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瑞图,虽然是晚明四大书法家之一,但其书风为何独树一帜呢
创始人
2025-07-10 11:02:18
0

晚明著名书法家张瑞图的人生坎坷经历(可阅读笔者的文章《张瑞图,虽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探花,但他最后为什么遁入佛门呢》)。本文将介绍他的书法特点与成就,欢迎大家延续阅读,题目为:

张瑞图,虽然是晚明四大书法家之一,但其书风为何独树一帜呢?

一.虽然进入“晚明四家”之列,但书风与其他三家迥异

正如笔者前期文章所述,张瑞图年轻时就以擅长书法出名,也是凭其一手好字受到皇帝甚至权臣们的青睐,而在仕途上顺风顺水的。然而,最后又是因为经常给大宦官魏忠贤撰写碑帖,才身败名裂的。

由于张瑞图的书法成就,时人将他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为晚明“善书四大家”;又与黄道周、王铎、倪元璐、傅山并称为“晚明五大家”。

虽然张瑞图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晚明四家”,但是他的书风却与邢、米、董三家迥然有别,而与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诸人创立的奇倔狂逸风貌颇为相似,共同在钟、王之外另辟蹊径。

“晚明四家”中的邢侗精研东晋二王,临摹几可乱真,自谓"拙书唯临晋一种";米万钟擅行草,作为米芾后裔,谨守家法,在米字体格中唯增圆润。两人虽不学赵孟頫之体,却未离二王的束缚。

董其昌虽然公开向赵孟頫宣战,力纠赵书之妍媚熟甜。他以"复古"为借口,法唐而入晋,坚持一种貌似传统的立场。然而其风格与赵书相比,更多生拙、放逸、简淡、萧散之韵,但体貌仍不离圆、秀,尤其在弘扬帖学、重振钟、王风神、讲求姿态方面,与赵孟頫是一致的,只是另立了一种形态。

只有张瑞图,重学养、弃旧学、勇于创新。正如他在《果亭墨翰·卷1》小楷“书评诗评”中写道:“晋人楷法平淡玄远,妙处却不在书,非学所可至也……坡公(苏东坡)有言:‘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假我数年,撇弃旧学,从不学处求之,或少有近焉耳。”

也就是说:虽然在书品和成就影响方面,不能说张瑞图超过“晚明四家”中的另外三家,尤其是董其昌,但他却能独创一格,属于“绝尘而奔”者。

二.奇异的书风、独特的风格

众所周知,元代书坛在赵孟頫的引导下,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复古风潮。而在“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和赵孟頫的影响下,明代书坛整体书风以柔媚为尚,同时帖学书法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僵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瑞图站了出来,他选择大胆地“抛弃”王羲之,剑走偏锋,去开拓与王羲之中正平和书风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从而成为晚明时期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

试想,要在“复古”的风潮下来“反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别出心裁,又要遵循古法,不然就会变成“江湖体”和名副其实的“丑书”。

然而,张瑞图的开拓是尤为成功的,他将行草书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台北故宫博物院当中,现在就收藏着一件张瑞图的行书《后赤壁赋》。受苏轼书法的影响,张瑞图此作落笔厚重,线条老辣,讲求力度,为作品的奇崛和动荡之势奠定了基调。

由于受“二王”行草书的影响,古往今来的书法家在写行书或者草书时,都是顺应着毛笔“尖、齐、圆、健”的天性去用锋。张瑞图大胆地抛弃了这种常规的方法,他用笔有折而无转,力求削圆为折,来寻求一种跌宕的字势和狂傲的气韵,《后赤壁赋》中几乎每一个字都是这样处理的。

在文字结体的转折冲突,在章法上,张瑞图又增加了文字之间的连绵。比如其中的“自雪堂”等字,都被紧密地安排在了一起,文字的点画被线条化,形成滔滔不绝的气势。

以张瑞图《后赤壁赋》为代表的明代行草书,在书法史上率先打破了“二王”书风的统治,让大家看到了书法的另一种可能性。书法的美是多种多样的,《后赤壁赋》向我们展示了书法奇逸、狂狷之美,是对“二王”清贵书法的重要调和,非常值得我们玩味与欣赏。

张瑞图的书法作品充满了激情和神秘。他的笔法峻峭利落,字形别致,让人赞叹不已。在他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他对每一笔每一划的用心和独特见解。他深谙笔法和字形的重要性,曾说过:“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这番话不禁让人对他的艺术思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有明一代姿媚书风占主流的时尚下,萌发著一股尚丑、尚狂狷之美的思潮,这种以丑怪、狂狷为美的书风,在明末清初风行一时。张瑞图作为其中一员,不仅在"晚明四家"中独标风范,在这一行列中也堪称佼佼者。

张瑞图的书法,在外在形态、笔墨形式上,与黄、倪、王、傅有许多相近之处,呈现出趋同的审美追求。但是,他的名字不列入风格相伯仲的黄、倪、王、傅流派之中,却与蹊径迥异的邢、米、董并称,这只能说明张瑞图的书风与诸家存在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的复杂关系。

张瑞图的字确很"奇逸",但有时奇得出格,不少字结体狂怪,难以辨认;逸也有些过分,不少用笔纵放无度,犹如画符。另外,由于他反柔媚而走向极端,一味硬倔,过分外露,所以少含蓄文雅之气。这种在艺术追求上的偏激、失度和品位不高,与张瑞图政治上的表现有某些相似之处,这无疑是人品对书品的影响。

编后话:

张瑞图,虽然是晚明四大书法家之一,但其书风却与其他三家不同,他敢于在前人的基础上,突破以柔媚为尚、甚至僵化的书风,大胆创新,展示了书法奇逸、狂狷之美,所以独树一帜。从而为后人在艺术创作上,杜绝墨守成规、敢于突破创新,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张瑞图的坎坷经历与他的书法成就,给我们的启发是:一个人的艺术造诣并不是人生和人品的直接翻版,书品不一定等同于人品。苏东坡就持有这种看法。软媚的行世与铦利的笔锋,交织成张瑞图一个矛盾的形象,这足以证明书法未必能如其人。

书法艺术的表现本质毕竟属于审美范畴,单纯用道德伦理观难以作出公正评判,书法的评价标准只能是书法本身。因此,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张瑞图书法,还是应该得到社会的首肯的。我们完全可以只学习他的书法创作精神,而鄙夷他的人品及政治取向。做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开拓者或创业者,为全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邓... 邓小平,这位伟大的中国领导人,在离世前饱受疾病折磨,但他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却从未减弱。在他...
原创 清... 岳钟琪,或许这名字的知名度并不高,可是如果提起他的祖先岳飞,那肯定是如雷贯耳。 按照岳氏族谱的记载,...
原创 刘... 刘备占据益州时,孙夫人回到了东吴,后宫空虚,于是想起了娶老婆。以刘备当时的地位,娶个黄花大闺女易如反...
原创 比... 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封神演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封神榜,其中描述的商纣王是一个残暴、昏庸、沉迷于酒色...
共青团永新县委组织参观青少年红... 日前,共青团永新县委、县青学联带领着一群满怀激情的返乡大学生,来到永新县象形乡柘溪村李页俚故居,共同...
原创 李...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十二日,李密和王世充大战于洛阳北的邙山脚下,结果李密大败。 一、 瓦岗军的...
原创 溥...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36年多尔衮挥兵入,由顺治做了清朝第一位皇帝到1912...
原创 李... #深度好文计划#大唐盛景,皇宫深处宫廷风云激荡。皇位之争,不仅牵动国运兴衰,更关乎无辜生灵之安危。观...
原创 死... 霍金是20世纪以来请赐予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而秦始皇也是我们中国古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