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记载称刘邦曾下令不能杀韩信,这种观点靠谱吗?
创始人
2025-07-13 01:32:21
0

在历史演义和小说中,有一种说法声称刘邦曾发布命令,对韩信实行“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然而,这一说法实际上是相当荒谬的。从逻辑上讲,如果刘邦真的有意杀害韩信,他何必在事发时考虑之前发布的命令呢?刘邦作为当时的君主,拥有足够的权力随时废除自己下达的命令。这种命令不过是形同虚设,就如同QQ群管理员权限,群主可以随时收回一样。

事实上,这一说法更像是历史演义中的夸张描写,而非真实历史。对于刘邦和韩信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真实情况。在楚汉争霸时期,韩信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绩备受刘邦器重。然而,一场小事几乎改变了两人的关系。在攻占齐国后,韩信要求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这激怒了刘邦。幸而,刘邦谋士张良的劝说让刘邦冷静下来,他最终同意了韩信的要求,封他为真正的齐王。

尽管刘邦对韩信的军事才能赞赏有加,但在政治智慧上,韩信显得相当幼稚。在项羽与刘邦的争霸中,韩信一再表现出对刘邦的不信任,最终导致他被刘邦设法削弱军权,甚至被软禁。刘邦的谋士张良再次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劝说刘邦以假扮使者的方式混入韩信的军营,将韩信的军队夺走,进而加强了对韩信的控制。

随着项羽的失败,刘邦逐渐削弱了韩信的军权,不给他建立自己的势力的机会。此外,据说刘邦还以假扮使者的手段将韩信绑回京城,并降为淮阴侯。这一系列行动中,刘邦表露出对韩信的杀意。然而,刘邦选择等到天下安定之后,才听闻吕后将韩信处死,态度则是“且喜且怜”,对吕后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处罚。

总体而言,正统史书对于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并没有确凿的记载,而历史演义和小说往往会夸大历史人物之间的矛盾。在现实中,君王的承诺往往是最不可靠的,所谓的“丹书铁券”在实际中并无实际效力。历史上,君王或其代表如果认为某个协议不再适用,往往会直接废除,而这正是刘邦对韩信所采取的策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瓦... 在1792年9月20日爆发的几乎兵不血刃的瓦尔米战役中,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保证了法国大革命最后的成...
原创 消... 我们纵观历史的大潮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情都淹没了,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和人,只能通过...
明理丨红军总部通令全军向个人学... 【编者按】一件件革命文物见证着一段段历史,一位位英雄身后流淌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睹物思人,学史明理...
原创 我... 朱德,我们都喜欢尊称他为朱老总,因为 他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而且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一直都 ...
老子党和儿子党! 众所周知,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人建立政权以来,莫斯科始终坚持对外输...
最任性的“土皇帝”!吴三桂在云... 吴三桂这个名字始终与权谋、背叛、野心紧密相连。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云南的统治时期,更是达...
原创 2... 《鲁语》:“憔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中国曾经把黑人称作憔侥氏,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黑人的记载,春秋战...
刘备的四大谋士:徐庶、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成功离不开身边众多谋士的辅佐。其中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这四...
原创 戚... 其实,戚继光和李成梁二人,都是明朝中后期的边关大将,一个镇守蓟镇,一个镇守辽东,同样是战功赫赫,也同...
原创 一...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用这句话来形容杨广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干了很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