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物的出现对推动历史进程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致力于改变当时社会风貌的人。
在清朝时期,正值封建社会的末期,当时清政府风雨飘摇,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当时很多人都希望找出一条道路,能够适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但是历史很多事情往往充满着争议,有很多历史人物也是我们从后来的史料作品以及影视剧中看到的,至于当时实际情况如何,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是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这样一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可以看出影视剧是对当时的历史的还原,但是又存在一定的虚构成分。
有很多人物,我们都是从电视的边角料里了解到的,通过一些只言片语,以及人物角色,让人对整个人设都有所青睐和喜欢,但是其实电视剧是结合声音画面以及人物造型的。
有时候通过电视镜头的引导,会对人物角色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通过观众自身的解读,会对人物有明显的个人色彩,但是也会对人物的性格以及历史上的事实有些许的美化。
在电视剧中的多尔衮,更多是以摄政王的形象呈现的,而且在很多观众看来,都被多尔衮的有情有义所打动,他一心只爱自己心爱的女人,甚至愿意为她放弃整个江山。
看到他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之后,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感情世界里,很难有人把这样一位温柔多情的人,和冷血残暴、欺压百姓之人联系在一起。
但是事实上的多尔衮,确实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温良,更多的,多尔衮是以摄政王这样的身份自居,而且在后期,多尔衮胃口大开,显然不满足于这样的称呼。
多尔衮入住中原以后,开始大肆欺压百姓,对当时的汉族人民进行汉化改造,不允许汉文化的存在,抢占汉族人民的土地,当时的居民们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多尔衮暴利专断,甚至强迫汉族人为满族人工作,成为他们的奴隶,汉族人的地位大大削弱,这还不够,多尔衮想要的,是梦寐以求的皇位。
在电视剧里,他深爱宁静饰演的孝庄皇后,并且还辅佐皇太子登基,这么尽心竭力,可谓是忠心臣子。
但是事实上的多尔衮,想要皇位却总也得不到,用尽各种卑劣手段。
想必很多人对《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不陌生,在这部电视剧里,不少人都直呼被纪先生“圈粉”,要知道,谁能不喜欢这位才子呢?
剧中的纪晓岚才华横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遇到困难,一拍脑袋就有解决办法,而且凭借着一张能言善辩的嘴,让人看起来又幽默又风趣。
再加上,当时的饰演人物由张国立扮演,要知道张国立可是在很多人心目中正能量的老牌演员,演员的加持加上剧本的推波助澜,纪晓岚的聪明机灵跃然纸上。
但是事实上的纪晓岚生活作风在如今看来,真的不敢苟同,据说当时纪晓岚非常喜爱吃肉,而且不知百姓疾苦,贪图享乐,骄奢淫逸。
而且还有一种说法是,纪晓岚特别沉迷女色,是不折不扣的好色之徒,在各种风月场所都有他的身影。
很多人对李鸿章的印象,都是比较具有争议性的,因为他在洋务运动时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电视剧中,对李鸿章的塑造也是褒贬不一。
在他所提倡兴起的洋务运动,确实给当时的清政府带来了一些水花和波兰,通过洋务运动,当时清政府得到了一些发展,当时实际上确实学习到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科技技术手段。
于是,在不少影视剧中,把李鸿章的形象塑造的无比高大,认为他当时完全处于国家社会考虑,了解百姓疾苦,想救清政府于危难。
但是实际上,抛不开的,就是李鸿章的卖国求荣行为,在电视剧中将他的形象刻意塑造,有意掩盖了他出于当时历史情况下小人物的一些诟病。
我们所了解到的乾隆,大多数人可能是从《还珠格格》开始的,张铁林饰演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就连电视剧结束了以后,不少人看到他还是自然想到皇阿玛。
在剧中的乾隆,是威严中又有些和蔼的,他对子女们十分宠溺,可以说是一个满级父亲,尤其是他对待不同的子女不同的喜爱,可谓说是都照顾的比较好了。
而且在剧中的乾隆,对待感情也是相当专一,这部剧距离已经很远了,但是不少人还会默契地说一句,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古代帝王多薄情,但是乾隆在剧中,可算得上是例外了,他对待夏雨荷可谓心心念念,但是也改不了古代皇帝好色的本性,接连的香妃,让他浏览忘返。
抛开君王多情的一面,电视剧里对乾隆的塑造也是以正面形象居多,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乾隆对内很柔情,爱惜妃子,疼爱子女,对外又很随和,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但是历史上的康熙另外一面就是微服私访多以下江南为主,也没有那么高的站位是为了考察民情,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游玩方便,江南水乡让他魂牵梦绕。
而且治理能力欠佳,虽然十分崇尚中央集权,但是在他统治的时期,清朝已经是在走下坡路了。
电视剧的本身,是为了一定程度上让我们了解历史,但是作为观众,我们要保留着自己的判断能力,同时结合史料书籍,对人物们应当有一个辩证的看法。
电视的出现,声音、画面、人物让人能够沉浸其中,但是也容易被带偏了,所以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可能是我们作为独立人格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