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大家很熟悉的一位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他可以说是唐代璀璨的一颗明星。
与其他一些因入仕不顺才成为诗人的名家不同,王维的科举之路顺风顺水,年仅二十岁就摘下状元的桂冠,说神童都不为过。
他一生写了很多名诗,至今依然存留了400多首诗作,随手一抓,尽是让我们直呼“诗佛”名副其实的千古名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少有人知的是,王维曾经写过一首“烂诗”,这首诗没有进入语文课本,但却是他一生中最实用的一首诗——这首诗和曹植被逼七步所作的诗一样,救了王维一条命。
这便是王维五十六岁那年(公元756年)所作的《闻逆贼凝碧池作乐》: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上边那个标题还不是这首诗的全名,它的全名很长,叫《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一般简称《凝碧池》就行。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题目差不多就交代清楚了诗的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长安、洛阳两京先后沦陷,唐玄宗携少数妃嫔、要臣仓皇逃出长安,没来得及逃走的文武朝臣,皆被反贼所掳,王维,很不幸,也在其中。
脑子比较正常的古人,都有一种“忠臣不事二主”的思想,王维作为古代文人的代表,显然对反贼的所作所为是非常不满的。
王维的才学人尽皆知,他的大名早在安禄山的叛乱集团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所以这些人经常邀请他来探讨,话题从佛学到文学,从书画到政治,让王维发自内心地感到恶心。
据说,他为了躲避此事,让同为俘虏的原御医给自己配了一种药,吃了会变哑,发不出声音。但安禄山因为实在太喜欢王维了,就把他迎到洛阳,软禁在普施寺,好吃好喝伺候着,还授予他官职,派医生给他看“喉病”,坐等他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