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发明了傻瓜战术,剿灭太平军,德国人学后9天杀法国10万人
创始人
2024-11-16 05:09:10
0

原标题:曾国藩发明了傻瓜战术,剿灭太平军,德国人学后9天杀法国10万人

曾国藩发明了傻瓜战术,剿灭太平军,德国人学后9天杀法国10万人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曾国藩

前言

清代得名臣很多,曾国藩在这些名臣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关于他的那本家书,不少人都买来充了门面,而曾国藩这个人的逆袭也可以称得上传奇了。相比于其他人的年少得志,曾国藩反而是厚积薄发的那一类型。

年少时读书,曾国藩只能说是勤勉,而且因为开窍的晚他不管做什么都比别人慢。他年少读书有个小偷想等他睡觉去他屋里偷东西,但是曾国藩就是背诵不下书上的内容,就一直不睡觉,小偷都等的无奈了,嘲笑他笨之后扬长而去。

即便这样,曾国藩很有一股韧劲儿,终成一代名臣。

太平军的运动战

当时的清朝面临太平天国的大举进攻,这场农民起义进行的如火如荼,而清政府一时间竟然镇压无力。以至于太平军以非常快的进攻速度,一路从广西达到了北京,进攻是势头十分猛烈。

《贼情汇纂》中对太平天国运动有这样的描述:“山川形势,颇能谙习。虽不读书,罔知兵法,然皆背谲诈机警,逞其毒焰,竟能成燎原之势者,盖盗亦有道也。”

太平天国运用的战术非常多变,这上清军极度不适应,基本上清军和太平军的对战都是以清军失败作为结束。

曾国藩的笨办法奏效

就在太平军接连胜利之时,曾国藩不但没有因为自己军队的接连失利而气馁,而是大有越败越勇的趋势。可以说太平军遇上了有点愚笨的曾国藩,战场上的形势就这样改变了。

曾国藩提出了之前没有听过的战术,“结硬寨,打呆仗”纵观整体战局,曾国藩要求湘军一路修营挖沟,不要求行军的速度,对湘军的要求就只有一个,要把自身守护的固若金汤。就这样一个笨方法,等到湘军龟速前行把太平军围住后,让整个太平军束手无策。

英国人将呆傻战术带到欧洲

这个战术虽然看起来很笨,但是在那个时代却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当时有一个英国人叫戈登,他参与到了太平天国的运动中,经历曾国藩的这个战术他回到自己的国家,英国王室派他到苏丹担任总督。

面对骁勇善战的苏丹人,戈登采用了曾国藩这一战术,迅速取得了好的效果,而悲惨的是他用了机关枪,死伤人数更是惨重。

一战用此方法致使10万人丧生

相比这一次来讲,一战时期欧洲大陆上总能看到运用这一战术的军队。当时拉起了铁丝网修筑了战壕,用的武器也升级成了火炮,只要一开战就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曾经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用这个战术杀掉德军6万人,而在德法开战的战场上,德军用这个战术9天屠戮法国近10万人。这样的事在一战时候的欧洲大陆不少见,一共有1000万人死在这一战术下,这个数字不可谓不惊人!

结束语

原本以为呆傻这个词只能让人处于劣势,然而曾国藩却把呆傻发挥到了极致。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因为愚笨他遭受到了很多非议,13岁才中了秀才曾国藩他是考了6次才考上,然而和他同朝的左宗棠很小便是秀才了。

年少时候两个人就有差距,后来左宗棠也总是嘲笑曾国藩的愚笨,为此曾国藩从不恼怒,只是一笑了之。可见,曾国藩为人非常有涵养。

但就是这样一个有涵养的人,当年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明的战术,不仅让清军和太平军死伤严重,这个战术在欧洲大路上更是制造了血雨腥风的战争。

【参考资料】:《贼情汇纂》《曾国藩传》《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

【图片来源网络】

【文案编辑】目海志桃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从远古的盘古开天辟地,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再到唐、宋、元、明、清等多个王朝,战争几...
熊野古道:日本的神秘千年灵途 在日本本州纪伊半岛的南部,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熊野古道如同一根岁月的丝线,悄然蜿蜒其中。当你踏入这片...
原创 左... 左宗棠的贡献不可忽视,尤其在新疆的收复上,堪称功不可没。然而,这场战斗的背后却是巨大的牺牲。在一次关...
原创 1... 在中国晚清历史中,提起重臣,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而在这四位重要人物当...
原创 隋... 麦铁杖是隋朝著名的将军,一生多次立战功。麦铁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文化水平不高,因此隋文帝并没有任用他...
原创 历... 作者是起点最近几年新晋的大神作家,从2018年开始了网文之旅,尤其擅长历史小说的创作,并且他的作品风...
原创 在... 自古异乡生活就充满了艰辛,更何况是承担起传播文明的重任,身处他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故土的情感几乎无...
原创 他... 1948年8月,辽南军区的司令员曾克林被调任至东野第7纵担任副司令员。尽管从职务上来看,他由纵队级正...
原创 他... 1955年9月,解放军首次进行军衔授予前,名单被送到了毛主席那里。当毛主席看到皮定均被拟授少将时,他...
原创 公... 李世民的去世在《旧唐书》中被简略记录为:“皇上在含风殿驾崩,年仅52岁。”这一简短的描述显然没有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