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版
有人问了,汉武帝打击匈奴、统一南越、西域和朝鲜,这些军事上的功绩,后世的唐太宗、元世祖等也完成了,有什么特殊之处呢,为何汉武帝能够比肩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开启了统一历程,却中断了,汉武帝接过来,最终完成了。
前238年,嬴政开始亲政,当时的中华大地地图是这样的。
请大家记得这张地图,图中可以看出,
秦国已经占据了华夏大地一半的土地。
此后的历史人尽皆知,
嬴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而且试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但是秦朝仅仅只有15年,天下又分崩离析。
那么,汉武帝开始亲政的前135年,此时正好过去了103年,华夏大地又是什么样子呢?
战国末期地图和西汉初期地图,大家仔细看这两张地图,发现惊人之处。
一个是嬴政还未统一前的战国时代,秦国占据了华夏大地一半的领土,随后秦朝先后灭亡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统一了天下,但只有15年时间。
随后,西汉建立,然而,秦始皇征服的百越之地又变成了南越、闽越等地。
为了安抚六国遗民,汉高祖不得不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杀死了有威胁的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代之为同姓王。
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此时,西汉王朝已经建立了70年之久了,但是和战国末期还是一样的。
西汉直接管辖的郡县=战国末期的秦国。
西汉封国梁国=战国末期的魏国。
西汉封国代国+赵国=战国末期的赵国。
西汉封国燕国=战国末期的燕国。
西汉封国济南国+淄川国+胶西国+胶东国=战国末期的齐国。
西汉封国楚国+吴国+淮南国+衡山国+长沙国=战国末期的楚国。
大家发现什么了没有。
那就是,秦国名义上灭亡了战国六国,但是战国六国毕竟每一个都是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大国,楚国和齐国甚至七八百年了,
这些国家会一夜之间灭亡吗?
不会的。
所以,秦国吃掉了六国,但是并没有消化掉六国。
我们可以发现,战国六国,至少还有五国,到了西汉时代,依然延续着生命,那就是齐国、楚国、燕国、赵国和魏国。
只有秦国最终灭掉的韩国被消化掉了,变成了颍川郡,再也不是国了。
而且这和秦国灭亡的顺序有关。
秦国先灭亡了韩国、赵国和魏国,所以这些地区就被消化了,
韩国被彻底消化掉了,魏国被消化掉了东郡,赵国也被消化掉了上党郡,只是残余势力到了大同,建立了代国,这个势力后来依然存在。
秦国后来灭亡的楚国、燕国和齐国,则很难被消化掉,
而且随着秦始皇的去世,秦朝的灭亡,这些国家的实体生命延续到了西汉。
所以,除了燕国还保留外,西汉为了对付楚国和齐国,煞费苦心。
齐国被一分为四,分成了济南国+淄川国+胶西国+胶东国。
楚国被一分为五,分成了楚国+吴国+淮南国+衡山国+长沙国。
这就说明,秦朝没有来得及消化掉新征服的楚国、齐国和燕国土地,就匆匆结束了生命。
六国遗民的叛乱就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主要推动因素。
那么,这些国家是何时消亡的呢?
就是汉武帝时代。
到了文景之治时期,汉景帝时代,,济南国+淄川国+胶西国+胶东国+楚国+吴国+赵国,这七个国家还是联合起来造反了,就是吴楚七国之乱。
虽然名义上是七个国家,但是我们知道,其实主要就是秦国新征服的齐国、楚国势力,拉上了赵国的反叛。
最终名将周亚夫和梁王刘武扼守着梁国,也就是战国魏国的大梁,抵御了七国之乱的攻击。
所以说,这几个国家未被消化掉,酿成了多次的大祸。
到了汉武帝时代,颁布了推恩令,最终封国越变越小,渐渐地就被消化了。
我们看《史记》,可以发现,汉文帝时期的大臣们,喜欢说自己的国籍,比如新垣平,就说自己是赵人。
等到推恩令颁布之后,渐渐的,人们就不说自己是赵国人、梁国人了,而说自己是邯郸人、大梁人。
当然了,汉武帝的功绩还有很多,比如打击匈奴、统一南越、西域和朝鲜等,但是这些后世皇帝也多次做过。
不过,完成统一,这个是不世之功,尤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文化思想意义上的统一。
所以秦皇汉武并列,秦始皇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消化了政治上和版图内的统一,并且完成了思想和文化上的统一,大一统终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