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赞松:甘当文物守望者
创始人
2025-07-14 01:32:23
0

开福寺内的明代古钟。

“这是明代精雕的喂马石槽,造型古朴浑厚;那个悬着的明代古钟,用铣铸造,响声清脆洪亮;还有宋代山东按察使副使、户部郎中宋光兰捐建的横梁,字迹依稀可见,典雅清秀……”近日,记者来到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岐山村,听年逾八旬的老人胡赞松生动讲解开福寺历史文物。

开福寺是一座千年古刹,背靠巍巍翠绿的望江山,面对挺拔秀丽的天马山,整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三开间一进式,两旁配有厢房,门窗古拙小巧。寺前两侧陈列着一对石狮,石埕上栽种着兰花、天竺、白茶等花树,自然中透着丝丝清幽。

史料记载,开福寺始建于初唐,于唐宋时达到鼎盛,宋元之际毁于火患,而后重建。明清时,寺院屡有修缮,殿宇梁柱构造保存完好。1931年至解放前夕,开福寺既是地下游击队秘密集会场所,也是闽中司令部的重要联络站之一。时至今日,寺内仍保留着一些地下革命者的相片和史料,以及“汉迎佛国镇沙门为文武之地,唐建僧家开福寺成革命据点”的楹联,成为研究历史的实物资料。

1996年,开福寺进行过复原性修建,现存马槽、古钟、匾额等珍贵文物,这得归功于胡赞松的不懈努力。他二十多年如一日默默付出,自愿为开福寺巡查守护。

胡赞松是土生土长的岐山村人,原是一名语文教师,因看着开福寺日渐颓圮而感到痛心与惋惜,于是在退休后,他自告奋勇担任开福寺董事会负责人,为开福寺的重新修复奔走呼号,发动群众捐资捐物、献工献料,并追查收回寺中文物。

“家人很支持,但担心我身体吃不消,不过我自己乐此不疲。”在开福寺修缮过程中,胡赞松不仅出工出力,还利用闲暇时间翻阅大量史料,整理编写文物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年代、来源、特征、价值等,并进行分类归档,汇编成册。之后,他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同时邀请县、市、省文物专家前来论证鉴定。1997年12月,开福寺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升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被认定为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之一。

前几年,胡赞松得知庄边镇走墘村的胡氏宗祠因风雨侵蚀而几近坍塌,他又携手胡氏宗祠筹备委员会成员,先后奔赴大洋、钟山、埭头等多个莆田乡镇,联络胡氏后代子孙募资抢修。历经数月奋战,胡氏宗祠得以修复,从濒临倒塌的边缘获得新生。“坚持修旧如旧原则,绝不能破坏古建筑的原貌和历史韵味。”胡赞松介绍说,胡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三进廊院式传统建筑。2022年3月,胡氏宗祠成为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据《胡氏族谱》记载,胡氏先祖于南宋末年由江西入莆开基,繁衍至今已有莆籍宗亲3万多人,广泛分布在67个建制村。眼下,“胡氏宗祠”匾额高悬于门楣,俨然是胡氏后裔的精神家园,配以黛瓦白墙、飞檐翘角、木框漆门,更显庄严肃穆。跨进胡氏宗祠大门,置身于下殿之中,这里虽然空间狭窄,但在一个矩形天井的透光作用下,却倍感明亮舒适。通过两侧廊房甬道,可以直达上殿,只见殿中横梁上挂着一块镀金的匾额,额上“湖学宗传”四个大字由莆田最后一位进士张琴所题写。

“守护历史文物,不仅是保护祖先遗产,更是传承文化。我甘当文物守望者,所有的付出都微不足道,主要是想让更多的人亲近文物,加入文物保护行列,为文化自信增添筹码。”作为一名基层文物保护者,胡赞松虽已耄耋之年,但并未停下脚步,如今依然时常前往开福寺、胡氏宗祠等处,为游客讲解红色故事、胜景古迹和历史文物知识。(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胡文凤 文/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北省2025年艺术本科统考批... 【注:可放大】 2025 湖北高校招生资讯“一码通查” (...
原创 薛...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康... 对于清王朝的历史有研究的人就知道,在清王朝的早期,其帝王的皇后几乎都是蒙古族的女子。而这也并不是历史...
原创 赵... 遍观历史,如果说历史上被黑的最惨,难以翻案的人或事,那就是赵括和他指挥的长平之战莫属了。托司马迁的《...
原创 德... 古代日本的国家体系结构非常之独特,至高无上的神权与象征世俗政治的皇权紧密的相结合起来,在日本历史上不...
原创 陈... 1955年9月,王必成双喜临门,被任命为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同时也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 这天下午,...
原创 《...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及时看到每天的最新内容,并参与讨论和分享,在此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假... 今天老冯和您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如当年吴三桂不投降清军,不打开山海关,不引清兵入关,历史会如何? ...
原创 特... 本文来源公众号: 眼近史 1963年,一场大水灾袭击了河北石家庄赞皇县,李德银拼死跳进了泥水洪流中,...
原创 明... 说起三杨,大家都知道一个俗语,叫三杨(阳)开泰。那是一句吉祥话。在开国将军中,也有三杨,即杨得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