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赢荡:举鼎被压死的帝王,看似荒唐,秦国能一统天下,他功不可没
创始人
2025-07-13 04:02:07
0

鼎,古代用来烹煮的器具,一般的鼎有几百斤重,我们熟知的司母戊鼎就更重了,足足有830公斤之重。

有一个成语叫做力能扛鼎,这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大,能够将鼎举起来。而

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秦武王嬴荡,他身高体壮,却举鼎而亡,一代天骄却成为了笑柄。

那么秦武王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举鼎而亡是否就代表了他是个荒唐之人呢?

秦武王在位期间的功绩

秦武王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他是个好勇斗狠的人,

但在位的时间仅仅四年,就以一种啼笑皆非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他是粗莽的皇上,也有些人认为他在位期间仍然是一位出色的皇上。

在政治上,

他刚继位不久,各国来祝贺的使臣们就妄图从秦国能够狠捞一笔。秦武王自然也心知肚明,他热情地招待了齐国的使臣,表现出秦齐两国友好的局面,其他的诸侯国,尤其是韩魏两国看到了,自然而然的打消了想从中获益的念头。

秦武王也通过这样的行动稳固了自己的政权,同时也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除此之外,大家熟知的丞相这个职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执政官”,也是秦武王创立的。他设立了左右丞相,而丞相的设立也极其有价值。作为辅佐皇上的存在,更加能够补齐短板,使决策更加稳妥。

除此之外,他在对外的举措中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平定蜀乱

在秦武王刚上任的时候,很快麻烦就找上门来了。当时的蜀侯国发生了叛乱,而当时的蜀国是个重要的战略要地,紧邻楚国,那么日后若是想要攻打楚国就会方便得多。

于是秦武王派甘茂前去讨伐,趁着叛乱也杀死了当时的蜀相陈庄,稳定了这场叛乱,将蜀国重新归入自己的国家。

宜阳之战

在秦武王上任的第三年,他决定向中原发展,于是协同魏国一起去攻打韩国的宜阳。当时的宜阳是很有实力的大县,同时也是很多诸侯国的门户,非常难攻破,秦武王派甘茂率兵前去,历经了五个月还是未能成功。

于是秦武王见迟迟未见取胜,想要撤兵,但甘茂提出,当初协同魏国一同进攻,有过息壤之盟的约定,双方都不得在中途撤兵。于是甘茂便说服了秦武王再继续增兵了五万大军,这才终于击败了韩军,攻破了宜阳。

由于宜阳对于韩国来说是个军事要地,宜阳的失守,让韩国的国力大大衰退。秦国得到宜阳,就意味着可以向北攻打燕国和赵国,向东边讨伐魏国和齐国,南边则靠近楚国。

宜阳之战不仅扩张了领地,更是掌握了山东六国的门户,并且在此之后,六国都开始忌惮秦国,由开始的进攻状态转变成了防守的状态,一直到秦国统一了六国为止,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秦武王举鼎

秦武王是个身强力壮的皇上,他最喜欢和人比力气,一些当时的大官,孟说、乌获等人都是因为秦武王好和人比力气而当上了官。

随着秦国的国力渐渐繁盛,

他也渐渐有了像楚庄王那样,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

一天,来到洛阳的秦武王想到了楚庄王举鼎的故事,想知道九鼎究竟有多重,于是问道:“

有人能举起这个鼎嘛?

”负责管理鼎的人回答道:“

这个鼎从建成到如今,从来没有人移动过它,每个鼎都有千斤之重,没有人能够将它举起来。

秦武王又问身边的大力士任鄙和孟说:“

你们两个都是大力士中的大力士,你们能举起来嘛?

”任鄙对秦武王很了解,知道他想尝试,于是推辞自己并不能举起来,并且也劝秦武王不要尝试。

但孟说却想要尝试尝试,只见他用尽全身力气,眼口都开始流血,也只是把鼎举起了十几厘米。

秦武王见到孟说将鼎举起来了,便跃跃欲试想要举鼎,一旁的任鄙一直都在劝说皇上不要尝试,结果好胜的秦武王并不听,他觉得孟说将鼎举了起来,自己应该要稍微移动一下鼎才能算是获胜。

于是秦武王双手紧紧握住鼎耳,使劲一抬,鼎也被抬起了十几厘米,正打算移动的时候,秦武王觉得浑身都开始失去力气,鼎就这样压住了秦武王的脚上,秦武王痛的失去了知觉。

侍从们赶紧把秦武王带回住处,血流不止的秦武王在当夜就因为疼痛和失血而去世了。

在秦武王去世之后,他的死亡原因被很多人所鄙夷,认为他是因为自己逞能而死

,是一个粗莽无比的皇上,那么秦武王举鼎这件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秦国一开始以来都被认为是小国,被其他的诸侯国所看不起,随着秦国历代皇帝的不断改革,秦国的国力也一步一步更加强盛,逐步发展成了其他国家所无法不重视的程度。

而曾经有楚王问鼎炫耀国力,

秦武王也想通过效仿楚王来展示自己的力气,表明自己国家的实力。

除此之外,也是向国民们宣告自己的国家已今非昔比,靠着自己的实力能够摆脱其他诸侯国对我们的偏见,也昭示着统一天下的目的

虽然秦武王举鼎的事情存在着更重要的意义,但不得不说这个意义展示的过于荒唐,才上位四年便草草离世。

世人们更多的也是因为这个荒唐的死因而记住了他,

忽略了他在世期间为秦国所做的努力。

结语

不难看出,秦武王是一个有抱负的皇上,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在他继位之后都表现得很出色。宜阳之战,平定蜀乱这些功绩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皇上。

虽然秦武王的死有些荒诞,

他在位时间很短暂,但是在他的基础之下,秦国才能做到最后的一统天下。

若是当时秦武王听从劝谏,不轻易尝试举鼎,那么或许历史上也会出现一个值得赞颂的皇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明朝的建立是一个奇迹,令人惊叹,明朝的衰败也让人唏嘘不已,在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时间中,历经十六帝,在...
原创 洪... 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是太平天国最大的王。 洪秀全喜欢王这个称号,所以,对于战功卓著的将领或者特别信...
原创 康... 康熙皇帝号称千古一帝,虽然有所夸张,但是在清朝历史上,他也的确算是一位十分有作为的皇帝了。他年幼登基...
原北京军区政治委员谷善庆逝世,... 据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正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北京军区政治委员谷善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23...
原创 张...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称其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相当高的一个评价,而张良也配得上这个...
原创 1... 1949年,自知大势已去的蒋介石,携带一众亲信和金银细软逃往台湾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之后的195...
原创 如... 《礼记》:"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正统这一说法,早在先秦时期便有,在春秋大义中占...
原创 为... 吕后去世后,陈平联合周勃除掉吕后势力,迎接汉文帝入京。起初,陈平将右丞相之位让于周勃,自己甘愿自降为...
原创 刘... 打开历史的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名为刘禅的君主。他生于乱世,是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在他的执政期间,战...
原创 历... 北宋建国后,赵匡胤考虑到都城开封周围都是平原,不像长安那般有天险可守,一旦边防线被辽军突破,辽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