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后,白起一句话证明,赵括并非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
创始人
2025-07-09 21:03:00
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终究只是浅显的,如果要知道其中所蕴含的深意,还是得从实际行动中才能得到。

如果只是单纯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却不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变通,那么当真正遇到问题时,便会落得一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括便是如此,只懂得“纸上谈兵”,最终在长平之战中折损了赵国的四十余万大军。

因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人们对于赵括都有一个固有印象。那就是此人是一个书呆子,是一个十足的庸才。

明明通晓那么多兵法,但却完全不懂得变通,轻轻松松便被白起打败了。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个能做到通晓如此多兵书之人,竟然如此轻易被战败了?仿佛换做任何一个将领,都能轻易击败赵括一样。

从长平之战后,白起的一声感慨中,我们可以看出赵括并非十足的庸才,也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的。

秦国当时的国力虽然强大,但是也并不能做到以一敌六,只能慢慢地逐个击破。其所奉行的“远交近攻”的政策,便可以帮助它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柿子先挑软的捏”,韩国当时在秦朝邻国中属于弱国,便成为了秦朝所首先要攻占的目标。在白起的带领下,秦军很快被占领了韩国的领土野王邑。

野王邑一被占领,对于韩国来说便如鲠在喉一样,难受无比。不仅失去了野王邑这块领土,上党与本国之间的联络便也被中断了。

为了挽回损失,韩国派人去向秦朝求和,选择将上党割让给秦国,以此来换回野王邑。

秦国同意了韩国的提议,二者签订了协议。虽然两国之间达成了协议。但是上党的主事者冯亭,却并不甘心如此将上党轻易地交给秦国,他使出了一招“驱虎吞狼”之计。

他派出使者到达赵国,对赵孝成王表示不愿将上党让给秦国,反而愿意无偿献给赵国。赵孝成王大喜,唤来了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前来商议。

虽然赵豹看穿了冯亭的计谋,但是在赵胜的谏言下,赵孝成王还是忍不住十七座城池的诱惑,选择了欣然接受。

当然这其中很大的一方面原因,也是由于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让赵国的国力变得强盛许多,并不怕秦国来袭。

况且当时还有廉颇这一位老将在,在廉颇的统领下赵国完全能抵挡住秦国的攻势。

如此大的亏,秦国岂能咽下去。很快秦国便派出军队向上党发起了战争,很快上党便被秦国夺了过去,这还不算完。秦国的军队又一路向着赵国的长平之地而去。

廉颇奉命驻守于长平以抗秦军,在战争的初期赵国节节败退,被秦国攻占了两个重要据点。廉颇一看秦军势不可挡,便筑起了围墙,在营垒内坚守不出。

任由秦国多次挑衅,廉颇始终不为所动,按兵不出。廉颇能忍,可远在千里外的赵孝成王可忍不了,他多次派人责备廉颇,让其出兵以退秦军。由于此时时机不到,廉颇始终不曾听令。

赵孝成王被初战的失利已经吓到了,在臣子的建议下派出使者前往秦国议和。

秦国虽然没有议和之心,但是为了防止其他各国联合起来抗秦,反而对其使者殷勤款待。

果不其然,楚国和魏国皆以为二者已经议和,便不再考虑派兵援助赵国。

秦国可是想要一统六国的,岂会止步于此,现在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麻痹赵国,为了战争做更充分的准备罢了。

他一方面安抚赵国,一方面又派人去赵国使出“反间计”:说赵括比廉颇厉害多了,秦国最怕的就是此人。赵孝成王果然上当了,果断将廉颇撤职,让赵括走马上任。

赵括此人并不是无名之辈,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名声。他父亲乃是赵国有名的大将赵奢,与其父讨论兵法时更是回答得头头是道,挑不出一丝毛病。

可是也仅仅如此,他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仅仅以为这是一场游戏,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

其父便曾直言其不可为帅,奈何赵孝成王被中了敌军的“反间计”,这也导致赵国接下来的大败。

赵括上任后,一改廉颇所制定的防守之策,开始积极发起进攻。白起假装战败而逃,赵括果然上当一路追击,结果被白起围堵在了秦军的壁垒附近,更是切断了他的一切后路,同时也切断了他的粮道。

赵括知道中计后,曾数次派出军队突围,可都被秦军拦了下来。没有粮食便只能慢慢等死,最后赵括亲自率军突围,被乱箭射死,其所率领的数十余万部队也尽皆被灭,自此赵国一蹶不振。

世人皆以为秦国是轻易取胜的,其实并不是如此。战后白起曾发出一声感慨:“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半数矣”。

秦国虽然消灭了赵国的四十五万军队,可是秦朝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六十余万大军直接打没了一半,这一战后秦国也元气大伤,无力继续打下去了,经过一阵时间的修生养息才渐渐恢复过来。

虽然赵国被全军覆灭,损失的军队也远远多于秦国,高达15万。可这是建立在秦国军队的数量要多于赵国15万的基础上,由此可见赵括也并不是十足的庸才,也给秦国造成了十分大的冲击。

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赵括依旧率领军队坚守46天,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给对方造成如此的损失,可见其并非只会纸上谈兵。

在秦国的眼中,只是由于他不如廉颇老练,所以才设计让其上位的。如果赵括能经过数年的战争历练,未尝不能成为一代名将。

读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读死书”,“死读书”,学成一个书呆子,要学会灵活变通,毕竟生活中的事情千千万,书本上不可能尽皆描绘到。

俗话说“前辈所吃的盐比你所喝的水都要多”,可能在你眼中前辈的一些方法或许已经落伍,不适宜时代了,但是那毕竟是其经过多年的历练经验所作出的决定,还是有很深的道理,不能一味的否认。

在做出决定之前,要多考虑一下前辈的意见,不然就应了那句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吴... 在清朝前期,三藩之乱成为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给满清王朝带来了全盘崩溃的威胁。三大强藩占据西南,其他...
原创 为... 二战初期,德军以摧枯拉朽的气势迅速击败了波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巴尔干等诸国。这样的辉煌战绩让骄傲...
原创 共... 引言 共和国时期,奥林匹斯神系被罗马人所接受,并等同于罗马传统诸神——罗马帝国时期,希腊和希腊化的东...
原创 赵... 公元976年,东京开封府一片素缟麻衣。 晋王赵光义却旁若无人地来到孝章皇后的寝宫,对自己这位皇嫂开始...
原创 如... 西安事变是件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大事,原本一心想要“剿共”的蒋介石,迫于形势开始与我党进行统一抗日战...
原创 溥... 溥任,出生于昔日的皇室,却选择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哥哥是最后的皇帝溥仪,大伯是光绪皇帝,奶奶是慈禧太...
原创 年... 南朝宋代的刘义庆编了一本著名的《世说新语》,后来梁代的刘孝标又做了注,注文引用群书堪称详审,此后原文...
原创 诡... 在美国的弗利尔美术馆中,馆藏着一件十分罕见且诡异的中国商代青铜器——人面盉! 它有一张夸张诡谲的大脸...
原创 蒋... 蒋介石和毛泽东斗争几十年,从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晚年甚至将原因怪罪在两个人的身上,那么,这两个人到...
原创 见... 皇帝和太后是封建王朝法理的两大代表,当皇帝年幼或者驾崩之时,太后就成了帝国权力的代言人,虽然说妇人家...