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浪】上个世纪,世界上发生了三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前两件都是战争,而最后一件则是另类的国家灭亡事件。
苏联解体能够上升到与两次世界大战比肩的地步,可见当时多么轰动,确切来说,苏联解体之所以能够如此吸睛,引起全球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的解体对此后的世界格局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以及打破了笼罩在世界人们头顶几十年的核大战阴云。
我们不可否认苏联的强大,但是也必须要正式苏联在统治末期陷入的困境。最终这个巨人在跨入21世界的门槛,轰然倒塌,其留下的历史教训是值得深思的。
长期以来,对于苏联骤然解体,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三个观点最为鲜明,拥趸众多,被广泛流传。都是哪些呢?
观点一、苏联的解体被很多人认为是欧美的打压和围堵,最终在西方国家的策划下,掀起了一场颜色革命,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
观点二、苏联内部崩溃的说法。当时苏联已经内忧外患,国内经济疲软,人们食不果腹,而对外援助又对苏联造成了大量的抽血,苏联内部积弊严重,体制僵化,已经无药可救,只能走向解体。
观点三、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最大因素。该观点认为,是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导致了苏联内部产生了严重混乱,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溃,因此,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苏联是不会走向解体的。
很显然,在这三个影响较大的关观点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第三点了,那么,在当时的苏联,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苏联真的会存活到今天吗?
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走到世纪之末,已经成为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了。苏联的崩溃不在于谁上台,而在于他已经被人民给彻底抛弃了。
苏联存在的基础,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其强大的武力的,不过我们知道,武力的强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实力作为基础,为武力输血;另一个是科技的发展,保持武器的先进性。
而当时苏联在这两方面都可以说是漏洞百出,武器研发缺少费用,士兵没有生活费,部队武器的更新换代基本难以推进,而在美国引领的新一代科技上,苏联仍旧遵循傻大黑粗的理念,走上了发展的歧途。
在民生领域,苏联人民日子最好的时期,还是赫鲁晓夫搞大开发的那几年,但是我们知道,赫鲁晓夫的开发仍然失败了。除了这一时期,苏联的老百姓基本上就没有吃饱过肚子,当然,除了那些尸位素餐的权贵阶层,真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且,苏联的轻工业也是差得很,小到面包、衣服、饮料,大到电视节、家用电器等,苏联都难以做到满足百姓的生活,因为钱要么被挥霍,要么被投入军事重工业领域,要么就援助给了国外,苏联人民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当时的苏联算得上是一片黑暗,长期形成的权贵阶层对老百姓是肆无忌惮,凌驾于法律之上,他们大肆挥霍钱财和物资、享受各种特权,贪污腐败横行、搞裙带关系,拉帮结派、嘴上说为老百姓,实际却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完全置底层百姓于不顾,导致老百姓只能苦苦挣扎。所以,苏联存活的几十年,一边喊着反美,反欧,结果却经常拿黄金去换粮食,真的非常讽刺。
所以,当时的苏联权贵和统治阶层已经脱离了百姓,已经完全腐朽了、堕落了,变成了人民的敌人。这种身份和特征,依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转变不过来的,所以,当时的苏联实际上已经是穷途末路,无论有没有戈尔巴乔夫上台,戈尔巴乔夫改不改个,都改变不了苏联灭亡的未来。
当时老百姓要求熟练灭亡的声音响彻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乌克兰的土地上、波罗的海三国的土地上、外高加索三国的土地上以及莫斯科、明斯克、基辅甚至是贝尔格莱德的街头。
民意汹汹,老百姓彻底醒悟了,苏联是已经早就不是那个苏联了。所以,苏联的灭亡是老百姓最大的心愿,与戈尔巴乔夫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