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结婚,我想大家想到的全是最美好的画面,长长的花车,盛大的迎新车队,宝马和奔驰在前面为其开路,在五星级的酒店大摆宴席招待宾客,见惯了现代的结婚盛况,古代的婚礼你见过吗?
据说古代皇帝结婚是同皇帝登基一样隆重,就拿清朝光绪皇帝大婚来说,整个婚礼统计所花费的银两就高达500多万两黄金,这是什么概念,在当时清代相当于190w的老百香一年的口粮钱,这么豪华而隆重的大婚是否有也带来了同等分量的美满与幸福呢,今天带领大家走进《清宫秘史》去揭秘清朝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01她通过海选秀女入宫,却结成了对陌路夫妻
紫禁城坤宁宫的冬暖阁是清代历来皇帝大婚所用的场所,屋里摆放极尽奢华,象征着皇家的权威与尊贵,在清朝十二个皇帝中,只有四位皇帝才有幸在这里完婚,顺治帝、康熙帝、同治帝最后是光绪帝,其他皇帝在登基前已与王府成婚,是没办法在皇宫完婚的。
光绪皇帝少时4岁登基,长大成人后有幸在此举行婚礼,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日子时,光绪皇帝的大婚正式开始,迎娶的是自己亲舅舅家的女儿叶赫那拉.静芬,史称“隆裕皇后”当天隆裕皇后的凤舆从自家府邸出发前往紫禁城,清朝规矩,皇帝不能亲自迎亲,于是光绪皇帝按祖制派遣迎亲大臣迎接皇后,皇后的轿撵由大清门被抬进了坤宁宫,这件事也圆了慈禧太后多年以来的夙愿,复杂而繁琐的礼节后,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便要在坤宁宫的冬暖阁度过两天两夜恩爱缠绵的时光,然而本该恩爱异常的新婚夫妻却在两天后形同陌路,大婚后这对权利高峰的帝后就各自回到了宫殿,从一开始就感情冷漠的夫妻几乎从未真正的生活在一起,让光绪产生爱情冲动的并不是这个明媒正娶的皇后,而是早皇后一步迎娶进门被封为珍妃得的女孩。
婚后的光绪出现异常举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一开始就不满意,为什么又要勉强自己跟隆裕皇后成婚,难道这段婚姻的背后另有隐情?
中国历朝历代的后妃大多数来自贵族权臣之家,为了巩固皇权,只有到了明代为防止外戚干政,朱元璋下令皇室后妃应选择民间。
“选秀”是清朝独有的制度,清朝入关后开始实行,这时候的秀女大多来自八旗,顺治皇帝下令凡满蒙汉13-17岁待字闺中的女子都要参加三年一次的全国选秀,过了17岁还没有选中的便可自行婚配,奇怪的是当时的隆裕皇后已经19岁的,在当时绝对属于大龄女青年,据史书记载,隆裕皇后,驼背、马脸、龅牙,眼凸,实在算不上良配,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女人入住了中宫,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是光绪喊了一生的“亲爸爸”。
1888年冬天的一个清晨,五名幸运的女孩被带到了光绪的面前,最后的殿选是皇帝亲自确定,光绪用余光扫视了一番后呆住了,站在左边第一排的女子正是自己五年都没见过得表姐,这个表姐比自己大3岁,从小一起在皇宫玩耍,光绪帝瞬间明白慈禧的意图,无可奈何的他拿着象征皇后的玉如意给了自己的表姐,最后发布圣喻:兹养成皇太后慈喻:叶赫那拉静芬被册立为皇后,在那一刻光绪皇帝的心或许就死了,在他看来隆裕皇后不过是慈禧派来监视他的棋子,两个本该相亲相爱的夫妻注定形同陌路。
关于“亲爸爸”的传闻,小编觉得应该结合满族的习惯用法,代表对女性长辈的敬称“芭芭”,后来的“爸爸”为以讹传讹。
02本是得宠的嫔妃,却被人扔到井里溺死
选秀结束后本以为以后都在感情上无望的光绪遇到了此生至爱---珍妃,珍妃活泼聪明,貌美可爱,不仅给了光绪一生的爱恋,更是光绪后期变法上的志同道合的密友,此时的珍妃成为了他所有幸福的源头,然而珍妃的专宠也引发的慈禧不满,慈禧心里清楚得很珍妃对光绪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自己对光绪的控制,于是慈禧便以珍妃生活奢侈为由处罚了珍妃。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也就是这一天,珍妃香消玉殒了,关于珍妃的死因慈禧发布官方上喻:上年京师之变,仓促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内殉难洵属节烈可嘉,加恩著追赠贵妃。
寥寥几句话交代了珍妃的死因,但执行珍妃死刑的崔玉贵给出了惊人的言论:“是慈禧命人把珍主子投入到了井里的”此言论一出就这样民间猜测议论纷纷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珍妃非死不可呢?
光绪皇帝跟同治皇帝完全不一样,他年少登基,自小养在没有生母的皇宫里,又在慈禧那得不到半点温存,只有老师翁同龢一直照顾他,少年的苦楚养成了坚毅的性格,聪明好学,知识渊博曾经跟着德龄公主修习过英文,而珍妃因为父亲是外交官的原因对西洋事物更是新奇的不得了,两个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戊戌变法的时候珍妃给了光绪莫大的支持,在政治上珍妃让光绪觉得自己才是天下之主,极力想摆脱慈禧的控制,在感情上的温暖也让光绪治愈了他所有童年的不幸,但是这样的举动引发了慈禧强烈的不满,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便分开了这对苦命鸳鸯,光绪囚禁瀛台,珍妃打入冷宫,直到珍妃被推进井里的那一刻都没有见到她心心念念的爱侣,知道珍妃死的消息,光绪心碎无比,7年后郁郁寡欢的光绪帝与世长辞,带着满身的怨恨去拜见清朝的列祖列宗,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掌管清政府48年的慈禧终于松开了她紧拽着大清帝国命脉的手,与世长辞了....
慈禧太后就这样带着欺世骂名永远地离开了这属于她的世界,虽然她已长埋地下100多年,但是人们对她的关注却从未停止,她的阴险狡诈,她的卖国求和都让大家为之唾弃,这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女人究竟还有哪些不为我们所知道故事呢。
03呼风唤雨的“女皇”曾经也是个爱好新奇玩意的“女神”
1894年阴历甲午年,这一年慈禧60岁,六十大寿便是这一年里最隆重的庆典,大臣们都挖空心思的想送一些可以讨慈禧欢心的贺礼,但是看惯了奇珍异宝的慈禧,对于大臣们送的礼物没有任何感觉,这时候有一个人给她带来了一件她这辈子见都没见过的物品,这可激起了慈禧所有的兴趣。
此人便是直隶总督袁世凯,袁世凯花费白银1万两,在国外进口了一辆汽车,(这应该是有史以来种进口的第一辆外国汽车)浩浩荡荡开进了紫禁城,慈禧顿时被这见都没见过的四轮“车轿”吸引的挪不开眼睛,当即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坐了上去,开始在紫禁城内悠哉悠哉的颠着,可是没过多久慈禧不高兴了,发起了火,这可吓坏了袁世凯,以为汽车出现了什么故障结果一问,慈禧觉得一个轿夫竟然坐着开车还坐在她的前面,这是她最不能忍受的,连皇帝都不敢跟自己平起平坐,一个奴才怎么敢。
就这样汽车这种无视尊卑的物件就被慈禧全面否定了,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慈禧的无知更是为大清的腐败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当时大清帝国最高的统治者,这个皇恩浩荡的女人最为享受的还是宫廷里延续了几百年的奢华,慈禧好文墨,她给自己建立了一间书房---大雅斋,这是慈禧亲自为自己的雅室取得名字,并且在里面建立了一间画室,慈禧喜欢附庸风雅,自己更是有一批宫廷御用的画师帮她作画,为了让大臣们全部能看得到自己的画,她便请别人跟自己共同完成,最著名的便是妙淑君姐妹两,每次画都完成的差不多了,慈溪才过来添上几笔,然后落上慈禧太后御宝的印章,最著名的一幅画就是《那拉氏设鸟画轴》正中央位置赫然打上慈禧太后御笔,向所有人宣告,这话就是我慈禧所画,我们无法想象慈禧要求画师画画时的场景,对于慈禧后来的作品我们大多包含欣赏的眼光,慈禧为了笼络人心便经常把带有自己印章的画作赏赐给大臣,以显示自己的恩德,所谓的恩威并重慈禧或许觉得自己玩的行云流水。
纵观清晚期的历史,慈禧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从1840年帝国主义侵华开始,她就开始逃窜,只有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后才敢回鸾,这个女人一路上心惊胆战除了李莲英之外连自己的儿子光绪帝都信不过,李莲英16岁开始服侍慈禧,察言观色和溜须拍马是他的看家本事,深得慈禧喜爱,31岁便开始出任太监总管,他跟慈禧在后宫的几十年里早就超过了一般的主仆关系,慈禧一生除了早年被山东巡抚处死的安德海外,就只信任李莲英一人了。
慈禧附庸风雅也好,喜爱瓷器也好,都是她作为一个女人最好的体现,从慈禧留下来的照片看她也是个娇羞爱好新鲜食物的小女生,48年的执政生涯,成就了慈禧的一生,更给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