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一座古墓被挖出,尸体身穿龙袍,没有剃发,轰动了考古界
创始人
2025-07-14 20:32:29
0

在十年前的北京石景山挖出了一座清朝时期的古墓,通过陪葬品的研究而确定这座古墓为清朝时期的,考古工作组在清理古墓中的尸体时惊奇地发现,古墓主人身穿龙袍且没有剃发,头发仍是汉族传统的发髻,这件事情一经公布震动了整个考古界,这位古墓主人的身份更加令人好奇。

清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最为森严的时候,古墓主人能够身穿龙袍下葬非常地令人匪夷所思,况且不是清朝特有的装束,而是汉族传统的发髻,考古界的专家们一时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猜测最为盛行,人们认为这是康熙废太子胤礽的古墓,胤礽是最被康熙宠爱的儿子,在一岁半的时候就已经被册立为太子,成为大清帝国的继承人,然而由于他屡屡犯错,直至第二次被废前预谋造反,想要将父皇~康熙赶下台,这触动了康熙皇帝的逆鳞,因而被打入万丈深渊,不过被废前的太子在被册立为太子之时就已经制作好了龙袍,随时预备在皇帝出现意外驾崩后立即登基,况且在后继之君雍正看来,这位不争气的哥哥毕竟也算是一位预备皇帝,因此在死后下葬穿着和陪葬龙袍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顺便也可以体现雍正皇帝的亲情观念和大度之心!

不过这种说法很站不住脚,因为古墓的主人不仅穿有龙袍,而且在下葬时没有剃发,是汉族传统的发鬓,即使废太子胤礽就算再大逆不道,也不可能弃满族而归汉族,所以说古墓主人肯定不是胤礽。

最后经过多位考古专家从各个角度的考证,以及复原专家对古墓尸体的复原,终于解开了石景山干尸的谜团:“中宪大夫、四品文官黄拙吾,历经明末清初,在清朝为官,不得已剃发易服。”黄拙吾为官期间,因工作有所建树,被封为四品“中宪大夫”,并得到皇帝赏赐的一品“麒麟补服”和“五爪龙袍”。晚年黄拙吾因病卧床,弥留之际,滴水不进,卧床而亡。死后其家人将其发辫挽成发髻,依然保存汉族传统发式入葬,以示慰藉。

虽说这是权威性的解释,也是经过长期考证而得出的结果,但是古墓主人的身份仍有许多谜团,首先尸体头上没有留清代男性的辫子,而是盘起的发髻,这是明朝的发式。尸体的发式与清朝法规中的“剃发令”不符,别说在朝为官了,即使当时的平民百姓随时都可招来杀身之祸,还有就是“中宪大夫”,这个官职相当于四品文官,那时别说是四品官员,就是立有大功的一品文武大臣也不可能身穿龙袍下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1980s,乌克兰基辅的马里恩斯基宫,马里恩斯基宫是18世纪至19世纪基辅的建筑遗迹。 1980s...
原创 历... 前言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彻底改变自我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伟大成功。 纵观世界各国革命历史,...
原创 新... 清代每科殿试之后,新科进士们热热闹闹地参加各种庆祝仪式后,接下来就是等到吏部的铨选。这个过程还是很漫...
眉山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多措并... 今年以来,四川省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立足史志工作实际,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积极为历史文化名城创...
原创 刘...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能力多么强的君主,其身边都至少会有三两谋士,甚至有的君主还会设立专门的谋士机构,全...
原创 他... 在艰苦奋斗的革命时期,有一批批足智多谋的将领,带领着革命的队伍一步步地开创了新的中国。刘伯承、邓小平...
1000多件金银珠宝无人认领,...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唐朝。 唐朝历经289年,诗人辈出,风气开放,每一个人都在尽情地活着。 唐 周昉...
原创 晚... 晚清的时候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且长期处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最终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不仅割让...
原创 三... 中国民间有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你们觉得谁最厉害呢? NO.1:吕...
原创 两... 提起新中国炮兵事业的奠基者,很多人会想到朱瑞将军。他培养炮兵人才,组建炮兵部队,为四野打辽沈战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