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良在辅佐刘邦称帝后为何归隐?是因为刘邦封侯不公吗?
创始人
2025-07-13 09:32:21
0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称其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相当高的一个评价,而张良也配得上这个评价。

刘邦称帝以后,进行大规模的封侯。被刘邦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被列为列侯之首,而韩信则是被封了王,尽管后面被撤了。只有张良仅仅被封在列侯第六十二位。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之后,张良就归隐了。难道张良是认为刘邦分封不公,所以心生不满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张良为何辅佐刘邦称帝后就归隐了?

张良反秦的目的

秦始皇大家都知道,统一了六国的千古一帝。韩国更是秦始皇灭的第一个国家。而张良正是那韩国贵族后裔。

因此,自从张良国破家亡以后,他就一直想着要推翻秦国的统治。为此他甚至不惜散尽家财,雇佣力士,前去行刺秦始皇。虽然这事失败了,但是足以看出张良报仇之心切。

秦朝末年,秦二世无道,使得各地纷纷起义。张良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投靠了刘邦,并为其出谋划策。

结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项羽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刘邦则率兵直入关中,秦朝就此覆灭。

张良眼看着自己的大仇得报,下一步就是重新建立韩国。于是,他不顾刘邦挽留,毅然决定去投靠当时的韩国王族后裔——韩王成,并做了其麾下司徒(相当于后世宰相)。

张良大仇刚报,又添新仇

可以说,一切都在朝着张良心目中所想的那样发展,恢复韩国昔日荣光,指日可待。然而项羽给了张良当头棒喝。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史记·留侯世家》

项羽此举直接给了张良致命打击,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前往刘邦帐下,以报此仇。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

事实也的确如此,若非项羽将韩王杀了,张良是万万不会来到刘邦身边的。而张良如果不到刘邦身边,刘邦能不能统一天下还未可知。

张良再次大仇得报,却已身心力竭

在汉初三杰等人的帮助下,刘邦消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张良的大仇也终于得报。然而接下来就是异姓王们的接连造反和刘邦的不断出征。

面对如此情景,张良确实累了。

上文中提到,张良本来就是韩国贵族。因此,对于这种权力之争,他是不会陌生的。当韩国覆灭后,张良一心报仇,好不容易推翻了暴秦的统治。韩王却再次因为权力之争被项羽杀害。此时,张良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国家还是因为权力之争陷入了动乱。

于是,张良厌倦了,他不知道自己一生在追求什么。因此,在异姓王被杀时他没有吭声,在韩信被杀时,他也没有吭声。此时的他,只想远离红尘,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仅此而已。

结束语

张良的一生是可悲的。他年少富贵,却陷入灭国之祸。两次复仇,却依旧被权力之争笼罩。一次次的大起大落,使得张良看破红尘,只想一心修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近现代浩浩荡荡的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运动中,有这样一个国家,他地处于非洲的最北部地区,国家积贫积弱,...
原创 他... 1959年1月1日,我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名叫《海鹰》,这部电影是一部故事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电...
一袭汉服设计:中华织艺瑰宝——... 唐代,一个文化璀璨的时代,其纹饰艺术更是东西方智慧交融的结晶。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代八大经典纹样的世...
原创 唐... 说到盛唐,你会想到什么?是贞观之治?还国力强盛,政通人和的景象?其实盛唐的繁盛和开放我们都是有目共睹...
原创 谭...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下辖四个兵团,分别是7、8、9、10兵团。 其中,第7...
原创 老...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中,虽然有很多部分值得后人去学习,但是也有一些传统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使...
原创 宋... 所谓宋金分治常态化,是指宋金达成了某种博弈终局或纳什均衡。 简单说,就是宋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方面改...
原创 史... 中国封建时代,每个王朝都需要有武将,都需要有武官来开疆拓土,镇守边陲,这就牵扯到一个武官的选拔问题。...
解放后毛主席问周保中:抗联不撤... 解放后,毛主席曾询问周保中:若抗联未撤退至苏联,会怎样?周保中的回答简洁而深刻——“可能一个都不剩了...
原创 曹... 说到三国时期,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曹操。一代枭雄,尔虞我诈之间成就辉煌。但事实上,从严谨的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