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历代英雄才人辈出,但他们大多成年得志,而对于那些儿时便显露出聪颖的人,往往更能引得大家的称赞,被追捧为神童。相信大家都知道《伤仲永》的故事,幼年的神童方仲永,因为没有继续学习,长大后便“泯然众人矣”了,真是令人惋惜。今天要给大家介绍另外三位中国古代神童。
昔仲尼,师项橐
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项橐,可以说是历史记载最早的神童了,以至于后人用“项橐”来代指早慧的儿童。项橐是春秋莒国人,有传言称他是项羽的祖先。
甘罗在《春秋后语》中曾说:“夫项橐七岁,为孔子师。”而在《三字经》中也有“昔仲尼,师项橐”的记载。所以关于项橐这个人物的真实性,可信度是很高的。能够让圣人孔老夫子都尊为师傅的人,可想而知其智慧一定是超群的。
孔子酷爱云游四方,在各处传播和汲取知识。这一天他刚好路过兖州城西北的旧关村,见村中一小儿用树枝在地上画画,而那个小儿便是项橐。孔子走近去一看,便惊异于这区区小儿,竟将城池画得如此精美。孔子不忍踩踏,充满敬佩之心从旁边绕着走来。
“你这老先生可真是奇怪!”没想到项橐指着孔子生气地说道“我这儿明明画了城门,你却为何放着城门不走要绕着墙走呢?”孔子一听,觉着这小孩儿甚是有趣,决定逗玩他一下,便说“可是你画的城门也太小了,我这么大个人怎么才能过去呢?”
项橐随即机智地答道:“我这小城门自然是给小人过的,您是大人,应该走大城门,那我再给您画一个大城门吧”。接着项橐便朝着兖州城方向,在空中比划了几下,“先生,大城门已为你画好,请过去吧。”
孔子被这个小孩的想法吸引了,他礼贤下士,遂拜项橐为师,后来二人还成为了忘年交。因为后世将孔子称为圣人,所以便将孔子的老师项橐称为“圣公”。
唐朝诗人吴筠也曾作诗咏项橐。项橐少年成名,各诸侯国都想将他收入麾下,而项橐在各诸侯的争夺当中被刺身亡,年仅十岁。世人无比惋惜,只能怪天妒英才了。
最小丞相甘罗
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人,他的祖父是秦国著名将士甘茂。由于祖父身居要职,当然是博览群书,这使得甘罗从小便耳濡目染,很快他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才华,得到了秦相吕不韦的赏识,于是少儿甘罗成为吕不韦门下的术士,担任少庶子。
当时吕不韦想派张唐去燕国做相国,以辅佐燕国攻打赵国,但是张唐百般推辞。吕不韦愤愤不已,无奈作罢。甘罗得知后,向吕不韦毛遂自荐去劝服张唐。但吕不韦看甘罗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孩子,认为他是在开玩笑,便没有答应。
甘罗很想一试,便说“项槖七岁的时候孔子便拜他为师了,我现在都十二岁了,为什么不让我去试一试呢”。吕不韦最终同意让甘罗去劝服张唐。
甘罗见到张唐后,对张唐说“当年执掌秦政的应侯范雎想要攻打赵国,但是武安君白起却执意阻拦他,结果范雎将白起绞死在咸阳外。您觉得和白起比起来,您的功劳有他大吗?”张唐听出了甘罗的言外之意,于是同意前往燕国做相国。
在张唐准备前往燕国时,甘罗请求先去往赵国,为日后张唐协助燕国攻打赵国扫清障碍。于是甘罗只身前往赵国,他虽然只有十二岁,还是个孩童模样,但见到赵王后并不胆怯,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诡辩,让赵国割让了十一座城池给秦国。
得知此事后的秦王非常高兴,待甘罗回国后,将他升为丞相,并赏赐了很多财宝和田地。年仅十二岁就位居丞相,日后必定大有作为。但令人遗憾的是,就在同一年,甘罗不幸染疾而逝。一代少年丞相从此陨落。
曹冲称象
前面提到的两位神童,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接下来要说的这一位神童——曹冲,想必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从小我们就在书本上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也从故事中领略到了曹冲的聪明过人之处。然而这位神童也没有活过成年,年仅十三岁就因病逝世了。
曹冲生于东汉末年,是曹操的儿子。因自幼聪慧,深得曹操的喜爱。《三国志》中曾有记载“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除了曹冲称象这个大家熟知的故事,曹冲还曾经智救过库吏。
当时曹操放于库房中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看管的库吏非常害怕。因为按照当时的严刑制度,库吏罪当处死。曹冲见此,心生怜悯之心,于是他将自己的衣服弄了许多像老鼠咬过的洞,在父亲曹操面前装作郁郁寡欢的样子,曹操见状询问原因,曹冲说“因为衣服被老鼠咬了洞,怕父亲怪罪。”
曹操笑着说,这有什么呢,老鼠将东西咬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必过于伤心。于是曹冲乘机将马鞍之事说与曹操听,曹操大笑道“你的衣服放在身边都能被老鼠咬,更何况是放在仓库里的马鞍呢。”正是因为曹冲的机智,库吏才免于受罚。
曹冲因为他的聪明才智备受父亲曹操的宠爱,曹操也多次在大臣们面前称赞曹冲,可见对这个儿子的喜爱有多深了,甚至谋划着以后传位于曹冲。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被给予厚望的儿子却英年早逝了。曹操也因此悲痛不已。
古往今来的神童当然不只上面说的这三位,但是没有活过成年的神童却少之又少。大抵是因为古时的医疗技术和条件有限,一旦染上疾病便很难治愈。这些神童的传奇故事无不让人称赞,但他们英年早逝的命运又无不让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