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一个长寿皇太后,她是晚清时期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活了七十多岁才去世。她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会女性专权的范本,她统治清帝国的时间超过了历史上所有朝代女性专权的记录。但是按道理讲,在封建社会,女性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地位一直相对比较低下,但是慈禧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专权历史,她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慈禧出生在一个官府家庭,但幼时丧父家道中落,生活十分贫苦。后来在她17岁那年有幸作为秀女被选入宫中,告别了在宫外以卖唱为生的艰苦生活。但说起慈禧人生命运的转折点还要说是她为咸丰皇帝生了其第一个儿子,从此,慈禧在后宫的地位扶摇直上,一路晋升到贵妃。
成为贵妃之后的慈禧获得了更多陪伴咸丰处理政务的机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天资聪慧的慈禧在繁杂的政治权谋中无师自通。咸丰驾崩之后,当时整个帝国的政局动荡,各个政治势力互相使绊,情况错综复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贵为皇太后的慈禧开始手握重权辅佐刚刚登基的小皇帝。此时,对朝廷政治格局了然于心的慈禧就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独裁朝廷。她先后发动政变斗争,从咸丰遗诏安排的八大辅政大臣手中夺去了军政大权,并且处死了其中的三位。后来,她又通过拉拢、重用亲信,铲除异己分子,成功构建了一手遮天的独裁政府。
晚清的最后三位皇帝可以说是慈禧权杖之下的“木偶”皇帝。他们祖孙三代在位期间国家的实际权利早已经掌握在以慈禧为核心的“统治集团”手中,而此时慈禧年仅不到三十岁。她在进入宫中仅仅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可以熟练掌握、运用政治斗争的处理手腕,并且实施起扳倒对手的计谋来也越发的精明。慈禧主政期间,不仅对待政敌手段毒辣,对待亲生儿子也毫不手软,不管是同治还是光绪,慈禧对他们的管控都十分严厉。
当然,慈禧在位期间还是略微有些闪光点。慈禧重用了李鸿章等汉人,兴起洋务运动,很好的调节了满汉朝臣之间的矛盾,满汉间的隔绝也被彻底瓦解;后期她还提倡新政,开办西洋学堂,向西洋输送了大量的中国留学生……高超的政治技巧,善于拉拢、重用忠于自己的能臣,不得不说是慈禧能稳坐泰山的重要秘诀。
但是对于清王朝这艘在海浪中摇摇欲坠的大船来说,仅凭这些就像扭转时局是万万不够的。慈禧对内政有十分敏捷的头脑,但是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却是十分的糊涂。缺乏对自身以及国际时局的了解,再加上为了庆祝自己的60大寿挪用用于海军军队建设的资金,这成为中日海战战败的重要原因。中日海战的失败,也彻底将清王朝仅有的那点复兴火种生生的给破灭了!
究其一生,慈禧是失败的!她本可以将清帝国重新带向光明的重生,她有着异常敏捷的政治头脑以及十分高明的驭人之术。但是无奈限制于时代的局限和她本有的妇人之识,在最国家需要资金建设的时候仅仅为了个人的享乐,就断送了清王朝继续苟延残喘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