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彰德秋操:出动三支精锐部队,北洋、湖北、河南新军
创始人
2025-07-11 14:32:38
0

马戛尔尼使团离开中国不到半个世纪,英国派遣4000远征军炮击广州,挑起第一鸦片战争,击败了大清帝国,并强迫其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6年后,英法联手,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吓得直接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894年,一直被称为撮尔小国的日本悍然炮击北洋水师,挑起“甲午战争”,并将远东霸主大清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湘军、淮军连连惨败,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堂堂大清帝国,居然斗不过日本,统治阶层痛定思痛,于是决定效仿欧美编练新式军队,是为“新军”,其中又以袁世凯编练的“北洋军”,张之洞编练的“自强军”成就最大。

清朝编练“新军”不到五年,英、法、德、俄、美、奥、意、日等八国便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联合出兵中国,并占领北京。此时,慈禧、光绪不顾京城百姓之死活,狼狈逃往西安避难,还美其名曰:“西狩”,说是去打猎,去进行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实在搞笑。《辛丑条约》签订后,大清名义上得以保存,但却威严扫地,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之工具。在此背景下,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大清统治岌岌可危。为了挽救王朝统治,1906年10月,慈禧决定举行一次大阅兵,并请来外国武官、记着等观看,玩“现场直播”,这便是著名的彰德秋操(阅兵),是晚清含金量最高的一次阅兵,也是最后一次阅兵(太湖阅兵因慈溪、光绪驾崩而流产)。

此次大阅兵,北洋新军、湖北新军、河南新军等三支帝国精锐悉数出动,阵容相当豪华,为有史以来之最。其中,北洋新军出动一镇(师)一混成协(加强旅)16712人,段祺瑞为总统官(统北军);湖北新军一镇、河南新军一混成协,计17786人,张彪为总统官(统南军)。参演部队总兵力达33958人,战马2743匹,接济车、弹药车898辆,军容相当壮观。

当然,最壮观还不是这些精锐部队和精良装备,而是参加会操之“精英”,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之大人物。晚清掌权人慈禧太后、傀儡皇帝光绪、直隶总督后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民国政界不倒翁徐世昌、有再造共和之美誉的段祺瑞、被革命党拿枪逼迫上岗的黎元洪,等等。更有意思的是,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未来中华民国的五任大总统在彰德秋操中全部亮相,堪称一绝。当然,当时谁也没想到,未来这五位总统就在其中。

得益于铁路运输以及现代通讯工具之优势,参加阅兵的三支部队均在10月20号抵达指定地点,慈禧第一次感受到现代科技之力量。

此次演习,分三部分:骑兵对冲、主力遭遇、攻防作战(南攻北守)

22日演习:骑兵对冲。

上午8时,南军马队从汤阴出发,10时抵达小滩村附近;7点50分,北军马队抵达南店村附近。接着,对方派出侦察兵,发现对方后立刻采取行动,“转瞬间,两军相交,互相冲锋,蹄迹交错,几于挺刃相寻。”

由于南军侦察存在失误,错误将阅兵处卫队当成北军,率先攻击,待发现错误时已被北方军包围,贻误了战机。因此,阅兵处判处南军退却,北方获胜。

23日演习:主力遭遇战。

上午8时,南军左翼第8镇、右翼第29混成协分别渡过汤河,北上寻找“敌人”;炮队则抢先一步占领黄土岗北一带高地。北军则兵分三路,南下寻找战机,迎战来犯之“敌”。

上午11时,南北军在南阳二十里铺遭遇,并展开激战。此战,双方均采取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包围对方劣势部队的方针,找软处下手。经过磋商,阅兵处判定:“南北军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算是打平手。

24日演习:南军攻击北军,进行攻防战。

上午9时多,南军长驱直入,连续攻占了凉水井、郭村集等地,并以炮火猛轰北军炮队阵地,继而以步兵重兵扑向二十里铺、小营耳、马家庄。此时,北军在防御之余派出骑兵抄袭南军后路,南军顿时大乱;为此,黎元洪及时调整阵型,保持攻击北军阵地之同时,下令骑兵火速前进,从背后偷袭北军阵地,以收两面夹击之效。

攻防战达到高潮之际,阅兵处官员辖领停止操练,双方平手。

25日,袁世凯、铁良检阅队伍。南北两军,遵照预颁教令,依次排列,按分列式、密集队运动等不断变化,队伍整肃,军容壮盛。

此次大阅兵,效果很不错,各方评价相当高。

袁世凯:“仿列邦之成规,创中国所未有”,“风声所树,耸动环球”,达到宣扬国威之效果。

冯玉祥(当时是小军官):“这时就看出我们的军纪的确不坏,参谋人员都早走来了,弟兄们自己架起枪来,冒雨挺立着,一动不动”,拥有铁一般之纪律。

1906年11月《纽约时报》:“抢劫、强奸等旧式军队里司空见惯的行为,在新军中很少发生。部队到达后,民众惊喜地发现军人纪律严明,买东西一律付钱,因而感到满意。”与旧式军队明显有别。

实事求是地说,采取西式训练的“新军”比八旗、绿营、湘军、淮军等旧式军队高不是一个档次,无论是战斗力、战斗素养,还是军队纪律。但是,“新军”控制权在汉族官僚手中,满清权贵对此甚为忧虑。于是,大阅兵结束后不久,袁世凯被迫辞去参与政务大臣、会办练兵事务大臣、督办邮政大臣等八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1909年,袁世凯被迫回家“养病”,脱离政治舞台,转入幕后工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第... 今儿咱们得聊聊一位名叫唐瑜的“传奇”人物,她的故事啊,简直比小说还精彩,但又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想象...
原创 《... 导读:在康熙时代,宫廷内部的权谋斗争层出不穷,每个阿哥府都是一个潜在的继承人培养的地方。而其中,康熙...
原创 外... 大多数人提起蒙古的第一反应就是蒙古族,但是别忘了,在我国北边还有一个蒙古国呢!两者既然都和“蒙古”二...
原创 《... 电视剧《山河月明》正在北京卫视播出,开场就是洪武北征,推算一下时间和地点,应该是明太祖时期的第二次北...
原创 贵... 贵人晋升为嫔,为什么都心花怒放?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清朝建立于1644年,标志着清军入主中原...
原创 中... 众所周知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家乡。出席中共一大的13人中有...
原创 她... 慈禧是一个长寿皇太后,她是晚清时期王朝的实际控制者,活了七十多岁才去世。她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社...
原创 两... 洪武三十年三月一日,南京贡院街上人山人海,举目无边。这一天,三年一度的会试即将揭晓,来自全国各地的举...
原创 中... 对党史军史研究越深,心中的困惑就越多。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厘清了“中央军委”和...
原创 “... 作者:桅杆 前面写了红军“草地分家”的两篇文章,引出一个话题,即张主席出走一事。 1938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