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在清末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曾逼迫清帝溥仪退位,随后窃取了革命果实,成为了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
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大总统初期,由于倒行逆施称帝,最终在一片骂声中离世。而袁世凯在去世前还留下过一个预言,即:只有三个人能够救中国,那么这三个人到底都是谁呢?
袁世凯所说的能救中国的三个人分别是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
但是熟知历史的我们知道这三人虽然有一定实力,但并没有拯救中国,其实袁世凯之所以会留下这样的遗言,主要还是因为这三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都是他的政治盟友。很显然,袁世凯的遗言有一些政治偏向性。
一、黎元洪
黎元洪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黎元洪虽然被誉为是“共和先行者”,但却是一个介于封建军阀与资产阶级政客之间的人物。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黎元洪被革命党人推举为湖北都督。当时革命党人之所以会这样做,主要是想利用黎元洪在湖北新军的影响力,促成起义,毕竟黎元洪为人和善,在北洋水师中地位很高,一直受到拥戴。
清政府倒台后,黎元洪顺利当选民国第一任副总统。虽然黎元洪当时已经失去实权,但他的影响力却是受到认可的,因此袁世凯也是想拉拢他进自己阵营,在自己复辟称帝时,还册封其为“武义亲王”。
在1916年,黎元洪正式继任民国大总统。但很可惜,他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大总统,因为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理是段祺瑞,黎元洪除了召集国会的权力,就只能给总理发来的文件签字、盖章,他根本不可能与段琪瑞相抗衡。
黎元洪虽然影响力不小,但他这个所谓的民国大总统其实只是傀儡,他在之后几年内两度辞职,但也曾两度出山,可都没能够掌握实权。
在1928年,黎元洪因为脑溢血在天津的住处去世。事实证明,黎元洪并不能够拯救中国,他这样的人物与当时中国革命形势所需要的领袖是格格不入的。
二、徐世昌
徐世昌可以算得上是袁世凯最信任的心腹,早在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徐世昌就投靠袁世凯麾下,成为袁世凯身边的核心幕僚。
在光绪31年,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徐世昌还一度担任了晚清军机大臣。要知道,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务,当时的徐世昌算是北洋军阀内部的二号人物,他的影响力仅次于袁世凯。
这也是为何袁世凯说徐世昌有拯救中国的可能,因为他是自己最信任的人,无论是从实力,还是感情上来讲。而在袁世凯去世后,徐世昌曾归隐过一段时间,但是他从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来左右北洋政府的决策。
在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时,也是徐世昌站出来调解的,显示出他在北洋军阀内部“定海神针”的作用。在1918年,段祺瑞、冯国璋都想成为民国大总统,但是两人的实力可以说是不相上下,而在长期的拉锯战中最终让徐世昌捡了一个便宜。
在当时,徐世昌罕见地获得了段祺瑞与冯国璋的共同支持,成为新一任民国大总统,就任民国大总统也算得上是徐世昌一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
但很可惜,当时北洋军阀内部实际掌握权力的还是段祺瑞与冯国璋,徐世昌这个所谓的民国大总统与黎元洪并没有太大区别,不过他却是军阀内部派系斗争的润滑剂。1922年,他在曹锟的逼迫下离开了总统府,正式结束了政治生涯。
隐退后的徐世昌一直在天津过着平淡的生活,最终于1939年6月病逝于天津。徐世昌晚年最值得称道的事情就是拒绝了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的邀请,没有前往伪满任职,这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三、段祺瑞
段祺瑞与徐世昌、黎元洪不一样,他是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内部实力最强大的势力之一。袁世凯说段祺瑞可以拯救中国,也是由于段祺瑞当时的实力确实不弱。
而且段祺瑞是一个政治敏锐性相当强的人,在1912年,就是他主动站出来与46位手中握有兵权的将领,联名逼迫宣统皇帝退位。所以段祺瑞对清朝灭亡、民国建立是有大功的。
在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后,也十分倚重段祺瑞。但是出乎袁世凯意料的是,在他复辟称帝时,段祺瑞却是第一批站出来反对他。袁世凯死后,段琪瑞推举黎元洪就任大总统,自己成为北洋政府的总理。
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北洋政府恢复了国会与《临时约法》。虽然当时的所谓民国国会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段祺瑞确实维护了“共和”的形式。而在张勋复辟时,段祺瑞还是讨逆军总司令。
段祺瑞这人性格非常复杂,虽然他对权力有很大欲望,但他在当时民国体制上,确实做了很多努力来维护。而且段祺瑞晚年同样没有接受日本人的拉拢,在失去权力后一直隐居,最后于1937年病逝于北京西郊。
当然段祺瑞最终也没有像袁世凯预言的那样能拯救中国。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三人身上都有着相当明显的军阀作派,北洋军阀本身是脱胎于封建地主阶级,指望他们来救中国肯定是没有希望的,能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只有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