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五代后梁的创立者,朱温代唐的一系列“骚操作”,可谓是“槽点满满”。如果说,在成为宣武节度使后,到平定中原时的朱温还是一位枭雄的话。那么到朱温代唐称帝时,则直接露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军头”草莽。
在朱温代唐之前,皇帝禅让,还有着“加九锡”“封世袭异姓王爵”以及“三辞三让”等等礼节。而在朱温一句:“做天子难道非得要得九锡吗?”之后,皇帝禅位仅仅一道诏书就足够了。
(朱温的画像)
朱温代唐可以说一方面是朱温起家草莽,对隋唐公卿礼仪传统的一种淡漠;从另一个方面讲,也可以说是五代十国时期,“兵强马壮者为天子”这一武人执权柄的一种体现。
朱温作为这一规则的缔造者,不但开创出了空前绝后的“封世袭异姓王”“加九锡”仅一天的“历史记录”,而且还嫌禅让典礼过慢,而诛杀了投靠自己,负责操办禅让大典的柳璨。
一、大唐有“全忠”
朱温原本是黄巢起义军中的将领,因为作战有勇有谋和得到黄巢的倚重。此时的唐朝由于“安史之乱”导致藩镇割据,虽然经过唐宪宗、唐武宗等皇帝的一系列的操作而短暂压制诸藩。
(后梁极盛时期的控制图)
但是,由于气候和唐廷中枢的混乱,宦官揽权干政,特别是唐宣宗和唐武宗两个皇帝在位期间,一系列的拉扯,导致唐王朝日渐垂暮。
可以说,随着藩镇林立导致了唐廷财税始终吃紧,或用兵则民用不足,或用民则唐廷难以维持弹压诸藩的军事实力。
加上唐宣宗在位时,一反唐武宗的“会昌之治”,导致唐廷在经历大中年间之后,朝廷财税难以维持。加上唐懿宗为了用兵大肆敛财,最终导致了“黄巢起义”的爆发。
(黄巢的画像)
但是,由于黄巢军在对唐王朝和其治下的诸藩镇作战时,执着于攻取唐廷重镇,而忽视对地盘和重要战略地区的镇守,最终导致黄巢在攻破长安之后走,军困兵穷,反而面临着唐军和藩镇军的联合围剿。
而朱温就是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投降唐王朝,而远在川蜀的唐僖宗,听闻黄巢军的骁将朱温降唐之后,高兴不已,直接赐名“全忠”,并将中原要地宣武军镇封给了朱温。从此朱温占据开封、汴水,控扼中原,逐渐开始了后梁霸业。
(黄巢起义局势图)
二、连弑二帝
成为宣武军节度使的朱温,立即开始了对黄巢义军的作战,以宣武镇为核心,联合朱宣和朱瑾,一边围剿黄巢义军,一边开启了中原霸业。
朱温在攻打黄巢起义军的时候,收降了黄巢军中的大批将领,如著名的葛从周、张归霸等,后来都成为朱梁王朝的著名将领,可谓在后梁霸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随着黄巢义军被唐王朝扑灭,唐廷此刻已无力维持兵力弹压藩镇,而朱温控扼汴州,刚好卡住了唐廷江南财税运抵关中的水陆要道。
(朱温起家时期的地盘)
因此,朱温一面与唐昭宗虚与委蛇,消灭割据蔡州的秦宗权部,一面趁唐廷与昭义军节度使李克用翻脸之机,迅速挥师东向,消灭朱宣和朱瑾,占据兖州和郓州。
当唐廷战败后,李克用和唐昭宗才发现此时的朱温,已经占据中原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洛阳以东,淮水以北已经没有能够牵制朱温的大型藩镇了。
而此时的朱温也开始露出取代唐王朝的野心。趁唐昭宗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挟持之际,挥军西向,进入关中,击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将唐昭宗挟持到了东都洛阳。
(各个藩镇分布图)
而朱温起身藩镇,担心唐廷公卿不服从他这个武人,于是在唐昭宗东行之后,命手下将领在白马驿将唐廷公卿大臣尽数坑杀。
朱温甚至还笑着对手下将领说:“这帮公卿大臣天天自诩‘清流’,现今将他们都杀了扔到黄河里去,让这‘清流’通通变‘浊流’。”
不久又在洛阳宫殿将孤家寡人的唐昭宗,直接弑杀在殿内。但是,此时的朱温还是比较讲“篡位基本法”的,在杀掉唐昭宗之后又立了他的儿子为帝。
(白马驿之变昭示着“兵强马壮者为天子”时代的到来)
但是,短短两个月后,朱温就废了他的皇位,改封为济阴王,不久又将他刺杀。唐昭宗、唐哀帝父子俱为朱温所杀,短短八个月间,朱温连杀两帝,代唐建梁。
三、不由九锡,不得作天子耶?
朱温代唐的过程可称得上是“火急火燎”,杨坚辅佐北周宣帝,到北周静帝禅让,杨坚代周建隋,共九个多月;南朝宋武帝刘裕,代晋称帝从总百揆到建宋国,时间更是超过了一年之久;再往前,曹操父子代汉建魏则是通过父子两代人分步进行。
而朱温代唐则更有“武人”风范。在朱温入关中击败李茂贞,将唐昭宗挟持到洛阳刺杀之后,再到立李祝为帝不过短短五个月。
(某种程度上,九锡之礼是篡位的“标配”)
而李祝即位之后,朱温就迅速开始操办代唐行动,为此朱温还在白马驿诛杀了大批唐朝公卿大臣。而当投靠朱温的大臣建议,朱温按照“古礼”——“加九锡”“封王建国,世袭罔替”“三辞三让”等等操作之后,再代唐称帝时,朱温却表现得相当不屑。
于是,才有了那句“不由九锡,不得作天子耶?”而作为投降朱温,负责代唐的心腹柳璨对此十分鄙夷,觉得他自己“打了眼”,才投靠了朱温。甚至在朱温接受“九锡”之后,就已经开始建立后梁的王宫了。
而朱温之所以如此着急地称帝,关键一个原因在于,唐王朝的号召力此时仍然存在。为此,朱温还嫌筹办禅让的柳璨所提出了代唐动作太慢,而怀疑他还与李祝有所勾结,直接将柳璨斩杀夷族。
(朱温的后梁事实上处于两线为敌之中)
而朱温仅仅占据了中原、关中以及山东等黄河南、淮水以北的地盘,盘踞在蜀中的王建、凤翔的李茂贞、太原一带的李克用,以及南方的“十国”,特别是淮南的霸主杨行密,河北三镇都还在观望,并没有彻底被朱温降伏。
这也是为什么朱温在迅速代唐登基后,选择迅速毒杀李祝。后来,虽然朱温击败了李克用,李克用病故,随后又出兵河北三镇,让三镇名义上臣服,但是在朱温南下征讨淮南霸主杨行密时,却被杨行密以水代兵,大败后梁军,擒斩朱温心腹大将庞师古。
这一战后,朱温没能迅速南下,打开江南通道。而此时,李存勖接掌其父李克用的节度使之位,统领太原藩镇,后梁在黄河以北的优势又渐渐被李存勖夺取。
(杨行密的地盘)
可以说,朱温为了迅速获得统领天下的名分而代唐称帝的行为,不但让朱温失去了挟唐时的优势,反而让朱温不得不困守中原,遭到了四面藩镇的包围。
随着南下的淮水一线被杨行密把控,河北又渐渐被李存勖吞并,后梁最终陷入两面作战的劣势当中,朱温一统天下也随着被其子刺杀而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