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割地给齐国,楚襄王三计合一,不费一兵一卒,保全了楚国
创始人
2024-11-17 19:37:47
0

原标题:为避免割地给齐国,楚襄王三计合一,不费一兵一卒,保全了楚国

楚襄王还是太子的时候,被送到齐国去做人质。后来,楚怀王去世了,太子就去向齐王请辞,说要回家给父亲奔丧。齐王阻拦他,就说:“只要你答应把靠近齐国的方圆500里的土地给我,我马上就放你回去。”太子一听,500里,胃口也太大了,就找了个托辞,说去问问自己老师的意见。太子的老师就对他说:“那你就给他土地吧,这是为了能保住你的性命。如果不回国给父亲奔丧,那就是不仁不义的行为。所以,给他土地这件事就是对的。”太子去向齐王复命,答应把500里的土地给他,这才回了楚国。

太子回到楚国,登基成了楚襄王。父亲的丧事一完,齐国就派了五十辆战车来索要土地了。本来当时随口答应就是为了回国,如今齐国来要地了,楚襄王不知道怎么办了。楚王就又去问自己的老师了,老师告诉她:“明天咱们召见群臣,大家一块来商量一个计策。”

第二天朝堂上,楚王告诉大家:“我之所以能回到楚国料理先王的丧事,是因为我答应了齐国,把东面靠近齐国的500里土地割让给齐国。现在人家齐国来要土地了,可是我是真的不想给啊,你们看这事该怎么解决啊?”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大臣子良说了:“大王你不能不给他。大王亲口承诺给齐国割地,答应给拥有一万辆战车的齐国割地,如果食言了,那就是大王你言而无信。如果有一天我们与诸侯国订立盟约了,肯定人家也不相信我们了。所以我觉得楚王你先给了齐国土地,然后再派兵去攻打齐国。割地给齐国是遵守信用,攻打齐国是为了要回土地,是英勇神武的表现,两者不冲突。所以我建议还是遵守诺言比较好。”

子良出来后,昭常对楚王说:“大王你不能给他。我国对外说有万辆兵车,是因为国土面积大而号称万辆兵车。现在割了500里地,几乎是割掉了我国土地的一半。再加上,我国只是有万辆兵车的虚名,实际上连千辆兵车的实力都没有,所以不能割让土地。我的建议是不给他土地,我请求去守护东边的土地。”

昭常退出后,景鲤入宫去见楚王。楚王给他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景鲤说:“不能给齐国土地,但是我们现在独自守住这片土地也是比较苦难的。大王你金口玉言,答应了给齐国割地却不给他,就要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楚国的实力不如齐国,也保不住这片土地,我请求到秦国去搬救兵。”

景鲤离开后,楚王的老师来了。楚王告诉了他刚才三个人的看法。老师告诉他,你把三个计策都采纳了。楚王怒了,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楚王老师告诉他:“你听我说说理由,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大王你先派遣子良率领五十辆战车,往北到齐国去进献东地五百里的土地;然后在子良北去的第二天,派昭常为大司马,让他去守卫东地;等昭常东去的第二天,派遣景鲤带着五十辆车子,往西去秦国求救。”楚王答应了,并按照老师说的话一一去做。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人带着士兵前去接受东地。昭常对着齐国使者说:“我负责保卫东地,发誓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经召集了三十多万人的队伍,虽然我们铠甲破旧,武器也生锈了,但是我们愿意誓死保卫这片土地。”齐王就问子良了:“你来献地,又让昭常死守着,这是什么意思?”子良告诉他:“我是受了大王的命令来献出土地,昭常守卫东地,他这是假传大王的命令,你去攻打他吧。”齐王就派兵去攻打昭常。这个时候,秦国派了五十万大军逼近齐国的右边边境,说:“你们齐国拘禁楚国的太子,不让他回国,这是不仁义的行为;现在又想抢楚国五百里的土地,就更加的不仁义了。如果你们识相点就收兵,如果不收兵的话,我就和你们决一死战。”齐王很害怕,就请求子良去告诉楚国,与楚国讲和;又派人去秦国和秦国讲和。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谋臣。这次楚王没有耗费一兵一卒,却保全了楚国的土地,这件事上楚襄王的老师是非常聪明的。为了能回国,先假意答应割地给齐国。后来他把子良等人的计策合成一个,齐国来要地,就给他,但是又派兵守住,让齐国去攻打。明知道楚国实力不强,就派人向秦国求救。这样的做法,既遵守了诺言,又没有丢失土地。三个计策看似毫无关系,一起作用却能不费一兵一卒去退敌。看清自己的不足,利用他国的帮助去退敌,才是保住楚国长治久安的良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看三千年前商人... 在殷墟博物馆“伟大的商文明”展厅,观众参观商朝卫生防疫板块。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摄 □本报...
原创 法...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
原创 靖... 前一段时间开历史座谈会,谈着谈着就谈到了靖难之役。 其实整体来看,靖难之役给明朝带来的影响几乎是无法...
原创 别...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豪杰,特别是到了三国后期,魏蜀两国的战争,直接演变成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
原创 胡... 在每一段动荡的岁月中,都有着这样的一批英雄,他们掩埋自己的真实身份,避着阳光行走,腰杆上别着刀,心中...
原创 郭... #头条创作挑战赛# 郭琎是明朝前中期的一个文官,出生在新安,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人,起初他...
原创 1... 正所谓"死者为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人在谈及已经逝去的先人的时候,都应该抱有敬畏之心。这其实...
原创 明... 导语:因为古人们生活在一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同时又缺乏了相应的影像资料作为证据,因此我们很难了解古人...
原创 八... 在中国的军事历史上,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一句古训“骄兵必败”,这句话哪怕是放在近代和现代战争,也依旧适...
原创 李... 导语: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的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准备对隋朝发动最后的攻势,朝廷当时已经腐败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