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军统特务因一包烟暴露身份,至死都想不通,毛泽东:他太了解我了
创始人
2025-07-13 20:32:26
0

1938年的延安,秋风四起,落叶萧瑟,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坐在窑洞的办公桌前扯着嗓子喊道:“子龙,我的烟呢?”

听到声音的叶子龙一摸口袋,发现自己身上也没烟了,一旁的机要秘书沈辉见状,连忙拿出一包烟交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不动声色接过烟,点燃,用力吸了一口,随后便和沈辉攀谈了起来。

半晌后,沈辉前脚刚走,毛泽东立马喊来叶子龙,指着院子里的沈辉嘱咐道:“此人有问题,立刻调走!”

叶子龙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将沈辉调离了毛泽东身边,谁都没有想到,这个“高学历、高觉悟”的秘书沈辉,真是军统头子戴笠手下的一名特务,本名沈之岳!

为了潜伏到毛泽东身边,戴笠和沈之岳已经精心谋划多年,两人至死也没有想通,怎么会因为一包烟就暴露了身份?

后来,毛泽东对工作人员解释道:“只因他太了解我了!”

主席这句话,到底有何深意?

一、天生的“间谍奇才”

“间谍奇才”沈之岳,出生于浙江省仙居县西陆村的一个殷实之家,自幼生活优渥,衣食无忧。

1932年,沈之岳与戴笠相识,迅速加入了国民党军统机关,成为了一名军统特务,从此开启了一段游走在黑暗边缘的潜伏生涯。

当时,同龄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举行抗日游行,沈之岳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化名李国栋,以进步青年的身份在社会上活动。

一番伪装过后,沈之岳跟随同学加入了游行队伍,嘴里高喊“爱国救亡”的口号,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沈之岳想要通过“救国”之路成就一番事业。

像沈之岳这样的人,从小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挫折,也没有主动接触过工农联盟,所以他很难理解共产党人的那颗“救国之心”,自然也就没有革命的雄心壮志。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极大扰乱了社会秩序,给国民党当局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了迅速镇压这场游行运动,国民党抓捕了大批参与游行的学生和工人。

当时,沈之岳算是学生群体的一个“小头领”,在学生运动中也表现得非常积极,自然成为了当地政府的首要抓捕对象。

别的学生代表入狱都是宁死不从,与反动敌人斗争到底,唯独沈之岳神神秘秘找到监狱的负责人,说自己是给“国民党大官”办事的,让对方放自己出去。

虽然沈之岳隶属于军统,但是这种情报机关行事都十分隐蔽,外人根本不清楚他说的是真是假,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宗旨,当局还是决定处决沈之岳。

大难临头之际,戴笠及时站了出来,派人秘密将沈之岳营救了出来。

其实,戴笠非常欣赏沈之岳,多次与他谈话,希望对方可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刚开始沈之岳并不愿意,但当他得知戴笠的真实身份后,立马就点头同意了。

从此,沈之岳成了戴笠的一张王牌,受戴笠单线秘密领导,他继续以进步学生的身份参加工人运动,靠近中共情报组织,企图混入共产党队伍。

为了提高沈之岳的“业务水平”,戴笠将他送进了自己全权控制的浙江警校学习,沈之岳非常善于伪装,为了赢得共产党人的信赖,他专门研究了马列著作,自学过俄语和英语,枪法和身手都不错,算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在上海活动的这些年,沈之岳和戴笠狼狈为奸,诱杀了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给我党的发展壮大造成了巨大影响。

二、成功打入延安,走上人生巅峰

1938年4月,萧致平教授的访问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学生穿着精致的服装踏上了这片贫瘠的黄土地,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访问团不仅参观了延安的众多学校和部队,还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沈之岳化名沈辉,潜伏在访问团中……

萧致平教授非常欣赏沈辉,主动将他介绍给了毛主席:“这是我的助手,他自学了俄语和英语,对马列主义很有见解!”

毛泽东看着沈辉满意地点了点头,红军队伍极度缺乏这种文化水平高,思想觉悟高的年轻人。

见毛泽东很高兴,沈辉当即走上前去,激动地说道:“我很喜欢延安的革命氛围,如果能够留下来就好了,我想要为共产主义尽一份力!”

听到这话,毛泽东和萧致平相视一笑,默契地点点头。

虽然延安不是繁华的大都市,却成为了无数爱国青年为之向往的革命圣地,志向远大的年轻人都想要来到延安,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像沈辉这样毛遂自荐的年轻人,在当时很常见,不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留在延安工作的,光是政审这一关,就有很多人过不去。

说到政审,沈辉得意极了,戴笠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不论是过去的人生履历还是学历,都已经安排得天衣无缝,甚至还专门找人做了假证。

三十天的访问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萧致平一行人准备离开延安,沈之岳坚定表示要留在延安参加革命,边区保卫处处长周兴立马对其展开了严格的调查和谈话。

延安简陋的土窑洞内,摆着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周兴和沈之岳面对面坐着。昏黄的烛火明明灭灭,周兴坐在烛光后,用温柔的语调说道:“不要紧张,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沈之岳咽了一口水,故作紧张地搓搓手,说道:“我叫沈辉,河南息县人,抗战爆发后南下入川,经萧致平教授相助进入了中央大学一年级就读。”

第一次政审谈话后,周兴特意请求重庆中共党组织调查沈辉在中央大学的情况,当时戴笠已经花了大价钱在中央大学做了准备,沈辉的学生身份有充足的证据,几乎不可能被识破。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保卫处副处长王范对沈辉进行了第二次政审谈话。

细心的王范注意到沈辉虽然声称自己是河南人,却带着江浙口音,沈之岳解释自己是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所以口音受到了影响。

其实沈之岳会说地道的河南话,他是故意卖了一个破绽给共产党,如果一个人太过完美,没有任何疑点,反而容易引起怀疑。

王范调查了沈之岳的履历,发现确实在上海复旦大学上过学,还参加了上海、杭州一带的学生、工人运动,甚至还被国民党逮捕过。

综合以上几点,沈之岳的嫌疑被基本排除,顺利通过了审查,留在了延安,后来还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

在抗大潜伏期间,沈之岳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低调好学、一心只为革命的进步青年,任劳任怨、乐于助人,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员,都非常喜欢热情开朗的沈之岳。

尤其是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非常欣赏沈之岳,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夸赞他,还曾当着罗瑞卿的面表扬沈之岳,呼吁大家改变对国统区进步青年的偏见,多多团结和帮助他们。

不得不承认,沈之岳真的太会伪装了,以至于在很多时候,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是一名积极爱国的抗日进步青年,抱着这种心态,沈之岳几乎无懈可击。

当时共产党有一个专门针对军统特务的“筛查”方式,叫做“突然袭击法”。

也就是说教员讲课的时候,会冷不丁指着后排大叫:“快看,你看,那个是国民党特务!”

在这种突发情况下,人们下意识的行为很难伪装,每次有人面露惊恐之色,都会被隐藏在学生中的保卫处人员记下,心理素质极强的沈之岳每次遇到这种突然袭击,从来都是面不改色。

一年后,康生提拔沈之岳出任区队长,进入了中共中央机要部门担任收发工作。

沈之岳潜入延安,其实肩负着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暗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共重要领导人。

但是中共行事十分谨慎,沈之岳一直没有机会动手,还差点暴露,无奈之下,只能切断了上下线联系,成了埋伏在延安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这一天,沈之岳像往常一样在窑洞外的水井旁洗漱,收拾好一切后,沈之岳将水泼到了院子里的老榆树下,突然一个熟悉的记号映入了眼帘。

一向冷静稳重的沈之岳神色突然紧张起来,因为这个记号是军统与他约定的特别信号,若非有特殊情况,绝不会用如此危险的方式来联系他。

沈之岳不动声色地扫视了一下四周,伸了个懒腰,故作镇定地走回了窑洞,一直到傍晚时分,操场上人潮汹涌的时候,才一屁股坐在了榆树根旁,拿走了被塞在树洞里的小纸条。

打开纸条,上面用暗语写着:“明日中午,甘泉县杜甫祠堂见。”

看完后,沈之岳将纸条扔到了煤油灯里,眼睁睁看着纸条化成一片灰烬,思索再三,沈之岳决定不去赴约。

没想到,沈之岳的谨慎救了他一命。

就在不久后,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在延安宝塔山下面的古寺里抓捕了一个僧人,这个僧人经常和当地杂货铺的一个小老板往来密切。

一经审问,果然两人都是特务,这名僧人已经在延安潜伏了两年,搜集了许多情报,另一名伪装成杂货铺小老板的特务自信满满地供述军统早有一名特务潜伏进了延安,目标就是暗杀中共的最高领导人。

听到这句话,周兴皱紧了眉头,他无法判断此话是真是假,一旦情况属实,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共领导人就赤裸裸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对这个潜伏在延安的特务,周兴没有半点头绪。

回去后,周兴立马加强了对中共各个领导人的安全保卫工作,还专门给毛泽东成立了一个警卫班,由叶子龙负责,另一边则对延安所有可疑人员展开地毯式搜索,寻找特务的踪迹,没想到一年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线索。

这名潜伏在延安的特务此时已经成为了一名机要秘书,有了更多靠近毛泽东的机会,每次见到毛泽东,沈之岳的心脏都在狂跳,但是他表面上始终保持云淡风轻,他就像是隐藏在夜色中的一只猎豹,时刻紧盯着猎物,伺机展开行动!

可惜,沈之岳等不来这个机会了,因为毛泽东即将识破他的“伪装”!

毛泽东爱抽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尤其在工作的时候,总是习惯性拿出烟来抽。

这天,毛泽东的烟正好抽完了,忙于工作的他连忙招呼叶子龙拿烟,结果叶子龙一摸口袋,也没有烟了,一旁的机要秘书急忙掏出一包烟,递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下意识瞥了沈之岳的手指一眼,不动声色点燃香烟,和沈之岳攀谈起来。

沈之岳强压激动的心情,和毛泽东聊起天来,半晌后,他高兴地走出窑洞,自以为自己博得了毛泽东的好感,殊不知噩运早已悄悄来到了他的身边。

沈之岳前脚刚走,毛泽东立马叫来叶子龙,嘱咐道:“此人有问题,立刻调走!”

听到这话叶子龙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看着毛泽东一脸肯定的神情,也没有多说什么,出去将沈之岳调离了毛泽东身边。

来到新四军第三支队工作后,沈之岳协助张云逸收编闽浙赣三省边界的红军,沈之岳一方面帮助共产党工作,一方面和戴笠联系密切,暗中搜集了大量中共机要情报。

1941年1月5日,叶挺、项英率领新四军北上,结果在半路遭到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和袭击,叶挺被扣押,项英遇害,新四军番号被取消,史称“皖南事变”!

明眼人都看得出,国民党军是早早就埋伏在了这里,就等着新四军落网,但到底是谁走漏了情报呢?

台湾的不少学者都认为是沈之岳提供新四军的情报给戴笠,国民党军才能提前设下埋伏,如果属实,那么沈之岳就是中共罪大恶极的仇人,不仅残害了大批中共党员,还出卖了项英和叶挺!

后来,沈之岳给戴笠写了一封密信,自豪地表示自己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的信任与赏识,共产党非常需要知识青年,军统应训练大批知识青年打入延安。

戴笠采纳了沈之岳的建议,1939年9月,军统“特务训练班”正式成立了,戴笠招收了大批知识青年,这些青年在接受训练后纷纷返回了老家,然后从老家报考抗日军政大学,这样就可以更加轻松容易地进入延安。

当时沈之岳成了戴笠最引以为傲的“中共专家”,他经常将自己在中共的所见所闻传授给学员,还将自己在延安的经历吹得神乎其神,一时间,沈之岳成了国民党特务圈里最风光的人!

戴笠和沈之岳的野心膨胀得越来越大,派遣了大量间谍进入延安,结果有一名学员不小心暴露了,沈之岳也受到了牵连,嗅到了风声的他迅速返回了重庆。

当时潜伏在延安的大批特务都因“特训班案件”而暴露,唯独沈之岳一人全身而退,他也成为了军统内部唯一一个成功潜入延安又全身而退的特务。

沈之岳回到重庆后,成了国民党的“大功臣”,蒋介石当即任命他为军统局第一处科长,从此,沈之岳开启了自己平步青云的政治生涯!

三、深得蒋经国信任,成为国民党元老

从1933年,被戴笠安排进入上海中共地下外围组织活动,到1941年返回重庆,沈之岳竟然在中共系统活跃了9年。

1949年,国民党大军兵败舟山,在前往台湾的飞机上,蒋介石忧心愁愁,眉头紧锁,他担心自己走后,共产党会拿他家祖坟撒气,心中惦记不已,却又没有门路安排人照顾。

极其擅长察言观色的沈之岳立马察觉到了蒋氏父子的心思,托人将蒋介石故乡奉化溪口的最新照片弄来,照片上可以看到蒋家祖坟和故居均安然无恙,蒋氏父子甚是安慰,沈之岳从此也成为了蒋氏父子最倚重的人。

当时台湾的特工系统主要掌握在蒋经国手中,他迫切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首席特工,曾经在延安潜伏多年的沈之岳成为了蒋经国的第一人选。

1950年5月,蒋经国和沈之岳共同开始创办专门培养特务的石牌训练班,在朝夕相对的工作中,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没多久,沈之岳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太子系”人马。

1963年之前,沈之岳每年都会安排大批特务进入香港、澳门等地,对大陆进行袭扰和情报活动,没多久他就成了蒋经国最看重的左膀右臂。

1979年沈之岳退休,蒋经国舍不得他离开自己,专门在自己办公室的隔壁给沈之岳弄了一个顾问室,一直到蒋经国去世,沈之岳都是国民党当局位高权重的元老!

1993年,沈之岳的癌细胞扩散到了肺部,为了活命,他决定回到北京寻访名医。

得知沈之岳来北京看病,张爱萍秉持“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想法,和邓小平一起接见了沈之岳,杨尚昆也希望通过沈之岳多多了解台湾的现状。

没想到第二年沈之岳就病逝于台北,终年82岁。

四、死后留下两个谜题

沈之岳离开后,留下了两个谜题交给后人解答。

第一个就是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在沈之岳葬礼上为他写下的评语:“智勇双全,治国有方;一事二主,两边无伤。”

这句话十分耐人寻味,在诸多史料中,沈之岳都是以军统特务的身份出现,但张爱萍的这句话明显是在告诉世人沈之岳其实是一个双面间谍,就连国民党也是因为张爱萍才知道沈之岳复杂的身份。

后来,沈之岳的直接下属曾永贤曾公开表示,沈之岳同时还是中共派往国民党的情报人员,张爱萍所说的“一事二主”就是承认了沈之岳双重间谍的身份。

此事非同小可,沈之岳究竟是单纯的“军统特工”还是“双面间谍”,涉及太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仍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考证。

除此之外,沈之岳去世后还留下了第二个谜题,那就是毛泽东当年到底是怎么发现沈之岳“特务身份”的?

当时沈之岳只是给了毛泽东一包烟,并没有多说什么,为何毛泽东就笃定沈之岳有问题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毛泽东对工作人员说过这样一句话:“只因他太了解我了……”

当时沈之岳掏出一包烟,正好是毛泽东最喜欢抽的那种,但节俭的毛主席平常生活中也只是偶尔抽一抽,平日里根本舍不得抽这种好烟。

沈之岳刚刚调到毛主席身边,就知道了毛主席的喜好,在接烟的时候,毛主席留意了一下沈之岳的手指,那双手一看就是一个不经常吸烟的人,完全没有被烟熏过的痕迹,一个很少抽烟的人,为何一下子就能掏出主席最爱抽的香烟?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下属研究上司的爱好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确实,这种现象放在今天很常见,但是在那个革命年代,一个标榜自己一心为革命的进步青年,怎么会花心思去揣摩毛泽东的喜好呢?

不得不承认,沈之岳隐藏得确实很好,如果不是因为毛泽东足够细心,军统的邪恶计划很可能就得逞了。

沈之岳至死都没想通,自己和戴笠谋划多年的暗杀计划,竟然会因为一包烟而暴露!

其实这也不怪沈之岳,毛泽东的细心谨慎远超常人,不论沈之岳如何小心,心怀鬼胎之人早晚都会露出马脚,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所有反动派的必然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从明朝成书至今这么多文人学者研究,这么多评书艺人口传,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
原创 袁... 袁世凯在清末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曾逼迫清帝溥仪退位,随后窃取了...
原创 毛...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诸... 诸葛亮作为三国名相,其政治智慧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然而,他的军事才能却始终备受争议。有人将他...
原创 爱... 爱因斯坦:“时间并不存在,人类被记忆欺骗了”,他为何这样说? 文/轩哥畅聊历史 人们天天都在谈论时间...
原创 野... 刘伯温,是一个传奇的历史人物。他的传说故事流传至今,颇具神秘色彩,历史上的刘伯温是怎样的呢? 他有佐...
原创 《... 往最深处想,沿着故事发展说,麻烦各位看官点击“关注”,更方便地和作者沟通、和读者分享,一起体味人间百...
原创 齐...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传奇人物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其中乐毅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人物。乐毅生于战...
原创 谢... 她自幼多病,17岁患上股关节结核病,腿疾更令她一生行走艰难。38岁做肾切除手术,46岁又患上乳腺癌。...
原创 9... 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向来是扮演者至高无上的角色。在历朝历代之中,虽说每一位皇帝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