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八路军误判敌情,将日军王牌当成伪军打,意外将对方全歼!
创始人
2025-07-14 10:32:33
0

在中国的军事历史上,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一句古训“骄兵必败”,这句话哪怕是放在近代和现代战争,也依旧适用。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关东军的一支精锐,就曾因此被全部歼灭,那事件的经过到底是怎么样的?又是哪支部队犯了这个致命的错误呢?

什么是伪军?数量超过百万?

1940年,正值八路军展开百团大战,也同样给日军造成了巨大阻碍,对面这样的情况,伪军更是提心吊胆,只能躲在据点里不敢出去。

见此情景,八路军兵分两路,派遣“包森”为冀东区领导人,带领部队绕到平谷、密云等敌后区域,与日军展开游击,主要进攻那些日伪军的据点。

包森原名为赵宝森,又名赵寒,1911年在陕西浦横县赵家村的一个农户家出生,1932年入党,随后率领部队积极参加抗日。

在1939年,担任冀东军区副司令。在包森的带领下,游击队连续出击,很快就拿下了盘山附近的伪军据点,那伪军和日军有什么区别吗?

包森

在日本侵华之后,日军将自己的精锐驻扎到我国东北,由于最初的侵占区域,是我国东北大连地区的关东州,所以被称呼为“关东军”,也是日本后期侵占东南亚,和进攻美国的最大依仗。

然而关东军也不都是日本人组成的,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有限,所以在日军的部队始终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吸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民,作为日军的辅助部队,以管理占领区或跟随部队打仗,而这样的军队就被称为“伪军”。

在抗战时期,日伪军主要由三类人组成,被征召的朝鲜人,蒙古人以及侵占区域的中国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汉奸”。

而在当时各地伪军的称号也有不同,如皇协军、保安队或者警备队等,以及汪精卫的政府军,这些人组成了伪满洲国军,企图控制我国东北。

当时日伪军的兵力达到了118.6万,早已超过了在华日军的数量,而这些人最可恨的地方,并不是投靠日军的这种叛国行为。

根据记载,许多伪军都曾参加过华北地区的“扫荡工作”,甚至还直接参加了对平民的屠杀活动,令人愤恨。

对于这样的伪军,八路军更是无比勇猛,见到一支灭一支,不过索性日军对于伪军,并没有给予多少装备,这也导致伪军的战斗力十分低下,再加上这些人投靠日军就是为了保命,所以就算发生战斗也不会以命相搏,这就给八路军创造了更多优势。

日军骑兵部队,竟是伪军?

1940年7月下旬的一天,包森和参谋长正在商议,打算将盘山根据地迁往平谷的西北地区,开辟一个新的根据地,就两人聊得火热的时候,侦查员急匆匆地赶了回来,原来在去往蓟县的路上,发现了一支70多人的日军骑兵,这让包森立刻精神抖擞起来。

原来为了开辟新的根据地,包森必须时刻了解蓟县内伪军的情况,于是便派遣侦查员前往蓟县,然而就在前一天晚上,两名侦查员突然看到一支70多人的日本骑兵部队,两名侦查员立刻隐藏起来,他们发现这个骑兵队伍个个装备精良。

两人合计一番后,一致认为,这支部队就是要对我军的根据地进行扫荡,然而此刻两人却犯了难,毕竟人跑不过马,就算是抄小路回去,也肯定赶不上骑兵的步伐,其中一人决定,由自己留下阻拦骑兵,另外一人赶紧回去报信。

自己一个人,怎么可能拦住骑兵的步伐呢?这分明是要牺牲自己,为战友赢得回去的时间,然而就在这时,这支骑兵小队竟然停下了,并找了一条小溪给马喂水,在整备完毕后,便前往附近的一个村子驻扎了下来。

这个举动让人出乎意料,不过为了不错失机会,侦查员留下一人继续监视,另一人立刻返回根据地,将此事报告给了包森。

好久没打仗的包森,在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止不住的兴奋,想到这些伪军对老百姓做的那些人神共愤的事,他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将所有伪军全部歼灭,不过就算是70人的小队,也同样不能轻敌,立刻与参谋长曾克林商量对策。

包森认为如此规模的骑兵队伍,如果真是日军,那必然是要随时驰援的,所以一旦出动就会快速转移,前往目标地点,然而这支部队却十分悠闲,甚至还在途经村庄过夜,所以由此可以断定,这必然就是一支伪军,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迷惑我军。

此时曾克林问包森:“咱们打还是不打呢?”

面对参谋长的询问,包森没有丝毫的迟疑便说道:“打!当然要打!只不过要想个方法再打。总不能让这些喝着老百姓血肉的牲口,眼睁睁地从咱们眼前过去,那岂不是对不起那些惨死的平民吗?”

在看了地形图之后包森认为,这支伪军的前方就是白草洼,按照他们的行进路线,再往前就到了莲花岭地区。

莲花岭地势险峻,两旁都是悬崖峭壁,以及那巍峨高耸的山脉,想要通过这里只有中间的峡谷行军,而伪军向来都是慵懒至极,必然不会绕路选择悬崖峭壁,所以只要等他们进入峡谷,就可以发起突袭,将其全部歼灭。

日军中的精英,“贵族之花”骑兵中队

曾克林参谋长在深思熟虑之后,也同意了包森的看法,而且这在这样的地形上,别说是伪军,就算是真来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都有足够的信心将其拿下。

两人一拍即合,随后立即派遣侦查员继续侦查,随后集结部队安排突袭。

然而事情与包森想得并不一样,这支部队根本就不是日伪军,而是日本的精锐骑兵部队,被称为“贵族之花”的武岛骑兵中队,一直被日军的士兵当做神一样的存在。

其指挥官武岛须田,在日本也是贵族出身,不仅身份和学识很高,也同样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并且日军在组建这支队伍的时候,也通过层层选拔,将其他部队中最优秀的精锐都调了过来,可以说这支部队就是日军精英中的精英。

而武岛须田虽然只是一个中队长,但在日军的队伍中威信很高,就连一些高官见到他都要敬礼,而如此装备精良的一支70人队伍,其蕴含的战斗力可想而知,然而这次他们却要为自己的高傲付出代价,因为面对他们的依旧是个强大的对手“包森”。

1940年7月8日清晨,在确定了伪军骑兵的动向后,包森率领战士们在周围山腰进行埋伏,而包森则跑到山顶,用望远镜观察敌军的动向。

此时浩浩荡荡的一队骑兵,缓缓地向埋伏圈走来,从望远镜里能看到,这些人都穿着整齐的日本军服,腰间都挎着武器和战刀,有的人还打着日军的军旗,这耀武扬威的架势,让包森十分不屑,因为再向前几百米,这支部队就要永远地留在这里了。

武岛须田带着部队缓慢进发,看着眼前山清水秀的美景,心里也是一阵触动,此前在日本虽然也游览过很多美景.

但像中国这样广阔的地方,还是从未见过,而在他心里这一切很快就属于日本了,想着这些心里高傲的情绪油然而生,可他不知道就在不远处一双眼睛正在紧紧地盯着他。

战斗开始,全歼日军精英

就在武岛须田畅享美好的时候,突然一声枪响让他回到现实,一开始他本以为是哪个士兵玩枪走火了,又或者见到了什么野味.

然而接下来如雨点般的子弹从天而降,再加上无数的手榴弹,一时间山谷里到处都是枪响和爆炸声,此时武岛须田采意识到,自己遭到埋伏了。

不过由于过人的军事素养,此时的武岛须田并没有惊慌,而是立刻下达命令,整支队伍也立刻整理好队形,一边有秩序地撤退,另一边给予还击。

看到这样的情形,包森明白,自己误判了军情,如果是普通日军又或者是伪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是四散而逃。

可这些人虽然伤亡惨重,但却能有序组织还击,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伪军,而是正牌的日军,甚至还可能是日军精英部队。

然而此时的情况根本容不得他多想,武岛须田带领骑兵部队不断地后撤,眼看着就要逃跑,包森立刻下令,让先前在后方埋伏的士兵,截住敌人的后路,这样就能将他们困死在山谷里,来个关门打狗。

依靠地形的优势,我军很快就将其后撤的道路死死封住,看着后方来袭的部队,武岛须田知道这次必然是无处可逃了,于是他们立刻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想要和八路军战士进行殊死一搏。

由于他们装备精良,再加上那种明知死期到了的疯狂,这波垂死挣扎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然而眼下的状况,无论他们如何反扑,也依旧改变不了被歼灭的结果。

在无数战友倒下之后,八路军战士们的热血也同样被点燃,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

很快70人的小队,就剩下了十几个人,而他们依旧没有选择投降,而是逐步地后撤来到了一个山洞里,打算用山东的空隙抵住我军的火力。

包森明白这些人是要以此藏匿自己,并等到大部队的驰援,虽然集中了火力,但依旧无法突破山洞的阻挡。而此时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这持续了将近一天的战斗如果再不结束,那等到日军大部队前来,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包森挽起袖子,独自端起机关枪冲刺到山洞前100多米的地方,随后在火力的掩护下,将手榴弹成功扔到了山洞里。

随着轰隆一声响,爆炸所带出来的白烟从山洞中弥漫而出,而山洞里原本哒哒的枪声,也随之停止。等了一会儿之后,战士们走进山洞才发现,这里的敌军已经全部消灭了。

“包森”二字响彻日军,成士兵心中神话

结束战斗之后,战士们开始打扫战场,将敌军的70多具尸体全部清理了出来,但没想到是,有些明明已经死去的尸体,在回去找的时候却不见了,甚至连装备都消失了。

见此情景包森大笑道:“真没想到如此精良的部队,竟然也靠装死蒙混过关”。

不过除了一些装死的,以及一些回去报信的之外,其余全部的日军都被我军消灭了,所缴获的装备也让部队的战斗力更进一步,抱着那设计精良的轻机枪,包森心里十分开心,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次突袭竟然震惊了日军高层。

从此之后“包森”这个名字响彻整个日军部队,每每提到这个名字,日军将士们都会露出惊恐的眼神。

一个能将他们视之为神的部队全歼的人,必然是超越神的存在,而包森已然不再是一个八路军将领的名字,甚至还成为日军发誓的筹码。

据说在此之后,关东军内部一直流传着一个誓言,那就是如果将士在发誓的时候口不对心,出门就会遇到包森,由此可见包森的这次战斗,给日军留下了多大的阴影。

然而就是这样的英雄,却在1942年2月17日,在遵化也虎山一带,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胸口中弹,最后不治身亡,年仅31岁。

这场战役的胜利,直接震慑了日军侵略者,而包森的名字,也成为每个日本军人心中的神话。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中日建交之际,一名日本的白发老人专程来到中国,并在包森的墓前祭拜,原来他就是当年这场战役中,跑回去报信的士兵“冢越正男”。

看到自己心中那神话一般的人物,这个老人也低下了头,深深地鞠了一躬,并献上了花圈和挽联,在他的题字中完全能看出,自己对当年活下来的庆幸。

“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死之人,拜谒包森”。

如今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而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拼出来的天地。

那时我们装备落后,那时我们生活困苦,但这都没有湮灭先辈们为后代和国家做出拼搏精神,回首过去我们总能在那段历史中,看到国家存亡之际,我们民族的团结以及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而这正是先辈们战胜侵略者的最大依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关于贵州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 艺术类本科批B段征集志愿投档录取后,部分考生因身体条件不符合院校招生章程要求等原因而被退档,尚有剩余...
长江商学院梅建平:艺术品回报率... 记者 高若瀛 艺术品回报率正处在70年一遇的低迷状态。 7月16日,长江商学院联合意大利博科尼管理学...
原创 明...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经济问题尤其成为决定国朝命运的关键。 若是...
原创 浅... 文|念初 编辑|念初 引言: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建立时间虽有争议,但据传说大约在公元...
原创 元... 关注小哥,了解更多钱币知识,做一个善于学习的钱币玩家 张士诚,出生于泰州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随...
原创 “... 宋神宗 说到宋朝的政治,普遍承认的看法似乎是重文轻武、三冗二积。然而,何以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呢?本文致...
原创 昔... 上个世纪丢掉了锡金,可以说这是我们对印度的斗争中最大的遗憾 别看现在印度还在我们的边境,耀武扬威,...
原创 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经典名言流传了千年,可是近代中国面临危机之时,却有人选择了抛弃自己的祖国,当八...
原创 清... 清代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离我们时间最近,也是我们研究资料最齐全,人们最熟悉的封建王朝,清代经...
原创 朱... 日常生活中,谁都不免有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的时候。好在现代是文明社会,所以,即使错了,也没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