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权牺牲后,彭德怀抚养他的女儿,背后原因揭露了俩人真实的关系
创始人
2025-07-10 11:02:43
0

1942年5月25日,彭德怀、左权等人带着部队到了十字岭地区,正在休息时,日军突然包围过来,除了黑压压的步兵外,头上还有飞机大炮在狂轰烂炸。

彭德怀和左权火速安排大家分三个方向突围,左权则承担全面指挥突围的重任,这场突围战打得很艰难,但因为十字岭地区地形险要,敌人几次都被我军击退。

当时情形十分紧张,左权没有一刻休息时间,一边鼓励士兵们抓紧时间战斗,一边督促彭德怀尽快转移。

可是彭德怀坚决不走,他坐在马背上就是不挪动,二人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左权高声喊道:“你是副总司令,只有你安全突围,总部才能获救。”

随后他不容彭德怀反驳,命令警卫连长“连人带马”一起推,看到彭德怀远去的背影左权这才放心,随后他赶紧回到司令部,继续指挥前线作战。

不一会,左权正在指挥,突然感觉有人拉了一下自己的胳膊,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刚刚护送彭德怀的警卫连长,左权大声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连长呼吸急促,回复说:“彭老总已经冲过了封锁线,现在你快点跟我走吧!”

生死关头左权却拒绝了,他命令警卫连长:“你赶紧去追彭老总!”随后他继续指挥,警卫连长看着左权疲惫的背影,心里非常难过,他就是不松手。

左权一看,拔出手枪说:“要是彭老总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枪毙你。”

看着左权血红的眼睛,警卫连长很不忍心,可是军令如山,他只能松手去追彭老总,但心里对左权的处境却很担心。

为了尽快带领大家突破重围,虽然身心疲惫但左权依然坚持指挥 ,战场就是和死神赛跑,哪怕一分钟也不能耽误。

在左权的指挥下,队伍冲向最后一道封锁线,为了阻击我军,敌人的火力更猛了,左权不停地喊:“大家快隐蔽。”

突然,一发炮弹落到了左权头上,一代抗日名将就地阵亡,左权也是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牺牲时年仅37岁。

彭德怀得知左权牺牲的噩耗后,悲痛欲绝。时年10月10日,在左权将军的公葬仪式上,一向刚强的彭德怀,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

在这篇几百字的“碑志”中,彭德怀回顾了左权不平凡的一生,同时也写出了二人深厚的战友情:“德怀相与也深,相知更切。用书梗概,勒石以铭,是为志”。

其实,因性格原因,能够和彭德怀交心的人并不多,但左权就是其中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和彭德怀分别担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叶剑英和左权则担任参谋长和副参谋长。

但后来因为抗战需要,叶剑英和朱德相继离开了八路军总部,只有彭德怀和左权一直坚守阵地。

在太行山根据地,他们二人齐心协力,运筹帷幄,配合得十分默契,不但立下了赫赫战功,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当时,彭德怀和左权几乎是连在一起的,在所有的电文中,落款都是“彭左”,这种称呼就像毛主席和朱德的“朱毛”一样。

在工组中,左权总是竭尽所能地替彭德怀分担解忧,彭德怀欣赏左权的军事才华,对他也是格外器重。

最著名的“百团大战”就是彭德怀和左权并肩作战的硕果。大战前夕,两位将领一夜没有合眼,尤其是左权总是端着一盏油灯,不停地在军事地图前分析各个战场报来的战况,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下达命令。

而且,每次制定作战计划时,彭德怀和左权的意见都出奇的一致,从未发生过争吵,堪称“完美的组合”。

除了在战场上生死与共外,在生活中彭德怀和左权也很照顾彼此。因为他们是湖南人,都喜欢吃鱼,可是太行山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很难吃到一次鱼。

偶尔吃一次,左权却舍不得,总是推让给彭德怀吃,他自己则烤点辣椒,还开玩笑说:“辣椒不比鱼差,还将烤后的辣椒称为虎皮辣椒,用盐一拌,吃得津津有味”

他们对彼此的生活习惯,更是了解得事无巨细。左权爱吸烟,甚至到了一根接一根的地步,主要是为了缓解疲劳,每个月的补贴几乎都用来买烟了。

每次彭德怀看到烟,都会悄悄收起来,留着给左权。有一次,他得到一包烟,为了防止被人“顺走”,还用布验“掩护”起来了,结果还是被顺走了几根。

这可把彭德怀心疼坏了,赶紧将剩下的烟送到左权的住处,直言:“再不送来怕是只要皮,没有内容了。”

左权爱吸烟,彭德海爱喝茶,每次左权得到茶叶,也会充当运输工,第一时间给老战友“运”过去。

别看彭德怀看着粗心,但其实他心思很细腻,左权的左半身有轻度的麻痹症,每到变天时就疼得要命,彭德怀总是苦口婆心地劝他:“赶紧去治疗。”

可左权放心不下彭德怀,觉得自己走了所有的重任都落到了他一人身上,所以总是推辞,还说:“我这小毛病,出身汗就好了。”

都说好的战友,并不比血缘关系差,确实如此。彭德怀和左权亲如兄弟,尤其是左权牺牲后,彭德怀更是视他女儿左太北为己出。

左太北的名字也是彭德怀取的,当时刘志兰生产,左权不在身边,彭德怀和浦安修就赶紧去探望,谈话间提到孩子的名字,彭德怀给出了“左太北”的建议。

左权回来后,一听是彭德怀取得,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左权牺牲时,小太北还不到三岁,幼年丧父大概没有比这更让人悲痛的事情了。

但小太北又是幸运的,因为彭德怀对她视如己出。虽然彭德怀脾气大,当时对小太北他却很有耐心。

左太北小时候脾气倔,经常哭闹到停不下来,彭德怀从不发火,就让她哭个够,等到她哭累了或者睡了,彭德怀就去抱她。

那会条件艰苦,可但凡有点好吃的彭德怀自己不舍得,都给小太北留着,每到周末彭德怀休息,左太北就来到他们家,彭德怀陪她玩,好吃好喝地照顾她。

可以说,彭德怀的关爱,也弥补了小太北失去父亲的遗憾,让她的内心不至于那么空洞。

后来,左太北的母亲改嫁,又要去异地工作,左太北就留在北京由彭德怀夫妇夫妇照顾,为了让左太北舒服地生活,彭德怀还让自己的亲侄女睡小床,大的床则让给左太北住。

除了生活上照顾,彭德怀也很重视左太北的学业,但凡她要偷懒,彭德怀总会严厉“批评”她,还会给她讲左权生前的故事等等。

正是有了彭德怀的照顾和教导,左太北才会健康成长。而且在物质上,彭德怀也丝毫不吝啬,哪怕自己节省点,也要让左太北生活有保障,试问亲生父亲也不如此吧!

彭德怀所做的种种,无不诠释了他和左权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最宝贵的精神品质。

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而且就算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都可能会因为时间和人生观的不同而渐渐疏远。

可彭德怀和左权那在战火硝烟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情谊,注定不会被时间中断和被遗忘,他们 这种战友情,也是后世人学习的楷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明代大儒王阳明的祖居地,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隐地龙潭村的隐地自然村,原名阴地村,因为村中原有四棵...
孙犁和日记——纪念孙犁先生逝世... 孙犁先生自己不写日记,但对日记颇感兴趣,阅读颇多,购买清末民初的日记文本亦颇多。他曾夫子自道:“我一...
原创 小...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八十七)高欢(下) 上回说到,尔朱荣死后,北魏再次陷入权力真空,尔朱荣的侄子尔朱...
原创 打... 历史书上对两个时期讳莫如深,一个是魏晋南北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在这段兵荒马乱、生死流离的昏暗历史...
雅利安人有多厉害?如果没有商朝... 公元前13世纪,雄霸欧亚的雅利安人正迈向新的征服目标: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地。 作为“文明粉碎机”的他...
永远的怀念——纪念革命烈士杨敦... 【开栏的话】 潮汕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近现代以来,革命先辈们以满腔热血、铮铮铁骨,凝聚成一段段刻...
原创 1... 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在接到中国代表团后,提前从北京出发飞赴香港。 下午一点,地面...
原创 溥... 溥仪获得自由后,到北京见到自己的叔叔,为何在饭桌上留下了泪 作为清朝最后一代朝廷统治者的这个男人,他...
原创 黑... 在殖民贸易时期,黑奴贸易成为一种合法的商业活动。欧洲国家纷纷把目标市场投放到非洲这一个黑奴生产基地中...
原创 民... 1930年底的一天,陈布雷来到南京,拜会了时任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二人之前都曾在上海办报,私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