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大太监李莲英的墓在北京被挖出。
李莲英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可以说在万千官员中,他最得慈禧信任。因此,李莲英曾一时权倾朝野,
他的待遇,甚至超过了光绪帝。
说起他的墓,也是十分奇特。考古专家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将墓地大门敲开。
然而就在专家进入墓室时,他们却看到了和李莲英身份极不相符的一幕。
专家究竟在墓中看到了什么?李莲英的死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神秘墓穴
1966年,一群年轻人走进了一条黑黢黢的墓道,他们奉命前来挖掘李莲英墓。
整条墓道由汉白玉堆砌而成,
显得很是高贵,不愧是慈禧宠仆李莲英的墓。专家是怎么发现李莲英墓的呢?
时间回到1966年初,人们注意到了北京的
恩济庄
。
恩济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地方,它位于北京阜成门外八里庄再往西两公里。
在这处土地之下,埋着清朝2700多名太监,可以说这是太监的墓地群。
恩济庄的太监冢可以分为3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太监们的聚葬地
,这些太监几乎没什么身份,大多都是草草下葬,坟墓修建得也比较简陋。
第二部分是“敕建关帝庙”。最后一部分就比较特殊了,是“李公之墓”以及配套祠堂。
这李公既然埋在恩济庄,那么他也是一名太监。加上规模如此宏大的墓地建筑,
专家推测,此地正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墓。
就这样,专家组建了一支小队,负责对李莲英墓进行挖掘。
当考古众人走到墓道中时,他们发现墓道中还有两道门,其中一道门就直通主墓室。
这可把大家高兴坏了,然而
就在他们推门的时候,怪事发生了。
只见这座石门并不是很厚重,但
不管考古队员们如何使劲,石门就是纹丝不动
。在阴风阵阵的墓道中,众人感到了一丝诡异。
当时流传着一个说法,李公公死后魂魄并没有消散,而是一直留在墓地保护自己的墓。如果有人来推门,那么他就会在门后吹气,这样一来,石门无论如何也就推不开了。
建国以后不许成精,这话是不假的。有一名考古队员不信这个邪,他仔细观察过,
认为这门之所以推不动,跟门的构造有关。
这名考古队员之前观察过另一道门,他推测这石门后,
可能有着跟另一道门类似的机关——大铁球档门。
在门板后面,放置着一个沉重的铁球。并且,铁球下方还有一个圆形的小坑,
门关上之后,铁球刚好落在了小坑中。这样一来,门外的人无论有多大的劲,也都推不开石门
。
摸清机关构造后,这名考古队员想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了一根铁丝,将它扭成了圆形,随后从缝隙之中伸了进去。
圆圈进门之后,专家再往下一放,完美圈住了铁球。专家操控铁丝,把铁球稍稍移了位置。
铁球移开之后,众人一使劲,门便打开了。可接下来等着他们的,是更加惊悚的事。
走进主墓室中,他们万万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只见李公公的棺椁整个斜放在地上,棺盖还微微敞开了一条缝隙,
难道李公公要起身了?
几人互相壮着胆子,走上前去准备开棺。他们将棍子插在棺盖缝隙之中,众人齐心协力,往上一撬,
随着一声闷响,棺材打开了!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棺椁里面的金银珠宝。珠宝正中间,躺着一个黑乎乎的人。
那是一个完整的人,有头、有手、有脚。尸身还穿戴着衣服,最上面还盖着一层被褥。
胆大的队员走上前,将这具尸体轻轻扶了起来,
可就在这时,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再次发生!
随着李公公被扶起,
那名队员明显感觉到,李公公的手脚断了!不是骨头散架,而是头部以下,李公公的身体直接消失了!
队员心里一惊,赶紧往棺材里一看,断掉的躯体散乱地落在了棺椁中。队员捡起李公公的脚,却惊讶地发现,
李公公虽然穿着鞋子,但李公公他没有脚!
考古队员压下心中的恐慌,仔细查看之后,发现了更为诡异的事。
在李公公的鞋子中,全被填上了棉花!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骇人一幕
1966年,大太监李莲英的墓被发掘。就在考古队员们开棺后,他们却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
李公公的尸体没有脚,鞋子里面全被塞满了棉花。不仅如此,队员还发现了更离奇的事。
那名扶着李公公的队员,胆子实在是大。
发现李公公没有脚之后,他伸手继续往上摸。不摸不知道,一摸吓一跳。
他首先摸到的,是一件外袍。可是外袍之下,依旧没有躯干,全是棉花!
尸体没有脚,也没有躯干,
这具尸体是假造的!
发现这一点之后,队员反而稍微放下了心。根据他们多年的经验来看,
这很可能是一座混淆视听的假墓。
可是就在队员继续往上摸的时候,他摸到了一颗圆滚滚的头骨。
队员本以为这是一颗假脑袋,没想到的是,这是一颗包着人皮的真头颅!
这可把该名队员吓得不轻,事后回忆起来,他依旧是心有余悸。据他描述,
李公公的头颅很不美观,颧骨高,还撅着嘴。
不过,现在也不是欣赏李公公遗容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李公公的躯干去了哪里。
难道有人故意破坏了李公公的尸身?
这种推测很快便被推翻。
因为整个墓室,除了棺椁倒塌之外,找不出任何损毁的痕迹。另外,李公公的棺椁之中,还放着几十件珍品。
如果有人进了墓室,整座墓肯定会遭到破坏,更不用说那些珍宝了,肯定早就被搜刮一空了。
而当前整个墓室完好无缺,只能说明考古队员是第一拨到达李公公墓室的人。
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个可能,
那就是李公公下葬之前,就没有了躯干。身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怎么会身首异处呢?
先不说李公公生前在皇宫中的地位,单从墓地修建来看,也可以发现李公公身份很不一般。
李公公的墓在一众太监墓中,是唯一设有祠堂的。并且整个墓地修建得也很大气,这是一般太监所不能享有的待遇。
李公公的墓,在地下三米深处。有一条长长的墓道和两座汉白玉堆砌的石门,石门上还有一副对联:
秉性惟真承眷厚,居身克谨得心安。
墓穴构造为二门五楦,乾隆皇帝宠妃香妃的墓还只有一门三楦
,由此可见,李公公的地位非同一般。
可如此风光的李公公,为何下葬时还会身首异处呢?他的死,究竟有什么蹊跷?
关于李公公的死,民间有三种说法。
一是病死,二是死于谋害,三是牺牲在帝党暗算之下。
首先来看第一种说法。
据说慈禧病重后,李莲英竟然不敢前去探视。
他给出的理由是怕见到憔悴的太后而伤心落泪,然而事实远远不是这样。
李莲英真正怕的,是陪葬。
主子病逝,而他作为主子最亲近的仆人,只要上头一声令下,那他只能乖乖听命。
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逝,虽然李莲英没被派去殉葬,但李莲英还是整日胆战心惊。
慈禧在的时候,他是宫中只手遮天的红人。如今唯一的靠山倒了,他在宫中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出于害怕,李莲英在为慈禧守孝期满后,便急着告老还乡。
远离纷争的李莲英,最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关于这一点,李莲英的亲属做出了回应。李莲英有个过继的孙女告诉专家,
李莲英晚年死于痢疾。
虽然得到了李莲英亲属的回答,但真相似乎又与之矛盾。
按照亲属所说的情况来看,
李莲英病死,这在历史上应该成为“殁”。然而史书上却用了一个“殒”字来记述李莲英的死。
“殁”和“殒”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不同。“殁”指病死,而“殒”则是非自然死亡的意思。
从史书记载来看,李莲英绝不是病死的,而是因为一些意外事件去世。这会不会和他的残缺尸身有联系呢?
三重重疑云
大太监李莲英享年64,死于北京。
为何风光一时的李莲英,死后仅剩头颅呢?李莲英的死因真相是什么?
关于这一点,民间有种说法广为流传,
那就是李莲英晚年遭人杀害。
相传,慈禧故去,李莲英的靠山倒了,离开紫禁城后,他住在护国寺胡同里。
这天,李莲英突然收到一张请帖,对方邀请他去什刹海赴宴。
李莲英看完后心下一惊,
这封请帖绝对不简单!
慈禧生前得罪人太多,现在慈禧死去,难保这些人不会报复在李莲英身上。
考虑到这种情况,李莲英多次隐藏行踪,就连住宅,也是隔三差五就换一个。
而这封请帖,却准确无误送到了他手中,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送贴人不简单,他是清末一大人物——九门提督江朝宗。江朝宗的背后的“大老板”是谁呢?他就是袁世凯。
李莲英早些年便认识袁世凯,两人还曾结为好友。可是为何收到老友的请柬,李莲英还如此慌张呢?
很简单,
李莲英知道得太多了
。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旁人只知道结果,只有李莲英清楚告密内情。
如今袁世凯要爬上高位,必然会除掉那些知情者。
光是一个江朝宗,已经让李莲英惧怕。没想到的是,
这封请柬上,除了江朝之外,还有一个太监小德张的名字。
小德张可是李莲英的死敌,他怎么会和袁世凯的人扯到一起呢?并且还要请已经告老还乡的李莲英吃饭,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
李莲英想不出个结果来,但还是决定前去一探究竟。毕竟别人已经打探到自己的住址,光躲也不是个办法。
然而,李莲英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过。
宴会上李莲英并没有出意外,
谁也没想到,李莲英在回家途中,却遭到了暗算
。得知消息后,李莲英的家人赶来了遇害地,而李莲英留给他们的,就只有一个头颅了。
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回事儿,但其中却大有漏洞。因为江朝宗此时人不在京城,而是在陕西汉中任职,直到李莲英死后一年,他才回到北京。
既然不是江朝宗下的毒手,那么李莲英遇害,
会不会是小德张的“杰作”呢?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外界流传两人不合,但历史上的小德张和李莲英,
一个服侍慈禧,一个顺从隆裕太后,两人根本就没在一起共事过。
这样一来,小德张完全没有对李莲英下手的理由。
于是乎,民间对李莲英的死,有了第三种猜测。那就是他遭到了帝王党派的暗算,
幕后黑手是谁呢?那就是光绪的弟弟——醇亲王载沣。
载沣的杀人动机很简单,为哥哥光绪报仇。
1908年11月14日下午,光绪帝驾崩。而仅仅在不到20小时后,慈禧也病重离世。
两人死亡时间如此接近,有人便开始猜测起来。慈禧光绪向来有矛盾,为了不允许光绪死在自己后面,慈禧便先下手为强,她命人在自己去世之前,先拿下光绪。
而奉慈禧命令的人,正是李莲英。载沣为了泄恨,于是便对年老的李莲英下了黑手。
不过这一点也有漏洞,李莲英作为在宫中周旋几十年的老干部,他根本不可能为了太后,而去得罪皇帝。而光绪本人,曾经也夸过李莲英忠心事主。
李莲英为人圆滑,能在各方势力之间游走,其死于权势之争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
说到这里,李莲英之死还是没有定论。反过来看,发掘李莲英墓地时间过早,
并没有录像照片可以佐证。李莲英遗体是否残缺,这都是不完全确定的事
,就连当时的考古队员,也没有人站出来确定这一点。
而李莲英留给我们的,除了那一段历史之外,还有数不尽亟待探索的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