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身影的绝世美女数不胜数,比如让后宫粉黛无颜色,备受唐玄宗李隆基宠爱的杨贵妃杨玉环。
为了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还有被称为祸国殃民,残害百官的妲己等等。红颜祸水
这些绝世美女,拥有令人惊鸿一瞥,永生难忘的美貌,翩然身姿不但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历代君王身边最爱的宠妃。
比如以残暴著称,劳民伤财,大肆修建运河,造龙舟、楼船,并且大兴土木,扩建皇宫,将之前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伪装的节俭朴素的一面彻底撕碎。
开始纵情享乐,不但强制百姓去修建运河,还从民间敛财,让百姓民不聊生。这也为隋朝亡国埋下了伏笔,隋文帝怕是到死都没有想到,自己千挑万选考察出来的接班人竟然是个如此货色的人。
杨广之所以能夺得太子之位,顺利继承大统。
一是因为原先的太子杨勇太不争气,而且喜爱美色,府中妻妾成群,自己的太子妃元氏因病致死。独孤皇后认为是因为杨勇太宠爱妾室和美人,导致太子妃得不到丈夫的宠爱,抑郁而死。
因此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对太子颇有微词,加之娶了萧皇后的晋王杨广有如神助。此时的杨广尚有父皇母后压制,更何况属于蛰伏期,因此听从了萧皇后的建议,伪装出一副节俭爱民的好形象。
府里也是极其简陋,用的仆人都长相丑陋,而且寥寥几人。萧皇后在府中也穿着粗布衣裳,和丫鬟同吃同住,对待下人也是礼让三分,丝毫没有架子。
而且杨广面对府中如此美貌的萧皇后,也保持距离,经常分房而睡。也从不喜欢喝酒和歌舞表演,以政事为先,事事亲力亲为。
这样的晋王府让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很欣慰,也对于杨广这个儿子寄予厚望,相信一个勤政爱民,艰苦朴素,丝毫不喜爱美色的皇帝,可以治理好国家。
因此最后放心地让隋文帝继承皇位。只可惜,杨广装得再像也不是真的性情如此,反倒是没有了隋文帝的牵制之后,彻底暴露了自己穷奢极欲的一面。
就像是一个曾经天天吃不饱的人,一旦有一天将天下美食都放在他的面前,就开始暴饮暴食。萧皇后自然清醒,她曾经尝试着劝诫杨广,希望其可以好好治理国家,不要如此奢靡享乐。
杨广又怎么可能会听从一个皇后的劝诫,身为帝王的他,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萧皇后无可奈何,若是一味的劝诫,几近疯狂的杨广可能会将她也一并杀了。
萧皇后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隋朝一步一步的走向灭亡,她也在隋朝灭亡后成为太后,太皇太后,最后被义成公主接到了突厥生活,才算是过了段安稳日子。命运跌宕
李氏家族推翻唐朝以后,李世民成为皇帝以后,更是灭了突厥,将萧皇后接回了长安城。
因为萧皇后的美貌,因此很多人猜测,李世民也是看上了倾国倾城的萧皇后,想将其纳入后宫。毕竟流言蜚语中,隋朝灭亡是因为美貌无双的萧皇后,在杨广死后,有无数人都争夺萧皇后。
当一个君王纵情享乐,无心朝政,不管是不是因为这美女的关系,也不管是不是因为这君王本来就毫无能力,草包一个,但凡是亡国,便会被扣以红颜祸水的帽子。
史官为了维护隋朝最后的颜面,为了维护杨广这位亡国君主最后的尊严,所以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萧皇后身上。
何况长得美就意味着被最高的当权者纳入宫中,管你是不是已经成亲,谁敢反抗说一不二的君王呢?
不过李世民并不是为了萧皇后的美色,才将其接进皇宫的。毕竟萧皇后已经六十多岁,三十岁的李世民再怎么色令智昏,也应该不会喜欢一位六十多岁的女人。
他和自己的后世子孙可不一样,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自己的江山。之所以为萧皇后养老,是因为萧皇后身份特殊,她既是西梁公主,又是经历了隋朝三朝,从皇后,太后,一直到太皇太后。
虽然隋朝已经亡国,可萧皇后依旧是皇室的象征,更何况萧皇后在位之时,也颇受隋朝朝野上下推崇,这位贤良淑德的皇后颇有威信。
对于灭了隋朝,建立不久的大唐王朝而言,以礼相待萧皇后,也是为了让那些隋朝余孽看一看,唐朝对待他们的态度,可以放心被招纳,不必躲在暗处,妄想着复国。
足以见得李世民的高瞻远瞩,萧皇后经历了半世波折,终于可以安享晚年,并于八十一岁的高龄和隋炀帝杨广合葬。
也幸好,萧皇后遇到的是一位明君,一切以大局为重,也以大唐江山的基业为重。江山美人
毕竟唐朝有几位君王,就喜欢有夫之妇。要是萧皇后遇到的是他们,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比如唐高宗李治,后宫佳丽三千,却偏偏放不下不受自己老爹李世民宠爱的武才人。李世民本身性格强势,杀伐果断,武媚娘一般太有主见和鲜明的性格反倒是不受他待见,他喜欢温柔似水的佳人。
李治却刚好相反,贤良敦厚,太过于仁慈,反倒是喜欢强势如武媚娘一般,可以陪伴左右,出谋划策之人,所以就算是武媚娘出家以后,也依旧是对其念念不忘。
最终还是想尽了办法将武媚娘接进了宫中,最终成就了一代女皇武则天。他们的孙子李隆基也完好地继承了这一点。
杨玉环原本和寿王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琴瑟和鸣,夫妻和睦,年纪也是十分般配。只可惜杨玉环这颗明珠的光芒无法掩盖在长安的大唐盛世里,太过于耀眼就意味着危险。
因此被公公李隆基盯上,日思夜想地惦记着自己的儿媳妇,但是碍于面子,又不好明抢。虽然大唐的社会足够开发,但是抢夺自己儿子媳妇的事情并不光荣。
皇帝不急太监急,这身边太监高力士眼看着李隆基茶不思饭不香,就惦记自己的儿媳妇,便出谋划策,毕竟这事李隆基的爷爷唐高宗李治干过。
当初李治和自己老爹李世民的武才媚娘暗度陈仓,爱上了彼此,在李世民去世后,也是用了一招先出家后入宫的计谋才得到了自己心爱之人。
因此高力士进言,不如就让杨玉环去庙里为去世不久的武惠妃守灵,以此为借口,让寿王和寿王妃离婚,让寿王另娶。
李隆基听闻此建议之后,直夸高力士聪明,当即便颁布圣旨。杨玉环和寿王被拆散,进庙里没多久,就被李隆基以要重新编撰《羽衣霓裳曲》为由,接近了宫里,成为宠妃。
无可奈何的杨玉环,既无法违背皇帝的旨意,也因为寿王早已被逼着另娶他人,而毫无退路,只好委身于李隆基,最后还成为李隆基昏庸治国的牺牲品。
每一个人的性格不尽相同,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如是。正所谓龙生九子,各个不同,所以这王朝是不是能保住,并不是取决于一个女人,而是这个皇帝到底能不能胜任这九五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