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通过李卫介入“山西诺敏案”中,真是巧合吗
创始人
2025-07-11 14:32:41
0

导读:邬思道在《雍正王朝》中展现出了计谋高超的一面,他的半隐全隐过程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必然结果。通过介入诺敏案,邬思道成功实现了从半隐到全隐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充满了政治智慧,也暗合了权谋的辛辣。

在雍正时代,邬思道是四阿哥胤禛九龙夺嫡时期的主要谋臣。然而,他深知胤禛的腹黑和刻薄寡恩。尽管胤禛礼贤下士,但高福事件让邬思道深感痛心。在夺嫡即将成功之际,邬思道早就准备好了脱身的计划。他巧妙地表达了不再从政的愿望,但又害怕被灭口,于是选择了半隐。这种权宜之计的半隐,并非他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机会。

当陕西布政使李卫拿着表彰诺敏的圣旨找到邬思道时,邬先生知道机会到了。李卫知悉邬思道的身份,但在外臣田文镜眼中,邬思道的身份却无从了解。于是,邬思道借助在雍正心腹大臣之间游走的机会,找到了半隐到全隐的突破口。

邬思道的介入诺敏案并非偶然,而是他精心选择的时机。当李卫带着圣旨来请教邬思道时,邬先生意识到机会降临。他知道李卫身份特殊,了解半隐事实,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完全不了解他的人,田文镜成为了最佳选择。

邬思道通过与李卫的合作,成功引荐到田文镜处。田文镜并不知道邬思道的半隐身份,而邬思道看准了这一点。在处理诺敏案的过程中,邬思道借机寻衅,主动让田文镜将他赶走,实现了从半隐到全隐的顺利过渡。

然而,邬思道对半隐的选择并非没有原因。他早就在雍正登基的当晚,以“三不可用”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不再从政的决心。然而,考虑到自己的安全,他选择了半隐。雍正甚至派丫头如月前来照顾邬思道,实际上是在监视他。这时,邬思道利用田文镜的事务繁忙,逐渐实现了全隐的愿望。

在河南巡抚任职期间,邬思道的后手频频出击。他以半隐的身份逼迫田文镜来“辞掉”自己,为全隐创造条件。通过索要8000两的年薪,他成功让田文镜在财政上感到困扰,最终选择辞退邬思道。这也成为邬思道实现全隐的巧妙策略。

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的智谋和权谋手段使他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半隐全隐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机智,展现了一个政治谋士的风采。这段历史故事不仅揭示了权谋的复杂性,也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角色形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第... 今儿咱们得聊聊一位名叫唐瑜的“传奇”人物,她的故事啊,简直比小说还精彩,但又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想象...
原创 《... 导读:在康熙时代,宫廷内部的权谋斗争层出不穷,每个阿哥府都是一个潜在的继承人培养的地方。而其中,康熙...
原创 外... 大多数人提起蒙古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族,但是别忘了,在我国北边还有一个蒙古国呢!两者既然都和“蒙古”二...
原创 《... 电视剧《山河月明》正在北京卫视播出,开场就是洪武北征,推算一下时间和地点,应该是明太祖时期的第二次北...
原创 贵... 贵人晋升为嫔,为什么都心花怒放?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清朝建立于1644年,标志着清军入主中原...
原创 中... 众所周知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家乡。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有...
原创 她... 慈禧是一个长寿皇太后,她是晚清时期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活了七十多岁才去世。她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
原创 两... 洪武三十年三月一日,南京贡院街上人山人海,举目无边。这一天,三年一度的会试即将揭晓,来自全国各地的举...
原创 中... 对党史军史研究越深,心中的困惑就越多。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厘清了“中央军委”和...
原创 “... 作者:桅杆 前面写了红军“草地分家”的两篇文章,引出一个话题,即张主席出走一事。 1938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