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武帝刘彻凭啥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少了这四个人真不行
创始人
2025-07-12 20:32:17
0

秦皇汉武,总是并列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关于始皇帝嬴政的功绩,一扫六合,实现统一,每个人都有了解。

但是对于汉武帝的功绩,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毕竟他并不是汉朝的开朝皇帝,那他到底有什么功绩,能够力压文景之治的两位皇帝,与始皇帝并列呢?

内忧之重

汉朝建立之后,经历了战争和争执,并不是一个富饶的国家,吸收了秦朝只存续了十几年的经验,汉朝更改的治世之策。既然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才能吃饱穿暖,那么从汉文帝开始便实行休养生息的策略。

经过两代君主,汉朝的经济也确实是实现了恢复,国家也越发富饶,这本应该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当时的汉朝,内外都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汉朝建立之后实行的仍然是分封制,在文景之治期间,为了休养生息,分封在各地的诸侯势力也随之扩大。

诸侯的势力过大,势必会威胁到君主的统治,为了保证君主的中央集权,汉景帝时期便尝试过将权力收回中央,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但在过去一直享受着红利的诸侯王自然不能愿意接受这一切,于是乎七个诸侯国联合起来,组织了三十万大军,逼近中央。

这场七国之乱,虽说还是被周亚夫带兵镇压下去,但很明显继续明晃晃的削弱诸侯的势力,会遭受到严重的反噬,于是乎景帝只能以温和的方式稳住诸侯,可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已经越发狂妄,到了必须要进行整顿的时候。

除了内部的问题之外,汉朝外部也一样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

匈奴攻击

而在外部,若干年前便存在的匈奴,仍然在不断地侵犯边境。

战国时期为了防御匈奴,便为此修建了长城,到了秦朝之后,更是对长城进行了又一轮的修建,更是出现了孟姜女哭长城这种故事。

到了汉朝,匈奴仍然不改本性,不断对中原发动进攻,游牧民族出身的他们,只靠着游牧并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生计,所以抢地盘,抢耕地是他们扩大自己势力的必要选择。

文景之治时,为了保证中原百姓能够在安稳的环境下休养生息,扩大耕种,复苏经济,对待匈奴也一样采取了怀柔政策。

为了维持稳定,汉朝选择了和亲之路,通过与匈奴和亲的方式,来维持两者之间的稳定。

可这种稳定并不多么牢固,反而摇摇欲坠,在经历了多次和亲之后,匈奴野心越来越大,文景之治时的柔和策略,让他们对大汉嗤之以鼻。

不满足现状的他们还是选择了发动攻击,汉武帝登基之后,匈奴变本加厉,也是到了不得不打仗的地步。

汉武大帝

面对内部外部不同程度的忧患,心怀壮志的刘彻,在登基之初,太后窦漪房尚插手政事,建元六年,窦漪房去世之后,汉武帝刘彻正式掌权,也开始了自己的雄图伟业。

想要实现自己的雄才大略,自然需要足够的人才来进行辅佐,董仲舒被引荐到汉武帝面前,刘彻只问了他一句话,“怎么才能维护统治?”

可见刘彻已经清楚当时的汉朝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一个个解决。而董仲舒也给了他足够的建议,赏识人才的刘彻采纳了董仲舒的策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后刘彻更是采纳了主父偃的想法,通过长战线来削弱诸侯国的统治,下令只要是诸侯王的孩子都能够继承封地,如此一来,为了能够维持兄弟之间的关系,诸侯王自然会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孩子,不再是由嫡长子继承,长时间之后诸侯王的封地也越来越少。

诸侯王逐渐独大的情况逐渐削弱,除此之外,汉朝的军事力量也逐渐进入了最强盛的时期。

汉武帝登基之后,对匈奴的政策便发生了改变,不再选择和亲求和,而是采取了更强硬的方式。

当然,汉武帝因为一位夫人,得到了两位强大的武将,那就是卫青和霍去病,尤其是霍去病,十几岁的年纪便领兵征战,带着八百骑兵冲进匈奴大营,还打赢了。

年纪轻轻,封狼居胥,被封为冠军侯,得此两员大将,汉武帝一直以来对匈奴的不满,彻底能够实现发泄。

在此之前,面对马背上的匈奴民族,中原的战力实际上是相对较弱的,面对匈奴败绩居多,但长平侯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的出现,给汉朝的军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助力。

与此同时,对外汉武帝也并不全是强势的,也并不是一直对外发动战争,在与匈奴对战之前,汉武帝曾经想要通过联合大月氏等国家联合对抗匈奴,既然联合那就需要使臣,在朝堂上汉武帝询问,“谁愿意走这一趟”时,张骞站了出来。

在汉武帝的授意之下,张骞出使西域,作为使臣的张骞不仅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更是打通了一条,从中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此后,朝代再怎么更迭,这条丝绸之路都焕发着不一样的光彩,西域的各种食物商品流入中原,中原也有商品售往西域,两地之间的经济贸易空前繁荣。

经济的繁荣将会带动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强大的中原自此开始。

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并不是当时最强大的存在,内部并不稳定,外部也有强大的对手,但汉武帝任用董仲舒等人,采纳能人贤士的建议,稳定了汉朝内部的局势。

获得了两位大将之后,对外一改往常,更加强势,面对强大的匈奴也能取胜,这也让汉朝的威严逐渐传播到了西域各地。

而张骞出使又打通了经济之路,让中原与西域之间开放了通商,经济焕发生机。

可以说,汉武帝在文治武功各方面都有建树,让汉朝更加强大,外部的诸多民族也向汉朝称臣,这让汉朝更加兴盛。

在历史的脉络上,汉武帝时期算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时期,解决了王朝内部一直以来的问题,又对外展示了强大的军事能力,经济的繁荣也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看似这些成就少不了臣子的相助,但在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就是君王的赏识,显然,汉武帝做到了这一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瓦... 在1792年9月20日爆发的几乎兵不血刃的瓦尔米战役中,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保证了法国大革命最后的成...
原创 消... 我们纵观历史的大潮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情都淹没了,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和人,只能通过...
明理丨红军总部通令全军向个人学... 【编者按】一件件革命文物见证着一段段历史,一位位英雄身后流淌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睹物思人,学史明理...
原创 我... 朱德,我们都喜欢尊称他为朱老总,因为 他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而且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一直都 ...
老子党和儿子党! 众所周知,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人建立政权以来,莫斯科始终坚持对外输...
最任性的“土皇帝”!吴三桂在云... 吴三桂这个名字始终与权谋、背叛、野心紧密相连。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云南的统治时期,更是达...
原创 2... 《鲁语》:“憔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中国曾经把黑人称作憔侥氏,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黑人的记载,春秋战...
刘备的四大谋士:徐庶、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成功离不开身边众多谋士的辅佐。其中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这四...
原创 戚... 其实,戚继光和李成梁二人,都是明朝中后期的边关大将,一个镇守蓟镇,一个镇守辽东,同样是战功赫赫,也同...
原创 一...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用这句话来形容杨广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干了很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