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和他的“黑旗军”,在中法战争里属于主力部队之一。可黑旗军既不是朝廷的正规部队,也不是地方团练,完全就是一支反清的义军,而且刘永福还曾是朝廷通缉的首要人物。那像这样一支反清的武装力量,怎么就成了中法战争中的王牌呢?
【传奇人物刘永福】
刘永福老家在福建,后来搬到了广西。他家世代都是农民,家里穷得很,一直到道光年间,经过好几代人的打拼,情况才稍微好点。可刘永福出生的时候,老是遇上天灾,粮食收成不好,全家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刘永福打小就穷,也没念过书,不过他生来身材魁梧还喜欢练武。咸丰初年,两广这边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刘永福就参加了广西天地会起义,从此踏上了反清的路子。
在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广西当地官府还对天地会起义进行了残酷打压。那时,起义军首领吴亚忠不肯听刘永福的劝,非要和清军正面交锋。没办法,刘永福就带着三百人自己去转战了。
从咸丰三年到同治六年,刘永福始终在广西跟越南的边境一带,跟清军玩游击战。他还曾是广西巡抚衙门首要通缉的人。
为了不跟清军直接干仗,刘永福带着部众跑到越南北部靠近中越边境的地方。他搞起屯垦练兵,保境让百姓安宁,自己自足,竖起了七星黑旗,表明忠义,黑旗军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刘永福那可是难得的将才,在他带领下,黑旗军训练有素,变成了战斗力超强的队伍。到同治十二年的时候,黑旗军都有两千多人了。这时候越南政府对在境内的这支反清义军不管不顾,任由其壮大,而清廷又没法深入越南去镇压,这就让黑旗军有了利于发展的条件。
还好,黑旗军纪律可严了,不打扰老百姓,也不和当地官府闹矛盾,有时还帮着越南政府打压边境的土匪呢,因此双方长期是心照不宣、和平相处的。
但清政府一直敌视、打压刘永福的黑旗军,由于中越边境地形繁杂,山又高林又密,不适合出境打仗,因此一直没成功。
【黑旗军走上抗法的道路】
光绪七年,法国派兵想要征服越南,想让越南成为它的保护国。这不但遭到了越南的反抗,也被清廷反对。法军侵略越南的时候,黑旗军给他们造成了很大阻碍。就因为黑旗军在西南边疆起着重要的缓冲作用,精明的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以后,就开始改变策略,慢慢从敌视、镇压变成默认保全,为的是保住藩属、巩固边疆。
不过黑旗军终归不是朝廷的队伍,没法公然依靠,也不能大张旗鼓地使用、调遣。慈禧就是为了稳固边疆、保护藩属才利用黑旗军牵制法军的,因此只能偷偷资助,不能公开操作。
得说啊,慈禧这么考虑是有道理的。一来刘永福的黑旗军没被朝廷招安,名义上还是清军的对头;二来朝廷里里外外对于是不是要援越抗法有不同看法,好多人觉得中国不该管越南的内政。因此,慈禧就算有心让黑旗军去抗法,也只能偷偷地进行。
那时候当云贵总督的刘长佑,是坚决抗法的,他去京城见慈禧的时候讲:法国一心就想吞并越南,当下法军不停地增兵,没能成功,主要就是因为有黑旗军挡着。他还讲,法国人都悬赏万金来要刘永福的脑袋了。
慈禧听完刘长佑的报告,不再对利用黑旗军抗法心存疑虑,让刘长佑等人好好处理,跟广西各军相互支援,还想办法拉拢刘永福。
刘永福有了清廷的支持,就铁了心要把抗法进行到底。光绪八年三月,他领着三千黑旗军,跟越军一起朝着法军发起反攻。没过多久,刘永福在河内城激昂地誓师,发誓要给越南消灭敌人,也要为守护中国边疆而战斗。
四月十三号,在越军的协同下,黑旗军跟法军在纸桥激烈交战。法军司令李威利被打死了,法军好几百人丢了命,赢得了让国内外都震惊的纸桥大捷。打完这仗,越南国王给刘永福授予了一等义良男爵。
黑旗军把法军打得损失惨重之后,好多人都向朝廷上奏,请求在军需和兵力上给黑旗军提供帮助,慈禧从暗地里支持变成公开支持了。八月初四,朝廷下令赏给刘永福四品的官衔。过了一个月,又让广西巡抚给黑旗军提供接济。
9 月 20 日,慈禧下了道谕旨,给刘永福拨了十万两白银,还调了军队从广西、云南去越南北部。打这以后,黑旗军就被叫做“刘团”,被正式归到地方团练的武装里头了。
慈禧对待黑旗军,从敌视镇压,到默认保全,再到公开资助,这种策略的变化,虽说和法国侵略图谋中华的形势脱不开关系。可也体现出慈禧为保住边疆安全,能够化敌为友、改变做法的见识跟魄力。
黑旗军确实没让人失望,在中法战争那阵子,多次立下大功,变成了抗法战场上特别重要的一股力量。李永福后来官做到记名提督、总兵官,民国六年在广西钦州过世。后人对刘永福的评价特别高,还把他称作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