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最深处想,沿着故事发展说,麻烦各位看官点击“关注”,更方便地和作者沟通、和读者分享,一起体味人间百态。
文、编辑?
往史里说
《法兰克人史》和《弗莱德加编年史》
是了解墨洛温王朝时期历史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格雷戈里所著的《法兰克人史》记录了从自创世纪到公元591年的历史,共分十卷。
从第五卷开始,记述的是格雷戈里自己担任都尔主教之后的历史。这部著作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墨洛温王朝时期历史的核心文献。
在《法兰克人史》中,格雷戈里记载了两次典型的
“诸子分袭”现象
:公元511年,在克洛维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继承了他的王位并将国土平分。
公元561年,在洛塔尔一世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也同样继承了他的王位并将国土平分。
正是格雷戈里对这两次事件的记载,让我们了解到了墨洛温王朝存在着这样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
而《弗莱德加编年史》则在摘录《法兰克人史》的基础上,将法兰克人的历史续写到公元658年左右。
这部编年史中也记载了两次分袭事件:公元596年,希尔德贝尔特二世去世后,他的王国由两个儿子继承。
元628年,洛塔尔二世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王国。
在这些分袭事件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简单梳理出墨洛温王朝时期的几次“诸子分袭”。
这些分袭事件反映了墨洛温王朝时期存在着对王国进行平分继承的现象。国家的分裂和王位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王权的分散和削弱。
这也是墨洛温王朝时期的一种特殊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在墨洛温王朝后期减少,随着王权逐渐集中于少数继承者的手中,墨洛温王朝时期的王国逐渐稳定下来。
总之,通过《法兰克人史》和《弗莱德加编年史》中对分袭事件的记载,
可以了解到墨洛温王朝时期的一系列分裂继承现象,同时也反映了王位继承对王国稳定与王权集中的影响。
《法兰克人史》中的“诸子分袭”
没错,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在创作方式和叙事方式上确实与现代史学观点有所不同,并且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教会史。这使得《法兰克人史》在现代学者中受到了一些质疑。
首先,格雷戈里的叙事不够清晰,逻辑有些混乱。
在描述具体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上,他经常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或语句,使得读者很难把握事件的时间和顺序。
此外,《法兰克人史》中充斥着宗教迷信的内容。
一些学者认为,相比起《法兰克人史》,更适合称呼它为《法兰克教会史》。
因为这本书是由一位虔诚的信徒和主教撰写的,其中充满了对基督教的虔诚信仰。
格雷戈里作为一个基督教教徒和教会主教,在写作时自然会带着宣扬基督教信仰的目的。
而且教会与世俗世界是密不可分的,他在叙述历史时不可能只涉及世俗史或只涉及教会史。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并不是简单地将他所知道的事情直接记述出来,而是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技巧,实现了他的写作目的。
因此,现代学者越来越认识到,
格雷戈里在《法兰克人史》中的写作远比表面所见复杂。
他并不是一个天真的史学家,而是从自己特定的政治立场出发,以达成特定的写作目标。
对于墨洛温王朝时期的“诸子分袭”等相关历史事件的记叙,格雷戈里也被认为有着很强的目的性。
因此,在解读《法兰克人史》时,一种常见的观点是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解读,并设身处地地考虑格雷戈里的动机和意图。
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法兰克人史》中被认为包含“迷信”内容的部分,并重新赋予其新的解释和内涵。
总之,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虽然在现代史学观点下有一些局限性和问题,但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写作背后复杂的意图和目的,并通过重新解读,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格雷戈里笔下的“诸子分袭”
格雷戈里在《法兰克人史》中记录了两次典型的“诸子分袭”现象,分别发生在公元511年和561年。
在公元511年,克洛维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分别继承了他的王国,并将国土平分。
而在公元561年,洛塔尔一世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又以类似的方式将国土进行平分。
具体来说,在公元511年的分袭中,克洛维的四个儿子提乌德里克、克洛多梅尔、希尔德贝尔特和洛塔尔继承了他的王国,并将国土平均分配给了各自。
关于他们如何分割国土、每人得到的那部分,格雷戈里并没有详细叙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元524年克洛多梅尔去世后,他的国土
被希尔德贝尔特一世和洛塔尔一世分得。
然后,公元534年提乌德里克一世去世后,他的王位又经过两代传承,最终在公元555年洛塔尔一世继承了提乌德巴尔德的国土。
公元558年希尔德贝尔特一世去世后,他的国土也被洛塔尔一世继承。
至此,参与公元511年分袭的四个兄弟中,洛塔尔一世成为唯一存活的人,他统一了所有的国土。
然而,公元561年,洛塔尔一世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像公元511年那样将国土再次平分。
按照格雷戈里的记述,卡里贝尔特继承了希尔德贝尔特的国土,贡特拉姆继承了克洛多梅尔的国土,希尔佩里克继承了洛塔尔的国土,而西吉贝尔特则继承了提乌德里克的国土。
总结来说,格雷戈里在《法兰克人史》中对公元511年和561年的分袭事件进行了简单描述,
记录了克洛维的四个儿子如何继承和平分了国土。
通过格雷戈里对511年和561年分袭事件的简洁描写和客观态度,他巧妙地营造了一种
“分袭合法”
的氛围。
这种写作手法使读者容易接受分析的合理性,却隐藏了格雷戈里的特定政治立场。
有学者认为格雷戈里可能是墨洛温王国内部分裂势力的代言人,他在叙述分袭时选择性地描绘,以符合自己和他支持的西吉贝尔特国王的利益。
《弗莱德加编年史》中的“诸子分袭”
《弗莱德加编年史》是一部由克劳德·富歇认定为弗莱德加的作品,但目前关于真正作者的身份尚无定论。
这部编年史共四卷,前三卷主要是对《法兰克人史》的摘录,第四卷记录了公元584年至公元642年的历史,特别是591年之后的历史,被视为这个时期唯一的“正史”。
《弗莱德加编年史》对研究这一时段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其中,除了摘录了《法兰克人史》的两次“诸子分袭”事件,也记录了公元596年和公元628年发生的分袭事件。
在公元561年的分袭中,参与的四个兄弟之一的卡里贝尔特一世在567年去世,其余三个兄弟将他的领土平分。
这导致法兰克王国逐渐分化为被墨洛温家族统治的三个小王国:
奥斯特拉西亚、勃艮第和纽斯特里亚。
西吉贝尔特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希尔德贝尔特二世继承王国。希尔佩里克去世后,他的儿子洛塔尔二世继承了王国。
而参与561年分袭的最后一人贡特拉姆没有继承人。
公元587年,贡特拉姆和侄子希尔德贝尔特二世签订了《昂德洛条约》,规定在贡特拉姆去世后,其领土将由希尔德贝尔特二世继承。
在公元596年,希尔德贝尔特二世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提乌德贝尔特和提乌德里克继承了他的王国。
提乌德贝尔特继承了奥斯特拉西亚,治所位于梅斯,而提乌德里克则继承了勃艮第,治所设在奥尔良。
在公元612年,提乌德里克二世俘虏并杀死了他的兄弟提乌德贝尔特二世,并夺取了奥斯特拉西亚。
然而,他在前去攻打洛塔尔二世的途中死于痢疾。洛塔尔二世随后统一了王国,并将奥斯特拉西亚和勃艮第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公元628年,洛塔尔二世去世后,他的儿子达戈贝尔特占领了纽斯特里亚、奥斯特拉西亚和勃艮第。
然而,他随后将卢瓦尔河至西班牙边境之间的领土和城市让给了他的弟弟卡里贝尔特二世,并选择图卢兹作为自己的治所,统治了阿奎丹的部分地区。卡里贝尔特二世在位的第三年,他的军队征服了整个加斯科尼地区。
总之,达戈贝尔特和卡里贝尔特二世对洛塔尔二世的王国进行了分袭,但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达戈贝尔特将一部分领土分给了卡里贝尔特二世,并以书面形式确认了这一分割。
有人认为,达戈贝尔特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卡里贝尔特二世不会对王国中的其他地区提出进一步的领土要求。
结论
通过分析《法兰克人史》和《弗莱德加编年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墨洛温王朝时期发生了多次“诸子分袭”现象。
一般来说,每当一位国王去世,他的儿子们会将王国分割,并各自继承其中的一部分。这种分袭模式在墨洛温王朝时期非常普遍。
此外,墨洛温王朝的历史中也出现了固定的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等相互独立但都属于墨洛温王朝的小王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格雷戈里对诸子分袭的记载并不完全真实客观,实际上墨洛温时期的“诸子分袭”比史料中记载的更加复杂。
因此,要全面了解墨洛温时期的诸子分袭现象,不能仅仅限于对那几次分袭事件的直接描述,还需要仔细分析和鉴别史料中提供的相关信息。
总而言之,墨洛温王朝时期的诸子分袭现象是复杂而多样的,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估史料中的相关信息才能更好地理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