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儿时总有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尤其是跟四大名著有关的故事相信现在也是有一部分人能够张口就来,特别是跟三国演义有关的连环画想来当时也是大家争相收藏的珍宝。比如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粗中有细的猛张飞。但是三国演义中有一些片段其实是罗贯中加入了极多的个人情感写出来的,特别是关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1、火烧博望坡
其实这一场战役跟诸葛亮是没有任何的关系的,因为这场战役是发生在公元202年,而刘备三顾茅庐则是发生在五年之后,并且也不是直接采用火攻。
2、草船借箭
相信大家对于书中的这则片段是百看不厌吧,也都被诸葛亮的临危不惧所折服,但是这个片段也是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张冠李戴的产物。真正的草船借箭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氏父子孙坚、孙权所为。
3、赤壁之战
书中的第一个高潮就是孙刘联军与曹操的大战,在书中诸葛亮对于这场战役的发生乃至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只有智激孙权是真实发生过的,其他的诸如舌战群儒,借东风的事件都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神化诸葛亮的做法。
4、空城计
在全书的后半部中有一个小高潮,就是诸葛亮在街亭失利后,独守空城,并吓退司马懿的片段,但是事实是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可以说《三国演义》对于蜀国的人大都进行了美化,有极其明显的亲蜀厌魏的倾向。虽然书的大方向与历史并没有太大的出入,但是确实与真实的历史有些相违背的地方。不过毕竟是本小说,有不同的地方是很正常的,并不影响他是我们童年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