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曾任袁世凯秘书,朝拜过溥仪,晚年活得有气节
创始人
2025-07-10 10:32:30
0

1904年,清廷举办了一次殿试,主考大臣将入选试卷呈送给慈禧钦定。满心忧虑的慈禧期待能为自己的70寿辰添点吉兆,在翻阅了几张试卷后,却越发焦躁。突然她眼前一亮,钦定应试者由榜眼变成了状元。

当时的慈禧一定没想到,她的随性而为却选中了中国最后一个状元,他就是刘春霖。

1886年的冬天,先后担任过同治和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在瑟瑟的寒风中看到一个男孩在卖对联。他缓慢地走近一看,顿时一惊。这孩子写的一手好字,就连一向心高气傲的翁同龢都忍不住赞叹道:此子日后大有可为。

然而,男孩只是沉默着,无悲无喜。与其被这样夸赞,他更希望这位老者能买副他的对联,这样他今晚就不必挨饿了。

此时的翁同龢没有想到,这位被他看中的毛头小子,日后竟然真的被他言中了,确实做到了“大魁天下”。只是,当时的他别说考科举,就连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是的,这个男孩正是刘春霖。

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国人对科举考试最深刻的印象一定是《范进中举》。据统计,自隋朝开启科举考试以来,到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历史上一共产生过592名状元。刘春霖正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后一个。

刘春霖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父亲在衙门当小差,母亲是知府家的女仆。因为家境困难,他在6岁那年就被送回了老家,仰仗着伯伯一家的照顾。然而,困境并没有挡住他的聪颖。父亲见其资质不错,便决定砸锅卖铁地供他读书。

聪明勤奋的孩子自然也是私塾先生喜爱的,为了不耽误孩子有更高的眼界,刘春霖的父亲做了一个决定:将孩子送去更好的地方读书。

可以说,刘父的决定改变了刘春霖的一生。正如当年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一般,非常地有远见。

但是,进了更好的私塾,对刘春林来说利弊皆有。好的一面当然是开阔了眼界,而不利的因素则是他的优秀遭到了嫉妒。

在封建时代,农民家的孩子想要考科举,那几乎是痴人说梦。可是像刘春霖这般天资聪慧的孩子,他注定要得到上天的眷顾。

这孩子一小就无师自通,写得一手好字,以至于他自10岁起就开始靠卖字为生,而且达到了人人争抢的地步。

当时科举考试是有名额限制的,出色的刘春霖自然希望最大。清朝科举制度有个规定,童生考科举必须有老秀才的担保。其他考生为了挤掉刘春霖的名额,便买通了老秀才,以刘春霖“出身不好”为由,致使他不能参加考试。

为了给老秀才施加压力,这群考生甚至扬言,倘若刘春霖获得名额,全县的考生都要罢考抗议。

在这种情况下,幸运的刘春霖获得了另一位老秀才的同情。于是,刘春霖和哥哥同时获得了名额,并且一举考中了秀才。那一年,刘春霖刚刚16岁,距离遇见翁同龢已经过去了一年。

但是,科举之路何其不易,即便英才如他,也用了15年才考中了举人。2年后,也就是1904年,慈禧太后为了自己即将到来的七十寿辰,特意增加了一次会试。正是在这次会试中,33岁的刘春霖有幸考取了状元。

当时,主考官将几分试卷呈给慈禧太后过目,看得她都不是很可心。尤其有一份试卷的应试者的名字叫“朱汝珍”,看着这三个字,慈禧太后眉头微蹙,有人猜测她当时想到了被沉井的“珍妃”。

但是,慈禧太后脸上的阴霾很快被一扫而空,因为她接下来看到的这份试卷,不仅文采卓然,整个试卷干净整洁,每一个字都让人赏心悦目。没错,这是刘春霖的试卷,他那从小练就的一手好字终于派上了用场。

欣赏一番的慈禧太后看到应试者的名字更是一喜,“春霖”,意味着久旱逢甘露,在这个大旱之年,这个名字不就是她渴求的吉兆吗?

就这样,原本是列在“榜眼”之位的刘春霖成了“状元”。

刘春霖的字当然有价值,后世甚至对他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

我们可以看他的试卷,兼有儒学更有西学,眼光高远,思路清晰,正是当时清政府最需要的中西合璧的复合型人才。

遗憾的是,在成为状元之后的第二年,科举考试取消了。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随着清朝政府的土崩瓦解,刘春霖的命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转折。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刘春霖应邀做过他的内史(秘书)。张勋复辟,他又被迫穿上清朝官服参拜溥仪。他为此自责过,并称这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污点。可是世人知道,碍于时代的局限性,他有多么无奈。

直到1928年,57岁的刘春霖辞官,算是告别了政坛。但是,他注定一生不会平凡。

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回首往昔,刘春霖忍不住自嘲道:“第一人中最后人,只今四海剩孤身。”可是,他人越老,骨头反而越硬。

黄河决口,河北遭灾,他自发组织救援,并拿出积蓄鼎力相助。傀儡政权争取他,他偏偏挺起脊梁,宁死不屈。

国家有难,年逾古稀的刘春霖反而让脊梁更挺。他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远比他状元的头衔更让后世敬仰。

1944年,71岁患有心脏病的刘春霖,在日伪一次次地打击后病故了。他没有等到日本人从中国的土地上滚出去,但是他一定早就看到了这一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前言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在家境显赫的大家族之中,不仅如此他的父亲和伯父个个十分优秀,地位极高,就连...
跨越时空的追寻:南昌起义参加者... 中新网南昌8月1日电 (李韵涵 刘思伟)为纪念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8月1日,“南昌...
原创 他... 陕西省清涧县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小小的县城走出多位省委书记,比如白如冰就是陕西...
原创 敌...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百废待兴。杨勇将军有次在执行任务时,竟然差点被自己的兄弟埋伏暗杀。幸好对方动手前...
原创 汉...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司马相如一直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这种羡慕来自两方面,一是他用才华得到美女卓文君的喜爱...
原创 鲜... 一个没有生存之地栖身的人,就如同浮萍一样,随水漂流,居无定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依靠,就像...
原创 1... 1949年,解放军各大战略区野战军统一改编番号,并组建16个兵团。 这16个兵团军政主官中,很多人在...
原创 从... 《司马光砸缸》的历史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将在重温这一智慧小故事的同时,介绍一下故事主角...
邓紫棋新书《启示路》半小时预购... 7月10日是歌手邓紫棋出道17周年纪念日,10日中午邓紫棋官宣她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启示路》开始预售...
陈德为朱元璋挡下9箭,朱元璋却... 俗话说,功大莫过救驾,计毒莫过绝粮。救驾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大的功劳,比如归顺最晚的尉迟恭因为救过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