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经济学角度看婚姻,胡适与江冬秀离婚代价大,彪悍比眼泪更管用
创始人
2025-07-14 17:03:31
0

民国没有了胡适,就算不上民国了。

然而,这位一生拿了35个博士头衔的大才子,喊了一辈子婚姻自由的他,最终还是退缩到母亲包办的婚姻里。

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包办婚姻,大多过得不幸。

但唯有胡适与江冬秀,过得还算幸福,互相陪伴至老。

为什么胡适不敢跟江冬秀离婚呢?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胡适与江冬秀的结合是很有戏剧性的。

有一次,江冬秀的母亲到胡适的姑婆家走亲戚,恰巧胡适也随母亲到了姑婆家。

江母看到胡适眉清目秀,聪明机敏,便要把女儿江冬秀嫁给他。

最初,胡适的母亲并不同意,然而又经人说媒,又经过算命先生算出非常好的“八字”。

这一年,胡适14岁江冬秀15岁,他们的终身大事便敲定了。

定了亲之后,胡适就外出求学,先是上海。此后又远赴美国,一直到26岁才学成归国。而江冬秀则在家乡,整日学习女工、刺绣,大字不识几个。

十年间,两人始终不曾见过面。

胡适求学回来,曾经想见江冬秀一面,都到了江家门前。但江冬秀出于传统礼仪,对胡适避而不见。

成年之后的胡适,对这段婚姻也曾有过反悔之意。

但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他从未真的悔婚。

众所周知,胡适是一位非常孝顺的人,母亲的教育对他的影响可谓是终身的。

六岁的时候,胡适父亲去世,母亲辛苦支撑整个大家族。不过,即使条件艰苦也努力支持胡适读书求学。

从15岁外出求学,到26岁学成归国,胡适一直远离母亲,对母亲给他选定的这个妻子,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违逆母意的。

而且,因为母亲的影响,胡适从不因为江冬秀没有文化,而看不起她,反而能看到她身上的诸多优点。

他在给自己的红颜知己韦莲司的信里说起,他母亲给他订下的未婚妻江冬秀,没法做他知识上的伴侣,但是他依然很乐观。

因为“母亲既不能读又不能写,可是她却是我所知的一个最善良的女子。”

1917年冬天,胡适与江冬秀举办了婚礼。在胡适的大力推行下,两个人举办的是新式婚礼。这场别开生面的新式婚礼着实有趣,惹得非常多的人观看。

二、力挽狂澜,挽救婚姻

婚后,胡适劝江冬秀要放脚、读书,并鼓励她认字写信。她也接受了胡适的建议,大胆地放脚、识字。

不久后,她就经常跟在外公干的胡适通信,虽然刚开始通篇错别字,但随着她的坚持和学习,她的文笔越来越熟练。

为了跟上文人丈夫的脚步,她甚至开始读书看报,不断丰富自己的视野,提高见识。

不得不说,江冬秀的不认命和积极改变,是她开启幸福婚姻的一个钥匙。同时她也敢于直面危机,守住自己婚姻的底线。

1923年,胡适去杭州养病。

江冬秀放心不下,用她有限的文笔给表妹曹诚英写了一封信,托她帮忙照顾病中的表哥胡适。

曹诚英是她与胡适结婚的伴娘,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学生。

胡适在杭州疗养三个月,曹诚英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才子遇到佳人,一来二去间,俩人擦出了爱的火花。

胡适就想着和江冬秀离婚,然后娶曹诚英。

但是最后没有娶成。

因为江冬秀直接从厨房拿出一把菜刀向胡适身上扔去,还对胡适说:

“你要是敢跟我离婚,我就先杀了你,然后杀了儿子,最后我自己再自杀。”

而且还把胡适给曹诚英写的那些情书,纷纷找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念。

这就让胡适很尴尬,脸都羞成了猪肝色。

江冬秀完美抓住了胡适的弱点,那就是文人都好面子,不想让自己的面子受损。

于是,胡适最终还是没有跟江冬秀离婚。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阻止出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抬高出轨的成本,让另一半明白出轨的严重后果。

江冬秀这一闹,就起到了“抬高出轨成本”的作用。她让胡适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动歪心思的后果。她用菜刀成功驱走了胡适心中“驱不走的情魔”。

而面对出轨,彪悍比眼泪管用。

对待原则性问题,亮明底线比睁只眼闭只眼管用。

对待出轨,无原则的宽容就是愚蠢,无节制的原谅就是纵容。

所以,江冬秀维护婚姻的方法虽粗暴却得当,最终保存了婚姻,就连张爱玲都承认江冬秀是个很励志的女人。

三、胡适为什么没有离婚

其实,胡适是个热爱名誉的人,爱面子,爱名的人,十分珍惜自己的地位和羽毛。他有着新思想但是也有旧的伦理道德。

他的挽联中有一条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也是一个有着传统道德的好男儿,是一个负责任,听父母的话的丈夫和孝子。更主要的是在事业和爱情上,胡适更热爱的是事业。

他把幸福建立在事业的成就和建树上。

对女性,胡适做到了有情有义,所以他根本没有办法抛弃母亲为他选择的妻子。

如果他抛弃自己的发妻,那么他的名声肯定会受损。

同时也会让他的母亲伤心。

当然,胡适没有离婚也和他的容让以及江冬秀的凶悍有关。

江冬秀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多次以上吊自杀做要挟,使得胡适很没有办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胡适离婚不仅不划算,甚至很亏。

胡适在美国期间,虽然和韦莲司打得火热,但是每次写家书也不忘让母亲叮嘱冬秀多给他写信,让她多看书、习字,放脚,还经常埋怨江冬秀为什么不写信给他。

如果说胡适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毫无期待,甚至是做好准备回去就把江冬秀甩了,大可不必如此费心“培养”她。

不仅如此,在他们一起在北京的三年间,连续生了三个孩子,一年一个。

而江冬秀来到胡适身边后,喜欢熬夜的胡适也不得不改变作息习惯,开始健康地生活。

两人的甜蜜生活持续了好几年。

1962年2月24日晚,胡适心脏病复发,在台北逝世。

江冬秀闻讯赶到,伤心至极,痛不欲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失败,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按照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相关...
原创 董... 公元192年4月23日,王允以自己的义女貂蝉为诱饵,鼓动吕布刺杀董卓,在董卓去往皇宫途中,董卓被吕布...
原创 清... 在十年前的北京石景山挖出了一座清朝时期的古墓,通过陪葬品的研究而确定这座古墓为清朝时期的,考古工作组...
原创 当... 公元263年8月,三国格局的崩溃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灭国战争,主要目标是蜀汉,曹魏派钟会、邓艾和诸葛绪...
原创 晚... 时代造英雄,一介文人之始,至武将之事,乃清朝之栋梁——后人评左宗棠 大清帝国逐渐走到满目疮痍的这天,...
原创 盘... 大家都应该看过《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在剧中狄仁杰的得力助手李元芳经常拉风地说“我乃千牛卫大将军”...
四川省举行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 中新网广安8月23日电 23日上午,四川在广安举行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仪式,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
苏联为何能打赢二战?美国援助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最终能够打赢,到底靠的是美国的援助,还是苏联的举国体制?这个问题真得好好探究一番...
原创 从... 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野心到底有多大?从德意志帝国德皇威廉二世的世界帝国理想,再到德意志第三帝国...
抗战馆为京外学生开暑期研学专场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暑假期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向来京研学的青少年,推出“寻访烽火印记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