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评选十大元帅,陈毅入选为何引起争议?刘少奇一针见血指出问题
创始人
2025-07-10 14:32:51
0

1955年,新中国在评选十大元帅的时候,元帅人员名单存有争议,当时陈毅在名单上,并且是排第6位,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刘少奇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陈毅不该授元帅衔。

根据评级标准,从战功和资历各方面综合考虑,陈毅是在拟授元帅衔的名单上,那么刘少奇为什么认为陈毅不该当元帅呢?是陈毅的资历不够,还是说他的战功不够呢?刘少奇的依据是什么?

其实刘少奇与陈毅关系很好,两人很早就是搭档,陈毅的过往经历无需赘述,他的资历肯定是符合当元帅标准的,唯一可能有争议的就是他的战功,毕竟在许多人看来粟裕的战功更大。

抱有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是对陈毅认识不够,从皖南事变说起,当时新四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各部分的队伍几乎都遭到了不同的损失,刘少奇临危受命前往新四军,出任华中书记一职。

刘少奇要重组新四军,他深知自己在军事方面能力不足,于是写信找中央要人,当时刘少奇心中有合适的人选,就是陈毅,但他担心中央拒绝,就先说要朱老总、彭老总,最后故意“退而求其次”要了陈毅。

当时陈毅到新四军,是刘少奇亲自出门迎接的,在经过短暂的相处之后,刘少奇就建议中央,希望由陈毅出任新四军军长,在后来的战斗中,粟裕才逐渐崭露头角,不过在军中的地位粟裕是无法和陈毅相比的。

就拿指挥淮海战役来说,当时粟裕自知在军中威信不足,专门发电希望中央让陈毅和邓小平统一指挥,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由此看见,粟裕是一员出色的战将,但并不意味着他在军中的地位就高过陈毅。

那么由此可见,刘少奇不建议授陈毅元帅衔不是因为资历和战功,那是因为什么呢?刘少奇反对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陈毅早在1950年就离开了军队,当了上海市长,1954年又当了副总理。

大授衔时,毛主席和中央都曾表示,已经离开部队的干部原则上不授予军衔,因为如果没有这条原则的话,刘少奇、邓小平、李先念、谭震林等人,都该授予元帅衔或是大将衔。

还会有更多的人被授予上将、中将乃至少将,因此坚持这一原则很重要,刘少奇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看来不授陈毅元帅衔似乎的应该的,不过周总理对此有另一番解释。

周总理认为陈毅只是暂时离开军队,作为军中老将,陈毅将来还是会回到军中的,因此要保留军籍和相应的军衔,对此开国上将李聚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李聚奎在1955年7月被调往了石油部工作。

实际上按照李聚奎的评级和战功条件,他该被授予大将衔,不过在授衔前夕他被调离了部队,按照原则没有参加大授衔,但是周总理为他保留了军籍,1958年,李聚奎回到军中,自然要为他补授军衔。

当时李聚奎主动提出,就低不就高,当个上将就够了,不得不说李聚奎将军高风亮节,由此看见周总理为陈毅保留军籍和授衔是有道理的,对此毛主席也是支持的,最终陈毅被授予元帅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蔡襄列传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
原创 曾...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晚清出现了一个大人物,那就是中兴名臣曾国藩。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一手创建了...
原创 “... 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后,全国上下展开了对四野相关将帅的批判,当时的批判力度和打击面相当广,很多...
《三国志·战棋版》PK赛季新武...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官方发布了PK赛季四个新武将的剪影图,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有哪些新武将以及结合现有...
原创 若... #深度好文计划#武林风起云涌,英雄辈出。赵云与马超,两位传奇高手,倘若他们生死对决,将掀起何等惊涛骇...
中国人一物多用思路从古代就打开... 龙形柄铜鐎(jiāo)斗,现藏于临洮县博物馆。作为军中必备之物,它的用途多多:①一般每只鐎斗可容一斗...
买买买!看古人“购物车”里都有... 一个词形容等快递——望穿秋水,一个词形容取快递——欣喜若狂。搜索、加入购物车、付款……如今人们在家中...
牛河梁遗址考古新发现新收获(考... 图①: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出土的玉器。  图②: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  图③: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带盖彩陶...
原创 武... 在谈及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经典桥段“武松打虎”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位英...
原创 蒋...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北平外的宛平城。全面抗战由此爆发。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平津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