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大聚义时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就是身份显贵,特别是那些曾经在官场上任职的人物,排名会往前靠。
比如说大刀关胜,上梁山前担任的官职是蒲东巡检,再加上是关二爷之后,所以座次就排在了梁山元老林冲前面,位列五虎将之首。
而除了关胜以外,还有很多梁山好汉,也都曾在官场上有过一官半职。
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下,梁山好汉上山前的官职,并比较一下谁的品级最高。
首先,我们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梁山好汉上山前,有的是“官,”有的则是“吏。”
官和吏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由朝廷正式任命,并且有品阶的,这才属于官员。
至于吏,则是由地方衙门自行招募的办事人员,他们不是官,更没有品级,所以身份和地位都要比官员低。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是体制内的人员,没有养老退休金,工资也相应较低。
熟读水浒的朋友都知道,梁山老大宋江在上山前,做过郓城县的押司,这个押司就是属于“吏。”
在北宋时期,“吏”不仅地位低,甚至永远不能为官,这就好比当下体制内,事业单位人员无法直接做官是一个道理。
所以,身为小吏的宋江,才会不遗余力地去招安,甚至哪怕是害死身边的兄弟,也要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
押司后面还有节级,这个职务也属于“吏”,专门负责管理牢房和囚徒,神行太保戴宗和病关索杨雄都曾担任过此职。
还有“都头”也是“吏”。在梁山108将中,有四人担任过此职,乃为阳谷县都头武松,郓城县步军都头雷横和马军都头朱仝,沂水县都头李云。
由于都头一职由知县直接任用,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编制和品级。
至于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维护当地的治安情况,类似于现在的刑警队队长。
虽然吏不比官,但是很多科考无望的生员,还是比较乐意选择这份职业,毕竟比平民百姓的社会地位高。
弄清这个问题后,我们再看梁山上真正做过官的好汉到底有哪些?
其实,真正在大宋体制内混过的梁山好汉没有多少,拢共就15人,约占梁山好汉总数的七分之一,这15人,有14人是朝廷军官,归顺梁山的主要原因不是兵败被俘,就是走投无路。
先说第一个上梁山的体制内人员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这个名号听起来就非常响亮,但实际上林冲的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只是一个虚职,并没有什么实权。
而且到了北宋后期,由于朝廷腐败,以空额侵吞军饷的情况十分严重,所谓80万的禁军,恐怕还有很大的水分在里面,不过大几十万还是有的,但林冲的职务依然只是一个训练军队的教官,除了负责矫正士兵们的军事素养以外,再无其它的权力。
与此同时,东京禁军金枪班教头徐宁和林冲可归属为一个席列,即为无品级的武术总教官。虽称不上什么官职,但也算是朝廷体制内的人员。
而有品级的军职,则是提辖。
这是北宋负责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的武官,一般在州一级的行政区域中设立,而在宋朝,知州从属于五品,提辖自然比知州品级低,约为六品到八品左右的军职。
梁山上有渭州经略府提辖鲁智深,登州兵马提辖孙立,大名府留守司管军提辖使杨志和索超。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杨志还做过殿帅府制使,制使意指皇帝派遣的使者,虽然品阶也不会超过五品,但地位恐怕比提辖要高。
对了,与提辖品级差不多对等的军职还有两个,一个是巡检,另一个则是兵马都监。
先说巡检,梁山中的大刀关胜在上山前做过蒲东巡检,主要职责就是募兵驻防和巡查军事隐患。
但由于品级太低,所以手底下只有一两百人,放到现在,最多算是一个副营长。
再说兵马都监,有关资料显示,“都监”在北宋只是一个军职差遣名,所以品级也不会太高,但它可以在知州的授命下,统领一州的兵马,这一点就比提辖和巡检要厉害得多。
梁山上有青州兵马都监黄信,东昌府兵马都监张清,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这三人放到现在,类似于一个有名无权的师级军官,但这里强调的仅是地位,不是品级。
接着再说品级较高的团练使,这个就比较厉害了,有关资料显示,古代所谓的团练使就是地方的军事最高长官,直接负责统领地方的自卫队,唐初时期,团练使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二种。
“都团练使”一般由五品的观察使兼任,而州团练使则是常由正四品的刺史兼任,所以团练使的品级处于四品到五品之间,但宋朝力采强干弱枝政策,团练使一职遭到不断削弱并且逐渐分化出来,到了宋徽宗时期甚至成了一个虚职,不执掌帅印,也不再驻防一州。
所以这是个较为闲置的军职,不过发生小型战事时还是会被拉出来。
梁山上有陈州团练使韩滔,颍州团练使彭玘,凌州团练使单延珪和魏定国。
这四人直接掌握的部队规模大约在上千人左右,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但可惜他们的武艺比不上梁山五虎将,再加上上山晚,也没有什么背景和亲信,所以就都被放在了地煞。
比团练使品级还要高的就是兵马统制了,这一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不仅负责统领部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调兵权。
原著第34回写道:
“秦明奔到指挥司里,便点起一百马军、四百步军,先教出城去取齐,摆布了起身,从青州进兵清风山。”
这就是属于兵马统制的调兵权,遇到战事就可以直接点兵。
这应该是梁山中出现的军事最高官职,所对应的代表人物除了霹雳火秦明外,还有一个双鞭呼延灼。
书中介绍,秦明原是青州指挥司统制,而呼延灼则是汝宁郡都统制,注意,这两个军职不可对等,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都”字!
《宋史》记载,都统制可以统领几个州的兵马,而统制却只能统领一州,因此,都统制要比统制的权力大,也就是说,呼延灼比秦明的军职还要高。
呼延灼
论梁山好汉上山前的官职,呼延灼的职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