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10年前,鲁迅每月工资360块大洋,放到今天算什么收入水平?
创始人
2025-07-15 03:32:06
0

1912年,鲁迅来到了中华民国教育部任职,成为了一位民国“公务员”。最初,教育部给鲁迅开出的工资是每月60大洋,后来涨了几次工资,每月可以拿到360块大洋。

如今的人们并不清楚110年前民国时期360块大洋是怎样的工资水平,也可能因为鲁迅的文风,人们会下意识觉得鲁迅过得相对清贫,事实上,在民国时期,像鲁迅这样的收入,绝对是社会上的高薪阶层。

收入水平

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这个数值其实并不确定,因为民国年间社会不安定,所以一块大洋的价值也几经变化,但是相对于后来发行的各种纸币,大洋已经算是购买力相对稳定的货币了。

1914年的数据显示,一块大洋在上海地区能够买到大约44斤大米,折算成现在的物价,一块大洋大约值150元人民币。

而1914年的鲁迅,拿着360块大洋的工资,如此算下来,他的工资在当今应该是54000元左右,即便放在现在,月薪能够达到5万以上的,也绝对算是高收入家庭。

而且民国时期的生活消费比现在要低得多,根据统计,有些北大的年轻教授每顿都下馆子吃饭,一个月下来在餐饮上所花的费用也不过是九块大洋,鲁迅的360块大洋,足以让他天天去饭馆吃豪华套餐。

除了吃之外,这360块大洋,也能够让鲁迅在住房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民国时期房价也没有现在这样膨胀,虽然对于穷人而言,想要有一个容身之处难如登天,但是360块大洋在北京基本上是想租什么房子就租什么房子。

根据当时的广告,一座位于北京三环内,有17个房间的大宅院,一个月的租金不过20块大洋,如果要买房子也十分的容易,当时北京西直门的一处大宅院,大约有五十多间房子。

如果想全款买下来的话,需要五千块大洋,再算上杂七杂八的装修费、电费、水费等等,一套房子的价格也不会超过5500块。

所以,鲁迅如果想在北京西直门这样的繁华地带买套房子的话,节省一些,奋斗两年差不多就能拿出这笔钱了,和现在动辄二三十年的房贷比,鲁迅在民国买房子实在是幸福的难以想象。

高薪阶层

那话又说回来,鲁迅360块大洋的工资在民国是不是已经是最高阶层了呢?其实如果放在同阶级的同行里,鲁迅的工资只能算是正常水平,因为当时北大开给大多数教授的月薪都是300到400大洋之间,如果算上写稿子赚来的外快,这些教授一个月能够拿到500-600块大洋的收入。

1918年的时候茅盾出版一本书,出版社送来的稿费就是400大洋,而且这还只是初稿的稿费,后续的版权之类的还是一笔大收入。

胡适1919年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因为这本书实在太受欢迎,所以从1919年到1923年,这本书为胡适带来了总计6600块大洋的收入。而这么一笔巨款对胡适来说还算小钱,因为他自从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之后,每个月的工资是600块大洋。

鲁迅已经足够有钱了,而胡适拿到的工资却比鲁迅还要高出一截。鲁迅先生一辈子的著作加起来,他能得到的收入恐怕几万大洋不止,而且鲁迅除了在教育部工作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业务。

在各个大学教书、开讲座、自己写书,同时帮人家设计封面等等,所以在生活方面,鲁迅是完全没有任何压力的。

每到发薪日,鲁迅通常就会拿着新到手的钱,到自己最喜欢的点心铺去买自己最爱的小零食。

鲁迅曾经在日记里记录过这样一件趣事:发薪水那天,附近的糕点铺推出了一款看上去十分高级的法国点心,名叫“lebiscuitroulet”,鲁迅看到这个稀罕名字,以为是自己从没有见过的美食,所以拿到薪水之后立刻直奔糕点铺买了一个来尝鲜。

结果回家兴致勃勃打开盒子,发现只是一个煎蛋卷,自己是被店家的营销手段给骗了。

贫富悬殊

考虑到民国时期中国的识字率本就低得可怜,像鲁迅这样的大师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作为那个年代金字塔尖上的一批人,鲁迅、茅盾、胡适他们成为社会上收入最高一批人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不能够代表民国整体的收入水平。

就比如说,在教授之中几乎堪称最有钱的胡适,每年光是坐黄包车的花费就将近40块大洋,然而事实上民国时期,一个黄包车夫一年的收入只是90元,注意此处车夫所赚来的90元并不是胡适手里的大洋,只是民国发布的纸币。

按照民国物价最稳定的时候计算,车夫手里的90元纸币最多只能换了两块大洋,两块大洋对于民国的高收入阶层而言,简直什么都不算。

即便同为教育工作者,工资水平也天差地别。北大的教师每个月能得到几百块大洋,但是普通的中学教师一个月的薪水可能只有16块大洋,这已经算是工资水平较高的,而且民国时期很多身份平凡的教师都要面临着拖欠工资的问题。

虽说16块大洋写在他们的聘任合同里,但事实上他们的工资四、五个月可能才发下来一次,即便如此,这些教师身为民国时期难得的知识分子,生活水平在普通人之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贫穷在民国时期早就成为寻常事,几百块大洋是很多穷人一辈子耗尽生命也挣不来的财产。

民国时期所展现出来的贫富差距是真真切切的鸿沟,而且对底层人们而言是一道看不见希望,也永远迈不过去的鸿沟。他们只能在街头说书人的口中才能知道大洋这种东西长什么样子,他们当然更没有享受生活的权力。

而鲁迅最可贵的地方大概在于,作为富裕阶层的他,明明可以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但他却仍然能够看清祖国的现实,并致力于冲破重重黑暗,这才是鲁迅成为被人们尊敬的大师的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秦国是中国战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它在战国时期崛起,经过长期的战争和统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
原创 刘... 刘备的用人之道,完全不适合赵云的身份。 看到这个问题,有些伴侣可能不甘愿批准了。这是在诬蔑我们的男神...
原创 波... 在卡塔尔世界杯欧洲区附加赛抽签名单中,波兰和俄罗斯两个拥有五百年仇怨的国家对战在一起,引得不少人欢呼...
原创 三... 长岭寨一战:红军胜利的背后故事 长岭寨一战,是东方大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
原创 尼... 1972年2月21日,南苑机场迎来了一架不平凡的飞机。 之所以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坐在这架飞机里的人,...
原创 康...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朝代,而清朝最出名的皇帝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他们祖孙三人中,乾隆是受康熙喜欢的好...
民营是自己人:那就给予平等的市... 如何理解民营是自己人? 自己人,那就不是敌人,是一个阵营的人。 就像《亮剑》中,李云龙为了和尚要干掉...
泽州二十八星宿数字文创平台成立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吉 毅通讯员 崔靖)8月22日下午,泽州县在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举行二十八星宿数...
原创 英... 英国已经是个二流国家了,为何影响力还那么大 英国虽然在某些方面被视为二流国家,但其仍然在全球具有显著...
这位上海入伍的年轻战士,用生命...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光芒穿透了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