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一名家喻户晓的好孩子,当然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也都是从“孔融让梨”的典故中得来的。在小时候的孔融确实是一名十分孝顺的好孩子,因此,年仅四岁的小孔融就这样史上留名,后来长大的孔融却成为了很多人鄙视的对象,因为他不仅不适合当官,而且为人也非常的有问题,后来直接导致了曹操把他杀了、
当时曹操杀他的时候是把孔融定成了“不孝”罪,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可是孔融真的是因为“不孝”才被杀的吗?
如果说孔融有没有才能,答案是肯定的,他非常的有才华,对于很多的东西都有所了解,可以用两个成语来形容孔融的才能:才华横溢、博闻强记。虽然他有才,但他也只是限于文学上面,在做官的问题上,他就显得很平庸了。
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科举制,一个人想当官也只能先把自己的才华和名声打出去,孔融打出去的名声是有才华和有孝道,当时的曹操就是一个十分佩服有孝道的枭雄,他后来就把孔融请到了自己的帐下。
当时孔融在曹操的帐下吃好的喝好的,但是他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当袁术在寿春称帝之后,曹操非常的恼火,但局限于自己的实力还无法把袁术击败,于是就找到了杨彪,因为杨彪和袁术是亲家,曹操把杨彪判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
这件事情被孔融听说之后就赶紧去找曹操,对曹操说:“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意思就是一人的过错一人承担,不应该迁怒于别人,隐藏的意思就是你自己打不过袁术,却拿他的亲家出气。
曹操被他说的哑口无言只能说是皇帝的意思,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孔融直接说道:“周公摄政,诚王杀召公,周公岂能不知”。意思还是说你曹操不要狡辩了,这就是你自己干的事情,最终无奈的曹操放过了杨彪。
这件事情过后,孔融便开始目中无人起来,因为他觉得他阻止了曹操陷害杨彪,这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实则这已经引起了曹操的反感,只不过孔融的名声在外,如果在他这里无缘无故的出现了什么问题,天下人肯定会声讨曹操。
曹操是一代枭雄,忍让孔融的气量还是有的。但是曹操一味的忍让,换来的却是孔融更加的嚣张跋扈,每每挖苦、嘲讽曹操,并且还违抗曹操的意思。
事情是这么一回事,当时是一个乱世,天下都在打仗,所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于是曹操下达了禁酒令,就是不让用粮食酿酒,禁酒令除了当时的曹操下达,很多的势力也都下达了。
结果禁酒令一出,就遭到了孔融的强烈反对,并且能言善辩的孔融直接说道:“如果喝酒能够乱世,那么当初纣王亡国还是因为妲己呢?为什么只禁酒不禁婚姻。”这就是孔融说的话,是不是很让人不解,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空有文学上面的才华,而目中无人。
尽管如此曹操还是没有搭理孔融,尽管已经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后来曹操统一了北方,准备一展心中的抱负平定南方,一统天下,孔融知道以后又找曹操说:刘备是中山靖王后裔,是正统的,不能讨伐。
曹操对此忍无可忍直接说道:谁再敢阻拦处死。孔融出去了,然后又忍不住的自言自语道:无义之师去攻打有义之师肯定失败。
孔融可能想不到,正是这句话真正的惹怒了曹操,加上孔融之前做的事情。曹操愤怒的处死了孔融,至于曹操给孔融定的罪名虽然是事实,但是曹操绝不是因为孔融的不孝才杀的孔融,而是孔融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他的事业。
小时候让梨的孔融长大后变成了一个持才傲物之人,由此看出,人是会变的。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呢?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