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馆为京外学生开暑期研学专场
创始人
2025-07-14 20:32:14
0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暑假期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向来京研学的青少年,推出“寻访烽火印记 感悟抗战精神——抗战馆‘行走的思政课’暑假专场研学活动”。最近1个月,该馆接待20余批次研学团队,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超1000名青少年。

抗战馆宣教专员徐莹带着河北省沧州市葛兰培训学校的20多名学生,认真参观展厅。“杨靖宇牺牲时,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赵一曼给儿子的遗书中写: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英雄母亲’邓玉芬将丈夫和5个儿子送上战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深深触动学生们。

在陈列有八路军使用过的绑腿、军服、肩章的展柜前,徐莹问:“在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中,我们发现女战士、小战士的军服有时并不合身,谁知道为什么?”听完小观众的各种猜测,她揭秘:“因为受生产条件的限制,有一段时间的军服没有尺码,上衣的长度一律都是二尺五,大约83厘米。”

“在研学活动中,我们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和实际需求,精心编写了不同版本的讲解词。”徐莹说,暑期来馆参观的京外学生团体数量增多,该馆在常规定时讲解的基础上,特别开设京外学生研学专场,丰富他们的研学体验,带领他们更深入地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

葛兰培训学校负责人侯树德说,听完讲解,师生都觉得收获颇丰。“我了解了历史,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了。”11岁的侯凯文说。10岁的刘桐彤说,自己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先辈鲜血换来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留言簿上,研学团的小观众们一笔一画写下感受:“铭记历史”“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向英雄们致敬”……徐莹说:“希望通过开展暑假研学活动,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1980s,乌克兰基辅的马里恩斯基宫,马里恩斯基宫是18世纪至19世纪基辅的建筑遗迹。 1980s...
原创 历... 前言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彻底改变自我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伟大成功。 纵观世界各国革命历史,...
原创 新... 清代每科殿试之后,新科进士们热热闹闹地参加各种庆祝仪式后,接下来就是等到吏部的铨选。这个过程还是很漫...
眉山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多措并... 今年以来,四川省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立足史志工作实际,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积极为历史文化名城创...
原创 刘...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能力多么强的君主,其身边都至少会有三两谋士,甚至有的君主还会设立专门的谋士机构,全...
原创 他... 在艰苦奋斗的革命时期,有一批批足智多谋的将领,带领着革命的队伍一步步地开创了新的中国。刘伯承、邓小平...
1000多件金银珠宝无人认领,...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唐朝。 唐朝历经289年,诗人辈出,风气开放,每一个人都在尽情地活着。 唐 周昉...
原创 晚... 晚清的时候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且长期处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最终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不仅割让...
原创 三... 中国民间有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你们觉得谁最厉害呢? NO.1:吕...
原创 两... 提起新中国炮兵事业的奠基者,很多人会想到朱瑞将军。他培养炮兵人才,组建炮兵部队,为四野打辽沈战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