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是共和国十大将之一,他在十大将中排名第几呢?很多人可能要回答,当然是第二了,仅次于粟裕,位在黄克诚之上。应该说,这样回答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
因为关于十大将的排名,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在这两种不同的版本中,徐海东的位置也完全不同,一个是正数第二,另一个居然是倒数第二,整个翻了一下位置。
(十大将按职务排名)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倒数第二的那个版本吧。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周总理宣读十大将命令书,命令书,那是官方正式文件。在命令书中,十大将是按照当时担任的职务来排名的。
粟裕是总参谋长,地位最高,排第一,然后是黄克诚等4位国防部长副部长,再然后是副参谋长陈赓,以及大军种司令员罗瑞卿,大兵种司令员许光达等。
徐海东处于病休状态,没有在军中担任实际职务,所以排名倒数第二,排倒数第一的是张云逸,和徐海东的情况相似。应该说,这个排名也是遵照客观事实来定的。肯定要把职务高的排前面,职务低的排后面,没有职务的放在最后。
但是,这个排名对于徐海东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是很吃亏的。徐海东也不想病休,也想工作,可是他的身体情况不允许。徐海东的身体是为中国革命累垮的,是被敌人击垮的。
徐海东戎马一生,曾经9次负伤,几乎都是在红军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被子弹击中了头部,脸上全是血,那是很致命的要害伤,徐海东昏迷四天四夜,很多人都以为他要光荣了。
关键时刻,是护士长周东屏救了他,周东屏后来成为徐海东的夫人。徐海东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为党拉出了一支英雄的队伍,那就是红25军。
红25军将星云集,有两位到了东北战场,都担任主力纵队司令员,即韩先楚和刘震上将。红25军还涌现出了刘华清,王诚汉和周世忠等名将,王诚汉和周世忠后来都担任了大军区司令,刘华清则官至正国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徐海东的牺牲,就没有后来的他们。他们当初跟着徐海东干革命的时候,有些还是孩子。徐海东为革命贡献出了这么一批优秀的将军,实在是居功至伟。
这只是其一,徐海东还有一件大功劳,那就是率先完成长征,到达陕北,在陕北经营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人说了,陕北不是本来就有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吗?没错,可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力量非常弱小,如果没有红25军的加入,陕北红军很难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还有第三个大功劳。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长征到达陕北,经济非常困难,缺衣少食,没有办法,毛主席亲自写信找徐海东借钱,大洋2500。徐海东盘点了一下后勤,总共有7000大洋。
(十大将的官方排名)
讲政治顾大局的徐海东留下2000,把剩下的5000全部借给了中央红军。真是雪中送炭啊,就是徐海东的这些钱,让中央红军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陕北缓了过来。
同样是鄂豫皖根据地走出来的红军,张国焘是怎样对待中央的?搞分裂。徐海东又是怎样对待中央的?慷慨解囊。对比太鲜明了,以至于许多年后,毛主席仍然记得这件事,称徐海东的5000大洋,可是帮了大忙。
徐海东的三个大功劳,是无可取代的。再说红军时期的职位,徐海东当过军团长,十大将中,粟裕才当过军团参谋长,只有萧劲光是军团政委,可以和徐海东相媲美。其他的黄克诚和陈赓等,职务都不如徐海东。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徐海东是344旅旅长,和386旅旅长陈赓并列。然后徐海东南下新四军,担任第四支队司令员,粟裕才是第二支队的副司令员。
综合考量徐海东在中国革命各个阶段的资历和贡献,毛主席说,徐海东不但要评大将,而且要在大将中排名第二。由倒数第二,到正数第二,徐海东的这个排名才是更科学,更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