有僧人。真相大白后,僧人们虽很快获释,但官府却勒令日本僧人即刻回国,不得在大唐滞留。鉴真第一次东渡就此夭折。

第二次东渡。744年元月,经过周密筹备,鉴真率领16位僧人,连同雇佣的工匠、水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东渡。结果,刚起航,尚未出海,木帆船即在长江口遭遇风浪,在岸边搁浅。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遇狂风,漂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众人五天后获救,被转送明州余姚(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开春之后,各地邀请鉴真讲法,致使鉴真无暇,第二次东渡就此搁浅。

第三次东渡。鉴真结束巡回讲法后,回到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越州僧人得知消息,为挽留鉴真讲法,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伏大唐,伺机“引诱”鉴真东渡,为日本朝廷卖命。官府得报,将荣睿抓获,押送杭州,准备将他投入大牢。押送途中,被称为“大唐通”的荣睿,伪装病死,借机逃脱。鉴真第三次东渡无奈作罢。

第四次东渡。反思过往,鉴真对在江浙一带出海心存顾虑,遂决定转换地点,从福州买船出海。鉴真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刚走到温州,便被官兵截住。原来,鉴真留在扬州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差人将鉴真一行,从温州截回扬州。鉴真第四次东渡不了了之。

第五次东渡。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扬州大明寺,长跪不起,声泪俱下,苦求鉴真东渡。鉴真深受感动,即率僧人14人、工匠水手等共35人,于748年阴历六月二十八,从崇福寺出发,顺江而下,开启又一次东渡之旅。

船出长江口后,为等候顺风,鉴真一行在舟山群岛一带滞留了数月,直至11月才出海。船行东海,突遇强劲北风袭来。船随风漂流14天后,始见陆地。再两天后上岸,发现船已漂流至振州(今海南三亚市)。一行人死里逃生,入大云寺安身。一年后,鉴真北还,途经韶州,随行的普照见东渡无望,向鉴真请辞。临别时,鉴真对普照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也就是那几日,鉴真因长久住留南夷,水土不服,加之折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继续北还,终于到达扬州。

鉴真前五次东渡均以失败告终。

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阿倍仲麻吕(698—770年,汉名晁衡)等人,在回国前,顺道来到扬州,请求鉴真搭乘他们返日的船只,再次东渡。

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有意派道士前往日本传道,遭日本皇室拒绝。唐玄宗怀恨于心,给扬州官府下诏,严禁鉴真东渡。

已66岁高龄、双目失明的鉴真,知晓自己被监视后,从扬州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准备搭乘遣唐使的船只偷渡日本。鉴真随行共24人,其中僧人17人。普照打听到鉴真东渡的消息,喜不自胜,当即从余姚赶来。753年11月16日,由三艘木帆船组成的船队,从黄泗浦扬帆出海,开启了第六次东渡的航程。晁衡与藤原清河等乘一号船,鉴真一行、几位日本僧人以及部分日本遣唐留学生分乘二、三号船。

11月21日,一号船在狂风巨浪中与船队失联,被狂风裹卷到了安南的驩州。在往后的一年半中,又屡遭海劫人祸,晁衡带着全船仅剩的10余人,长途跋涉、历尽艰辛,返回长安,完成了一趟名副其实的“文化苦旅”。12月6日,三号船触礁沉没。12月20日,鉴真等人乘坐的二号船终于抵达日本萨摩国阿多郡的秋妻屋浦(今日本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町),获当地官府礼遇,并于次年(754年)2月到达日本遣唐使船队的始发港——难波港。

鉴真六次东渡,充满了变数。前五次东渡之所以失败,“人祸”是主因,“天灾”是次因。第六次东渡成功,尽管存有偶然性,但相比于前五次,成功又蕴含着必然性。其主要原因有三条:

一是准备相对充分。地处江海交汇处的古黄泗浦,自唐代起,就是一个比较便利的出海港口。与同时疏浚的黄田港相比,黄泗浦河面阔出1丈5尺,河底阔出1丈8尺,而疏浚长度则是在一江一港四浦中最长的,达70余里,其余江、港、浦皆不过二三十里。可见,古黄泗浦是古江南最重要出海水道之一,船队停靠黄泗浦,较为便利。

二是航路相对熟悉。630年,日本舒明天皇第一次派出遣唐使。此后,在630—895年的260多年间,奈良、平安时代,日本朝廷共任命了十九批(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终止的有三批(次),实际成行十六批(次),尝试北路、南路、大洋路等不同航线,积累了一定的航行经验。由此,鉴真一行搭乘日本遣唐使船队开启第六次东渡,从某种意义上说,少了航线之虑。而这恰恰是第六次东渡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三是气候相对适宜。鉴真第六次东渡的时间,选择在秋后,避开了台风活跃期,以及由台风引发的大潮大浪。此时间段,木帆船漂洋过海,海面风小浪低,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再者,西风渐起,于航行极为有利。尽管航行途中,突发意外,遭遇不测狂风,导致一号船失联、三号船触礁,但二号船最终东渡成功,可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由此,足见东渡之不易。

昔日默默无闻的古黄泗浦,因唐代鉴真第六次成功东渡而声名远播,成了自加压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源泉。从这里起航,什么样的彼岸不能到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栎... 栎阳城考古发现|秦人给后世的最大启示:富且益坚,不忘祖国统一 #热点创作# #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发现...
原创 开... 开封府八大勇士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娄青。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想必大家...
原创 三... 如果按武将的巅峰时期看,能在20回合击败徐晃的只有四人。 第一,颜良 颜良是河北名将,袁绍手下的“四...
原创 李... 从鄂豫皖的一个平凡士兵到任陆军第12军军长,再到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一路来,李德生同志经历了各种艰难...
原创 盘... 盘点解放战争中,四位起义失败的国军高级将领。 他们都曾响应我党号召,愿意起义投诚。 但因各种各样的原...
原创 极... 文| 探古论今人 编辑| 探古论今人 前言 圣殿骑士团是大约1119年成立的中世纪基督教修道院组织,...
原创 北... 光绪 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对十一国宣战,其中八国组成侵略联军,从 天津租界 出发进犯 北京...
塞下曲王昌龄:边疆英雄之魂的诗...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犹如璀璨的繁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其中,唐代诗人王昌龄的《...
淇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 日前,在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
原创 她... 大家都知道,李大钊同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后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