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来自商丘的考古发现,追溯五千年文明源头
创始人
2025-07-14 08:02:26
0

中新网商丘8月19日电(记者 袁秀月)在河南,以往提起考古工作,很少有人第一个想起地处豫东平原的商丘。

历史上,华北平原东部由于黄河多次改道,许多古代遗迹都深埋于厚厚的泥沙之下,因此较之其他地区,这里的考古工作相对滞后,有时甚至给人以“无古可考”“有古难觅”的印象。

然而,近几年随着永城王庄遗址等的发现,这里的过往正被越来越多人所知。

王庄遗址。袁秀月 摄

2023年12月,王庄遗址考古队在清理墓葬ⅣM6时,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墓主人头部规整排列着一组玉面饰,由30余件玉器及绿松石片组成。墓主的左右眼眶处分别覆盖着两件玉璧,玉面饰各组件都带有穿孔,因此推测其原来可能缝缀于布料之上,覆盖在墓主头部。

王庄遗址2023年项目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朱光华介绍,古人死后下葬时有遮掩面部的习俗,所用之物即称为“覆面”,由于其核心功能在于遮挡眼睛,因此又称“幎目”。王庄遗址ⅣM6出土的玉面饰,显然已具备覆面的核心功能,可以确认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玉覆面。

有学者认为,玉覆面与金覆面、青铜面具以及汉代的金缕玉衣,极可能在葬俗上一脉相承,王庄遗址玉覆面为后世组合葬玉找到了源头。更重要的是王庄遗址玉覆面具有礼器的性质,这些都反映出东方地区史前时期社会复杂化进程与国家形态的萌芽。

玉覆面示意图

王庄遗址还发现了一组石圭,与后世的玉圭如出一辙,专家认为这是迄今国内考古发现最早的“圭”,也具有礼器性质。

今年3月,王庄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于商丘而言,王庄遗址的发现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首次在豫东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文化中心聚落,对揭示豫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史前社会礼制、探讨中原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同时,考古证明王庄遗址距今5000多年,再次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

王庄出土的瘦长体背壶。袁秀月 摄

此外,经专家鉴定,王庄出土的四五百件陶器,可以确定为大汶口文化,同时带有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

“比如王庄出土的瘦长体背壶,形体很像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但却是一个背壶,融合了中原和东方两个地区的文化特征,目前这种器物在其他遗址还没有发现过。”朱光华说。

四面八方的文化因素交织融合,汇聚成王庄遗址独特的文化面貌,见证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过程。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中原与周邻文化相融合,多元文化在王庄遗址并存发展,华夏、东夷文化在此碰撞并开花结果。

王庄出土的文物。袁秀月 摄

当前,王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朱光华介绍,王庄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长1300米,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目前只发掘了墓葬区,还只是“冰山一角”。

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对王庄遗址800平方米发掘面积,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去年发掘的墓葬区,了解墓葬区的边界和分布情况。(完)

【编辑:王祎】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文娱频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火纷飞,起到这个时期,很多人第一个能想到就是三国,而提到三国时期,大家第一个想...
原创 孙... “孙中山是一个有远大目光和深刻预见的人。” 这是宋庆龄曾经对孙中山先生做出的评价。 作为近代国人公认...
原创 日... 日本的直江家族可以说得上是上杉家族最忠诚的支持者,连续两任家主靠着依靠上杉家族赢得了上层社会中的地位...
原创 王... 公元960年的春节,社会一片祥和,经久不息的战乱让北周民众疲惫不堪,趁着节日的喜庆,都想多呼吸一下和...
原创 范... #头条创作挑战赛# 范济是明朝前中期的一名官员,他在元朝时期就已经考中进士了,到了洪武年间,因为才学...
原创 战... 豫让是个家臣,十分普通的那种。 家臣,也就是春秋时期各国卿大夫的臣属,比如A和B同朝为官,但A的级别...
原创 从... 民国没有了胡适,就算不上民国了。 然而,这位一生拿了35个博士头衔的大才子,喊了一辈子婚姻自由的他,...
原创 如... 【千古浪】上个世纪,世界上发生了三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前两件都是...
原创 韩... 自古名师出高徒。不论在哪个行业,都希望自己遇到倾囊相授的好师傅,好的师傅不仅能让自己快速成长,少走弯...
原创 华... 什么是“华夏”,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