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合则必分,分则必合。”乱世总会催生出众多英杰和雄心壮志,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和三国时期尤为引人注目。或许得益于《三国演义》,也源于这个时期才华横溢的故事。比如刘备,他是三国君主中出身最低的,与同龄的曹操和孙权相比,刘备还在做鞋子生意,他早期几乎是屡战屡败,但也屡败屡战,像只顽强不屈的小强一样。然而没人想到,这个人后来竟然创建了蜀汉。相比咄咄逼人的曹操,很多人对刘备印象不佳,认为他太虚伪,总是靠“哭”来感动人,尤其是他最终当了皇帝,显得虚伪。
事实上,刘备虽然充满斗志,但也怀有远大理想,可以说也有野心,否则不会经历半生艰辛却一直奋斗。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与汉景帝有亲戚关系,但因为大汉的政策,他却只能卖鞋子,虽然有着“贵族”身份,但这样的境遇锻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在前二十年屡战屡败却不屈不挠。
直到遇到诸葛亮,刘备三次请他出山,改变了他的命运,在此后占领荆州攻下益州,并称自己为“汉中王”。刘备表现在人们面前像个正直的君子,与东吴和曹魏最大的不同是,他倡导兴复汉室的口号,而不是自己称王。但事实只是表面,看看后来他在汉中自称王了吗?
等他有实力了,一切都改变了。那么为何一直倡导兴复汉室的刘备要自立汉中王呢?其实,刘备的野心不是外露的,而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但从他儿子的名字就能看出他早就有野心了。
刘备有4个儿子,长子刘封是义子,其他刘禅、刘永、刘理则是在荆州和益州生的。但你连起这四个名字,发现是“封禅永理”。古代“封禅”代表着君王的最高理想,在宋真宗之前,封禅的君王都具有很高的水准,历史上第一个封禅的人就是秦始皇,之后汉武帝和光武帝也在泰山封禅。所以从刘封和刘禅的名字可以看出,刘备心怀复仇,他希望未来能像秦始皇和光武帝一样泰山封禅。
“永理”表明了他的封禅梦想不仅是暂时的,永远都是永远,“理”代表着天命天道,传承皇权就像是代表了上天的意志。所以刘备内心希望自己能像汉武光武一样创造时代,将江山传承下去。毫无疑问,刘备真不愧是刘邦的后人,在力不从心的时候选择低调,到有实力时却变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